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

更新时间:2024-09-10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皆碧(piǎo)急甚箭(tuān) B . 互相邈(xüān)泠作响(líng) C . 嘤成韵(yīng)鸢飞天(lì) D . 世务(lún)鸟相鸣(hǎo)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仰(zhān)    敬(chóng)    领(shuài)     定(diàn) B . 重(lóng)     成(qiē)       不(xiǔ)       浮(diāo) C . 毁(xiāo)    坑(yáo)       挑(xìn)       旗(shēng) D . (tà)      愤(gài)       扶(chān)     越(yú)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说话总是滔滔不绝 , 一看就知道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B .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C . 他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 D . 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大家都已经淡忘,为什么你还是耿耿于怀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 B . 无论是谁,只要他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 . 遭受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泪水来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见肮脏,我就憎恶。 D . 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
  • 5. 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⑴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____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⑵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____中,我已 ____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____敌阵,横渡长江。

    A . 坚固 斗争 打败 打垮 B . 牢固 战争 战胜 突破 C . 顽固 战斗 消灭 冲垮 D . 巩固 激战 歼灭 冲破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舰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从感情色彩看,“轻巧灵活”为褒义词。 B . “像”是连词,“海燕”是名词。 C . “几近”是数量词,“下滑”是动词。 D . “发动机的咆哮声”是偏正短语,“对准甲板跑道”是动宾短语。
  • 7.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C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D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8. 下列对《使至塞上》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自己轻车简从,经过迢迢关塞,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B . 由颔联中的“归雁”一词可知,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 . 颈联意境雄浑,壮阔深邃,“直”“圆”二字构成一幅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画面。 D . 这是一首纪行诗,记述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 9.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春望

    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 诗中的一、二句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句子,由于国家破败,国都沦陷,所以都城里的春天失去了往日光彩,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B . 诗人看到国都的残败景象,看到花开而流泪,听到鸟叫也惊心,这使他更加担忧家人的安危,以至于忧愁搔首,青丝变成疏短白发。 C . 诗题的“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家人的思念,对国家前程的忧虑,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之情。 D . 这首诗蕴含着强烈的忧国思家的情怀。同是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这是两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
  • 10. 下列那句诗和古代快递员的生活状态有关( )
    A . 一骑红尘妃子笑 B . 三十功名尘与土 C . 野渡无人舟自横 D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11. 下列对《水浒传》和《红星照耀中国》中人物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达谦逊深沉,是《水浒传》中难以捉摸的人物。 B . 林冲足智多谋,是《水浒传》中不可多得的智者。 C . 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D . 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 12. (2023八上·宝应月考)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全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B .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绘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表现出人们面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C .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选取的角度很独特。作者没有详尽地去记录运动员们平时训练的刻苦与努力,没有记录参赛过程的紧张与激烈,也没有记录五星红旗如何在运动场上高高飘扬,而是选取了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 D . 《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校证》,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总写了三峡的山势,突出三峡两岸山岭绵延峻峭,再写夏季江水迅猛,水流湍急,春冬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然后写“林寒涧肃”的秋季景色,最后引用渔歌收尾。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巴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处 

      ②至于夏水陵 

      ③沿阻绝 

      大溪口:发: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3. (3)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 . 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 . 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 . 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 (4)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链接材料】

      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③,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释: ①滟(yàn) 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襆(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三、名著阅读(8分)
  • 14. 天姥山语文社团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小题。

    [读摘录]

    [猜人名]

    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①他是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

    ②他是

    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跟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

    ③他是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④他是

四、现代文阅读(12分)
  • 1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冬季去南方看绿

    梁惠娣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闲读唐诗宋词,冬天的诗词跃到眼前来,读着读着,冬便驾着诗之舟渡水而来了。

    与北方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冬景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冬天是绿色的。

    南方的山是绿的。山上的桉树、尤加利树、榕树……一身古朴庄重的墨绿,像穿着一件绿衣裳,这件绿衣裳仿佛穿了千年,仍不肯褪下,因为那是它们生命力的象征。

    南方的水是绿的。严寒时节,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水仍是清莹莹的绿。不知名的绿色藤蔓爬满了江堤、河畔,把冬水映得更绿了。藤蔓长出无数细碎的嫩黄小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一袭轻纱,绿得轻盈,绿得热闹。水面上,满眼翠绿的水浮莲就像一片绿海。一池绿意舞冬风,心里不禁氤氲浓浓的诗意。

    南方的田野是绿的。田野上,新种的番薯长出新叶,是一片喜人的新绿。菜畦上,小青菜、生菜、小葱、小辣椒……长势旺盛,每一棵都是鲜嫩的绿,这是小家碧玉的绿,绿得可人,绿得诗意。这种绿,新鲜而嫩碧,带着湿湿的雾气,带着泥土的芳香。冬天的菜畦,仿佛一首绿色的诗,读着读着,就能把你的眼睛染绿。寒冬的晚餐上,当人们看到这一棵棵青绿,该是多么的温馨和亲切啊!

    南方的村庄是绿的。竹子是南方的村庄里最常见的植物。竹子在南方的冬风里越发显得挺拔、清朗。高高的竹竿直插云天,尖细的竹叶像纷披的绿缎。董必武《病中见窗外竹感赋》里说:“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写的就是竹在寒冬里的清劲样子。风吹来,绿竹摇曳,绿意流淌,竹林是一片绿海。有鸽子在竹林间翩然翻飞,远看,仿佛绿海上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冬季的南方,景色如画。翻看唐宋诗词,唐代白居易的《早冬》这样描写南方的冬天:“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宋代诗人刘克庄在南方过冬,也写了《冬景》一诗:“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在冬季的南方,赏绿观花、饮酒持蟹,是多么闲适的人生乐事呀!

    冬天南方的绿,让你养眼,让你舒心。冬天,且到南方来看绿。

    (选自2018年1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 (1) 阅读课上,老师给推荐了《冬天去南方看绿》这篇文章,读后,同学们都被它的诗意所感染。请你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南方的绿的。
    2. (2)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身古朴庄重的墨绿,像穿着一件绿衣裳,这件绿衣裳仿佛穿了千年,仍不肯褪下,因为那是它们生命力的象征。

    3. (3) 南方的绿给作者以怎样的感觉?它带给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五、古诗鉴赏(10分)
  • 16.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出使,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以“征蓬“、“归雁”自比,“征蓬”是反比,“归雁”是正比。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寒外风光。

      A . B . C . D .
    2. (2)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3. (3)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答: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道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六、写作(30分
  • 17.  请根据下面文字,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文章不得抄袭。

    黑漆漆的夜晚,月亮安静地挂在天上,已经睡着了,星星也睡着了,世界静悄悄的。

    昕昕的橡皮、尺子和铅笔跳了出来,文具们在课桌上争吵着。你瞧,铅笔小弟弟大摇大摆地走向中间说:“我的作用大,没有了我小主人怎么写字啊?”橡皮妹妹生气地跳出来说:“我的作用大,你写错了字,就要我来擦呢!没有我,小主人的本子上就乱七八糟了!”铅笔弟弟瞟了她一眼,不理她。尺子大哥走过来拍拍胸脯说:“哼,我的`作用大,没有了我,小主人画线就画得歪歪扭扭了!”大家争吵着,面红耳赤地打了起来。

    早晨,小主人昕昕到桌子前一看,橡皮咬断了,尺子断了,铅笔芯也断了,小主人看了摇摇头,把这些东西全丢了!

    哎,真可惜呀!团结的力量才大,这么简单的道理它们怎么不明白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