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学习鉴赏 /4 乡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学...

更新时间:2024-09-10 浏览次数: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乡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 ①③④⑤② B . ③⑤①②④ C . ③①⑤②④ D . ①⑤③④②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B .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 . 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D .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 3. 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 . ②④⑤①⑥③ B . ②⑤①④⑥③ C . ④②⑤①⑥③ D . ⑤④①②⑥③
  •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朝鲜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 B .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C .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 但一些迷信的土壤并没铲除殆尽。 D . 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滞销的高价手机,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 5. 下面文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____,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____;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____、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____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 . 栋梁    视死如归    不依不饶    缅怀 B . 栋梁    大义凛然    不依不饶    沉湎 C . 脊梁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沉湎 D . 脊梁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缅怀
  • 6.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 . 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 B . 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吗?” C . 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D . 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 7. 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余光中,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散文《听听那冷雨》等。 B . 我们可将余光中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视为整个中国诗坛的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他写下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如《乡愁》《光的赞歌》《乡愁四韵》等。 C . “思乡”是古往今来的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鸿雁、月、浮云、柳等意象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D . 《乡愁》这首诗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思乡之情。
  • 8.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于台湾逝世。假如你要把这件事告诉同桌文文,下列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 哎,你听说没?写《乡愁》的那个姓余的去世啦! B . 小文子,跟你说个新闻,听着啊!诗人余光中逝世了。 C . 文文,告诉你一个沉痛的消息,著名诗人余光中逝世了。 D . 别写作业了,跟你说个大新闻,有个名人死了!
  • 9.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的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 . 著名诗人艾青重回诗坛之后,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我爱这土地》就是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C . 《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D .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 10.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从表达方式上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我爱这土地》《乡愁》都属于后者。 B . 余光中是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北方》《白玉苦瓜》、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 C .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因此他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D .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文性质的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如诸葛亮的《诫子书》。
  • 11. 下列句子属于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
    A . 把曲靖凤凰谷建设成5A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 . 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 . 罗平油菜种植园有“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之称。每年的花期,罗平县城都深陷在一片油菜花的海洋里。 D .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 12. (2025八上·昆明开学考)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①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子弟帖》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②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

    ④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⑤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不消化。

    A . ④⑤①③② B . ⑤③②④① C . ⑤①④③② D . ④③①⑤②
  • 13. 对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留住美丽的乡愁,首先要保护传统村落。村落是人们的发源地,即便是城里人,往上数好几辈,也是村里人。这样乡村就寄托着人们 , 对于城里人来说,看着万亩良田,能够让他们暂时远离水泥,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对于根在农村的人来说,回到乡村,跟自己的亲人朋友团聚,既能享受亲情,又能舒缓一下自身的压力。

    A . “寄托”“享受”都是动词,“美丽的乡愁”与“传统村落”都是偏正短语。 B . “村落是人们的发源地”这个句子中,“是”作谓语。 C . “既能享受亲情,又能舒缓一下自身的压力”这个句子是递进复句。 D .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句末加上“的乡愁”。
二、填空题
  • 14.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常言道:“诗言志,词传情。”毛泽东领略了北国千里冰封的雪景后,不禁发出“江山如此多jiāo”的感慨;艾青目睹危难当头的祖国,于是设想自己是一只鸟,用sī哑的喉咙唱出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大陆阔别多年的余光中,则将自己的思乡愁xù化为一道浅浅的海峡。
三、语言表达
  • 15. 余光中的《乡愁》句式整齐,节奏回环往复,主题鲜明深沉。以快乐为题,试着仿写前两节

    小时候

    快乐是               

                                   

                   

    长大后

    快乐是               

                   

                                                   

四、现代文阅读
  • 16.  现代文阅读

    黄河一掬

    余光中

    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去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似乎再也钩不到边。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中华儿女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诗人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呼。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散文精选》,有删改)

    1. (1) 作者走向河岸时,看到的“河景”有怎样的特点?
    2. (2) 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语句。

      ⑴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⑵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

    3. (3) 作者说,这一瞬自己的“黄河一掬”“绝对值得”,为什么?
    4. (4) 文章开篇写黄河的风沙,有什么作用?
    5. (5) 文末“隐隐的水声”指什么?请概述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