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9-11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
  • 1. (2023八上·余江期中) 2022年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林则徐第六代长房长孙林鸿汉走进江苏广电总台《评新而论》演播间,聊起从事禁毒宣传这些年来的经历。林则徐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是因为他(   )
    A . 撰写《四洲志》 B . 授命担任钦差大臣 C . 主持虎门销烟 D . 签订《南京条约》
  • 2. (2023八上·余江期中) 《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道:“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程度上,为我们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 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 . 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D .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 3. (2023八上·余江期中) 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 . 八国联军侵华 B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 .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4. (2023八上·余江期中) 近代以来,盘踞在中国北方的一只贪婪的“黑熊”侵吞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这只“黑熊”是(   )
    A . 俄国 B . 德国 C . 英国 D . 法国
  • 5. (2023八上·余江期中)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这个事件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   )
    A . 达到鼎盛 B . 转危为安 C . 大封诸王 D . 由盛转衰
  • 6. (2023八上·余江期中) 他们认为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清朝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他们"所属的派别是(   )
    A . 地主阶级顽固派 B .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 资产阶级革命派
  • 7. (2023八上·余江期中) 如图是19世纪末的一副西洋画漫,该漫画反映了(   )

    A . 八国联军占领并洗劫北京城 B . 清朝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 .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中外反动势力镇压天平天国运动
  • 8. (2023八上·余江期中)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材料叙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  )
    A . 虎门销烟 B . 公车上书 C . 洋务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 9. (2023八上·余江期中) “这一条约签订后,侵略者就可以对清政府随时进行军事控制,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一条约”是(   )
    A . 《尼布楚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0. (2023八上·余江期中) 陆皓东故居位于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的陆皓东烈士青少年时在此居住和生活。陆皓东烈士牺牲于(   )
    A . 兴中会成立之时 B . 黄花岗起义过程中 C . 中国同盟会成立之时 D . 1895年广州起义筹划过程中
  • 11. (2023八上·余江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
    A . 结束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B . 根除了国民的封建思想 C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 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 12. (2023八上·余江期中) 下图是清帝退位诏书,其是由清末民初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簪起草的,这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自秦朝创立皇帝制度以来,最后一位皇帝的退位诏书,自此清朝灭亡。其颁布的根本原因是(   )

    A . 辛亥革命的影响 B .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逼迫 C . 君主专制不合历史潮流 D . 帝国主义的威胁诱迫
  • 13. (2023八上·余江期中) 你学习了下图里的法律条文(节选)后,可以确定这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的中(   )

    A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中华民国约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4. (2023八上·余江期中) “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革命,但最终失败,被迫流亡日本。材料中的“革命”指的是(   )
    A . 二次革命 B . 辛亥革命 C . 广西起义 D . 护法运动
  • 15. (2023八上·余江期中) 从专制到民主是政治发展的趋势,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却倒行逆施。他镇压“二次革命”,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复辟帝制。这个人物是(   )
    A . 吴佩孚 B . 袁世凯 C . 段祺瑞 D . 张作霖
  • 16. (2023八上·余江期中) 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第一集中,流亡日本的陈独秀与留日学生李大钊一见如故,李大钊向陈独秀请教救国之路。陈独秀说:“中国的问题积重难返,靠换人、换政府能解决吗?……只有找到一条新路,中国才不会亡。”陈独秀当时找到的“新路”主要宣传什么思想(   )
    A . 自强求富 B . 君主立宪 C . 民主科学 D . 民主共和
  • 17. (2023八上·余江期中) 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表明他抨击的对象是(   )
    A . 旧道德和旧文化 B . 帝国主义特权. C . 君主专制制度 D . 西学东渐
  • 18. (2023八上·余江期中) 如图漫画中的学生们高举“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标语举行示威游行。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 .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 .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19. (2023八上·余江期中) 2023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4周年。对下面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A . 该运动由学生最先发起 B . 该运动首先在上海爆发 C . 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D . 该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 20. (2023八上·余江期中)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指出:“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
    A . 民主革命纲领 B . 党的中心工作 C . 党的奋斗目标 D . 党的最高纲领
二、综合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40分,21题8分,22题8分,23题12分.24题12分
  • 21. (2023八上·余江期中) 国弱遭人欺,近代中国,任人宰割,教训深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材料二   18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三  “一场……洗劫,一把……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1. (1) 观察材料一,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 (2) 材料二中的“这场禁烟运动”指的哪一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4. (4) 读完这几则材料,你有怎样的体会?
  • 22. (2023八上·余江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之辱】

    鸦片战争后,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和领海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逐步变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L具。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摘编自《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

    【甲午之痛】

    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愤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辛丑之殇】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一引者)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陈旭麓引[澳]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

    【戊戌之变】

    康有为批评了惨淡经营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购船置械”“设邮使,开矿务”等,虽有图强的意愿,然而触及的仅仅是局部的东西,这种只是“小变”。他认为“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乃是凿破封建政治体制同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之间的度,才是“全变”。他认为“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根据材料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3. (3) 你赞同莫里循的观点吗?请举史实论证。
    4. (4) 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也踉踉跄跄地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分析康有为认为洋务运动是“小变”的原因,并概括其“强国”的具体主张。
  • 23. (2023八上·余江期中)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白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白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摘编白汪林茂《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材料四  学者徐中约曾写道:“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材料五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 (1) 材料一中“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是指哪一运动﹖材料二的图片反映了这场运动想通过什么方式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你认为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三中的观点,反映了哪场运动的主张﹖该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谁?(至少答出两位)“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的结果如何?
    3. (3) 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徐中约评价的这一事件结束了中国的哪一制度?除了材料中的功绩,“它”还有哪些重要成果?(答出两点即可)
    4. (4) 材料五中的“两位先生”具体指什么﹖陈独秀发起的与这“两位先生”相关的运动是什么?为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该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5. (5)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 24. (2023八上·余江期中) 北京、上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五四运动人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5月4日

    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北洋政府镇压,逮捕爱国学生

    5月5日至5月14日

    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并通电各方请求支援

    5月19日至6月4日

    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再次总罢课,政府镇压学生运 动,多么学生被捕,学生开展上街演讲活动

    6月5日

    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6月6日

    上海罢工、罢市规模扩大,随后扩展到全国十儿个商业 中心城市

    6月7日至6月10日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去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 的职务

    6月28日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合约

    表2五四运动主要领导者(部分)

    人物

    当时年龄

    经历 新民学会领导人,五四运动湖南省领导之一

    毛泽东

    26

    周恩来

    21

    南开学校学生、觉悟设重要成员,五四运动天津学生领 袖之一

    瞿秋白

    20

    五四运动学生骨干,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高君宇

    23

    北大学生,五四运动学生骨干,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 导人之一

    材料二

    ①刊载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等文章的《新青年》杂志

    ②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照片

    ③北京大学红楼

    材料三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1. (1) 依据材料一,概况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运动主力及运动中心的变化。
    2. (2) 材料二中的史料进行归档。(填序号,)

      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属于图像史料的是: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标志性意义。谈谈你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