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灵山县2023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09-10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
  • 1. (2024八上·灵山期中) 下列加粗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教诲 (huì)  荻港(dí)  承载 (zǎi)  锐不可当(dāng) B . 绯红(fēi)  轻盈 (yíng)  仲裁(zhòng)  殚精竭虑(dān) C . 凌空(lín)  翘首(qiáo)  敛声(liǎn)  眼花缭乱(liáo) D . 凛冽(lǐng)  默契 (qì)  娴熟(xián)  一丝不苟 (gǒu)
  • 2. (2024八上·恭城期中)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 这位名师的课讲得实在太精彩了,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听得目眩神迷 B . 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其素质是极其低下的。 C . 《红楼梦》 这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告诉了我们很多人情世故 D . 看了齐白石先生的画展,人们不禁叹为观止
  • 3. (2024八上·灵山期中)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 . 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 C . 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 .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 4. (2024八上·灵山期中) 下列修辞手法运用及表达效果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些石刻狮子, 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 注视行人干态万状,惟妙惟肖。 ”(句子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各种形态,生动形象。) B .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 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句子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杨树的美好品质。) C .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 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句子使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鲜明生动地塑造了凶恶残暴的刽子手与怯懦愚昧的华老栓形象。) D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子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边塞的雄伟壮阔景象。)
  • 5. (2024八上·灵山期中)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 ①⑤②③④ B . ①③②⑤④ C . ⑤③④②① D . ⑤④②③①
  • 6. (2024八上·灵山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⑤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2.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三峡》中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

      ②《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日暮时分,山谷间灵动的生命气息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 7. (2024八上·灵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  ②不知有汉    ③处处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 (3)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B .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花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 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的感慨。 C . 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D . 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 无人问津。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 8. (2024八上·灵山期中) 阅读说明文《中国墨》,回答后面小题。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原文有则改)

    1. (1) 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
    2. (2)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用于绘画。

    4. (4) 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 9. (2024八上·灵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父亲的麦粒

    许心龙

    那年夏天的一天,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将饭碗一推,抹把汗, 就喊娘到场里收麦子。凌乱的麦秸屑很有感情地揉进父亲泛黄的短发里。 一晃, 父亲在打麦场上忙乎了半月多, 该颗粒归仓了。六月的阳光把父亲的背心烙在了身上,父亲洗澡时,脊背呈现出醒目的背心模样,白而发亮。

    父亲和我娘我哥齐上阵,摊开的一大场麦子很快变成一堆小麦山。麦山按捺 不住地弥漫着麦香的热气。我娘拢了拢湿漉漉的乱发, 瞅着麦山,脸上露出了疲劳后的笑容。

    这时,父亲伸出左手弯腰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用力握了一下, 伸开手掌盯了一会儿, 又用右手食指来回划拉几下。

    “干透了吧?”我娘问道。父亲没有搭腔,而是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

    人了口中。 随着颚骨的上下晃动,嘴里发出了清晰的嘎嘣嘎嘣的脆响。

    “我要的就是麦粒嚼在嘴里的嘎嘣脆响! ”父亲不容置疑地说。

    “装麦! ”父亲将军般地命令。面对饱满的麦子,父亲的精气神儿也是永远饱满的。

    “麦收您爹看得最重。 ”我娘边往簸箕里搂麦, 边说, “自从跟您奶奶分家另过,年年都是这样。 ”

    “麦子晒干了,不会生虫。”父亲边扎麦袋口边说, “交公粮时心里也踏实。”

    “我说多少遍了,从今年起,不再交公粮啦。 ”我强调说。

    “你以为你是皇上,说免皇粮就免了。 ”父亲头也不抬,接话道。其实,父亲很为有我这个师范毕业执了教鞭的儿子骄傲的。

    我娘不置可否地笑笑,那意思是责怪我想得倒美。

    我望望仅会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的二老,无语了。 无知者无过,只是后来我才知道, 父亲是想借今年的饱满麦子, 好好出一口去年在乡粮站交公粮时受的 恶气。去年排队交公粮时,有人趁父亲去厕所,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麦子,调换 给了父亲。 面对坷垃秕子麦, 父亲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他因此受到了大喇叭的广 播批评。 受了奇耻大辱的父亲回来就找村主任申冤。 村主任笑笑, 拍拍父亲的瘦 肩膀,说公粮交掉不就好了,再争论还有意思嘛。父亲叹一声,气得夜饭也没吃就蒙头睡了。睡梦中还发癔症连喊 : “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十多袋麦子规矩地躺在了架子车上。父亲还跟往年一样, 要提前一晚上去乡粮站排队。我娘准备好的有葱花面饼还有过夜的铺当。这时,我看到村主任朝我们的麦场走来。我忙向村主任招手。村主任不会不知道政策,这回看愚顽的父亲还有什么话可说。我长出了一口气。

    “老陆,今年麦子咋样? ”村主任走近了, 瞅着父亲问道。

    “亩产一千一二百斤吧。”父亲笑答。父亲说着就解开一袋麦子, 抓出一把,说: “来,村主任你看看。”村主任探头看看父亲手里的麦子, 点点头。

    “嘎嘣响呢。”父亲说着就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口中。 很快,嘎嘣 嘎嘣的响声就从父亲嘴里传出。我看到父亲咀嚼得很有耐心很卖力很幸福。父亲 的那嘴钢牙好像就是为了麦粒生长的。最终父亲很满足地咽下那口麦面, 说:“村主任,我再打开一袋你看看吧。”

    “不,就跟这麦粒一样瓷实。”村主任再次点点头,说,“村里最过硬的,就是老陆了。”

    “用这样的麦子交公粮,没问题吧?”父亲胸有成竹地问道。

    “交啥公粮? ”村主任一愣,望我一眼,恍然明白了什么,笑道,“呵呵,你交公粮交上瘾了吧?你不知道今年起公粮免征了吗? ”

    父亲呆若木鸡。无疑,村主任的一番话在父亲看来显得惊天动地。

    “老陆,不交皇粮就违法的时代过去啦! ”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村主任显然也很激动。

    “村主任, 你可不敢开这样的玩笑呀!”父亲盯着村主任, 小心地说。

    “连我的话你也不信?电视上都播了呢。”村主任拍拍父亲的瘦肩膀, 一本正经地说,“老陆,对去年交公粮的事还放不下吧? ”“我真咽不下这口气。”父亲硬咽着说,“我的麦子粒粒嘎嘣脆响,交恁①些年公粮了从没有过二样的。”

    “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村主任安慰道。

    “看看我的麦子哪粒不嘎嘣脆响?”父亲执拗地说,“那袋土坷垃秕子麦,打人的脸呀! ”

    “好了,别伤心了。”村主任再次拍拍父亲的肩膀,说,“你就用这车麦子卖了钱,买辆三轮车吧。也一把年纪了,该省点力气了。”“听村主任的,买辆三轮车吧。”我娘忙说。我娘望村主任一眼,说 : “没见过恁一根筋的,弄啥事就怕别人吃了亏。”“呵呵,谁不知道老陆!”村主任笑说,“我说老陆呀,这就是变迁。可不能坐在福中不知福。”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我娘叹一声,偎坐在了父亲的身旁。

    我知道看电视怕费电的父亲封闭了自己。父亲有的是力气,不需花钱的取之不竭的力气。

    晚饭时,父亲破例喝了二两小酒,早早地睡了。 半夜里,父亲的高声喊叫把 我惊醒。父亲喊道 : “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我娘摇摇头,轻推了父亲一把。父亲翻翻身,呼噜声再次响起。

    如今,年迈的父亲嘴里没有了牙齿,村主任和我就再也听不到父亲嚼麦粒时 发出的嘎嘣嘎嘣的响声了。 但那嘴却成了舌头的天下,那自由的舌头时常翻滚 :“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

    我牵着父亲不停哆嗦的手,知道他一直很纠结公粮咋突然不让交了呢,他的那嘎嘣嘎嘣的麦粒有多失望和忧伤呀!

    (原载《百花园》 2017 年第 9 期)

    【注释】(恁)这么。

    1. (1) 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 结果。
    2. (2)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3. (3) 请结合文本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4. (4) 本文以“父亲的麦粒”为题目,请联系文本分析其作用。
    5. (5) 文中为什么父亲一直不断强调“那不是我的麦子”,而村主任却安慰道“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这件事为什么父亲一直都过不去呢?
四、写作题(40 分)
  • 10. (2024八上·灵山期中) 写作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 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又时也想退缩; 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 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不少于 5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