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9-09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古埃及都城建在尼罗河边 B . 尼罗河是古埃及的饮用水源 C . 尼罗河的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 .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 2.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古巴比伦人的太阳神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这体现了( )
    A . 君权神授 B . 皇权至上 C . 人文主义 D . 殖民主义
  • 3. “不同的种姓都在本种姓内如娶、富人和穷人彼此不互相始配。父系和母系亲属、不互相婚娶。妇人一嫁、终身不能改嫁。”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 . 穆斯林公社制度 B . 种姓制度 C . 庄园制度 D . 封君封臣制
  • 4. 雅典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包揽一切政事。这体现了( )
    A . 主权在民 B . 轮番而治 C . 法律至上 D . 权力制衡
  • 5. 希腊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这说明古希腊文化
    A . 自私自利 B . 具有人文精神 C . 宗教意识淡薄 D . 民主思想萌发
  • 6.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外部极盛时期”对世界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 . 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B .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 . 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D . 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汇
  • 7.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都是西方著名的谚语。这些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 . 罗马为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 罗马文化影响了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C . 当时许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D .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斥着暴力
  • 8. 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并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克洛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 保护教会和部下 B . 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C . 同罗马贵族结盟 D . 稳固自己的统治
  • 9. 在西欧封建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和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庄园法庭
    A . 维护领主权益 B . 维护公共秩序 C . 限制领主特权 D . 维护佃户利益
  • 10. 1210年,巴黎教会宗教会议决定不准大学师生公开或私下阅读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违者革除教籍。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
    A . 以文化昌盛而著称 B . 受基督教会的控制 C . 有一定的自治地位 D . 坚持吸收古典文化
  • 11.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 城市的环境优美 B . 城市不受领主的管轺 C . 城市相对自由和独立 D . 城市的交通便捷
  • 12.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于他的主人,不许有任何反抗。据此可见,查士丁尼编订法典的出发点是( )
    A . 缓和社会矛盾 B . 稳固统治 C . 追求公平 D . 保护奴隶权益
  • 13. 某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 . 古代亚非文明 B . 古代欧洲文明 C . 欧洲封建国家 D . 亚洲封建国家
  • 14. 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唐朝的印记。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大和统一的实现 B . 大化改新的推行 C . 幕府统治的形成 D . 武士集团的出现
  • 15. 通过宗教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使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西方世界的哲学都经由该国传播。“该国”指的是( )
    A . 奥斯曼帝国 B . 法兰克王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16. 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图中单元标题应该是( )

    单元标题: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A . 封建欧洲 B . 走向近代 C . 思想解放 D . 经济发展
  • 17.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一些人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一些人”主要是指( )
    A . 领主、贵族 B . 手工业者、商人 C . 领主、佃户 D . 富裕农民、骑士
  • 18. 下列表述与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相违背的是( )
    A . “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 B . “世界上的知识在上帝看来就是愚蠢。” C .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D .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19. 中世纪有人认为大西洋就是地狱的入口处,日落时太阳发出的红色光芒即为明证。而赤道以南,人们相信那里是无法通过的火焰带。这种认识被打破得益于( )
    A . 文艺复兴的兴起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三角贸易的开展 D . 光荣革命的胜利
  • 20. 17世纪中期,欧洲市场上可见到各种类型的新式地图与地图集,甚至书商也开始在书籍中添加一些地图插页或者封面,配合这一时期流行的冒险故事和游记文学。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 . 殖民扩张影响文化市场发展 B . 人们纷纷投身海上探险 C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 D . 欧洲宗教神学地位下降
  • 21. 16世纪西班牙以“无敌舰队”称雄。在美洲建立殖民帝国。1588年,英国海军战胜“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开始殖民扩张。17世纪荷兰法国加入殖民争新行列、经过一系列战争英国最终获胜,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
    A . 由西班牙开启 B . 历经激烈争夺 C . 以掠夺财富为目的 D . 重在争夺海上霸权
  • 22. “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该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实现是通过( )
    A . 发表《独立宣言》 B . 发动“光荣革命” C . 颁布《权利法案》 D . 召开三级会议
  • 23. 18世纪50年代,从英国东南部的伦敦到北部的爱丁堡需要花10—12天,到了19世纪30年代,同样的距离只需不到2天。这主要是因为( )
    A . 汽车的推广 B . 飞机的发明 C . 电车的普及 D . 火车的应用
  • 24. 1833年,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被运用到面包生产中,使面包坊烤制面包和家庭自制面包的习俗逐渐消失了。这表明( )
    A . 工业化改变了食品的生产方式 B . 全球化改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 C . 食品多元化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D . 工业革命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
  • 25. 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伊丽莎白塔(俗称“大本钟”),建成于19世纪50年代末,与此同时,英国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这种现象说明( )
    A . 工业化使生活节奏加快 B . 科学技术提升了国民素养 C . 城市化使出行方式发生改变 D . 工厂制度有利于人口流动
  • 26. 美国费城“自由钟”的钟声曾在1776年7月和1783年4月两次响起,这两次钟声代表的深刻含义分别是( )
    A . 《独立宣言》发表、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B . 来克星顿爆发冲突、萨拉托加大捷 C . 波士顿倾茶事件、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D . 美国诞生、美国宪法颁布
  • 27. 1782年、有人主张美国应成为以华盛顿为国王的君主国家,华盛顿却说:“对此我实在感到深恶痛绝、不能不严加申斥。”为此,华盛顿采取的措施是
    A . 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力 B . 通过《人权宣言》,保护私有财产 C . 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 D . 发表《独立宣言》,宣布天赋人权
  • 28.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这场革命在本国以激烈的方式摧毁了封建专制,还跨越国界,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这场革命”指的是( )
    A .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 英国“光荣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法国大革命
  • 29. 自1789年爆发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各种政治势力斗争激烈,震荡八十余年政局才趋于稳定。这说明( )
    A . 法国缺乏出色领导 B . 欧洲反法力量强大 C . 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D . 资本主义不合时宜
  • 30.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表明,巴黎公社( )
    A . 实现了工人阶级的解放 B .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 C . 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D .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6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
  • 3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成功的革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外来者的威廉三世无望取得伊丽莎白一世那样的拥戴.也无力建立克伦威尔那样的独裁。他欣然入主英国全然是为了利用英格兰的财富和陆海军力量来对抗法国、作为交换、他愿意充分尊重英国国民的政治意愿。而英国民众既然不想恢复到40年前的共和政体、又担心再次出现克伦威尔那样的专制君主,便只有在制度上向国王权力施加有效的约束。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材料二 将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这部文件因此成为“英国宪政”中重要的奠基性文件之一,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打下了一个基础。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威廉三世与英国民众双方能够达成妥协的原因。
    2. (2) 写出材料二中“这部文件”的名称,并说明这部文件能成为“英国宪政”奠基性文件之一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和王权斗争历程的特点。
  • 32. 法国发生的大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而且它所产生的后果也要深远得多。它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并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得多。

    ——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 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观的,但是只有顺应当时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摘编自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大革命的特征。
    2. (2) 材料二中的“潮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拿破仑顺应该“潮流”所做的努力。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之间的联系。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关于“西欧走向近代”的两种观点。

    观点一

    “西欧走向近代”是自发的结果。14、15世纪,西欧社会内部出现了 反封建的因素,15、16世纪之交,西欧逐渐走出中世纪。

    观点二

    “西欧走向近代”受益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在大航海开始之前, 西欧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9世纪,西欧才赶上 并超过亚洲先进国家。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世界历史相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