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

更新时间:2024-11-25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4高二下·建设期中) 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杜甫七律《登高》是历来唐诗选本必选之作。明代探讨“唐人七律第一”的问题,这首诗成了一个焦点,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之后四百年来几成公论。

    “七律第一”的提法,始见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是频频赞颂杜甫的,可是说到“唐人七律第一”,却不提杜甫。

    至明中叶,明人对“唐人七律第一”的命题发生了强烈兴趣,更多文人参与探讨,又补充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崔颢《雁门胡人歌》、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张说《侍宴隆庆池应制》、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及杜甫四首作为候选,共计七人十一首。

    其中,王世贞提出杜甫《登高》《秋兴八首》(之一、之七)及《九日蓝田崔氏庄》四首候选,随后,其弟子胡应麟在这四首杜诗中选出《登高》,并把它从“唐人七言律第一”拔高到“古今七律第一”。此后虽有不赞成者,但因未能提出更有力的竞争诗作,故胡应麟一锤定音。

    在诗歌浩如烟海的中国,《登高》能登顶四百多年而不坠,这绝对不是一桩偶然事件,而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将其他候选作品跟《登高》比较,来窥探古典诗学的终极理想。

    崔颢的《黄鹤楼》,因《沧浪诗话》影响,在“唐人七律第一”的角逐中,最初是《登高》最强竞争者。早在明初,高棅《唐诗品汇》收“七言律诗”九卷,即取崔颢、李白等为“正宗”,崔颢居首,而另置杜甫为“大家”。而《黄鹤楼》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在前四句不合七律体式,明人胡震亨即指责:“今观崔诗,自是歌行短章,律体之未成者,安得以太白尝效之,遂取压卷?”许学夷虽然宣称“崔颢七言律有《黄鹤楼》于唐人最难超越,太白尝作《鹦鹉洲》《凤凰台》以拟之,终不能及”,但也不得不承认它不够“合律”。尽管如此,《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侍宴隆庆池应制》《积雨辋川庄作》等诗,形式都不弱于《登高》,却也全被淘汰,这说明:形式只是入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内容仍然是决定因素。

    那么,《登高》的内容,跟其他候选作品有何不同?

    《黄鹤楼》之外,最有可能跟《登高》竞争的,其实是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比较这三首诗。首先,三诗写景都极为出色。“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皆千古名句。但我们仔细辨析,三诗的场景壮阔有别,激发的情感实有差异,套用西方美学术语,王维激发的是“优美感”;杜甫激发的是“壮美感”,直面超越个体的庞大宇宙;崔颢的“壮美感”则介于两诗中间,强于王维而弱于杜甫。在壮美的强度上,三诗呈现出杜甫>崔颢>王维的排序。

    三诗还有另一差异,《登高》和《黄鹤楼》是悲剧性的,而《积雨辋川庄作》则是喜剧性的。自古希腊以来,欧美诗学便认定悲剧高于喜剧。跟胡应麟同代的莎士比亚,他的喜剧再好,也没人认为可以匹敌他的四大悲剧。实际上,“悲剧高于喜剧”是东西方文艺的共同预设。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从未进入候选名单。三诗的悲剧强度,依然呈现出杜甫>崔颢>王维的排序。

    《登高》前两联有宇宙的宏伟,后两联有个体的悲怆,两相叠加,个人的悲怆遂有了宇宙尺度的重量,其他诗跟它比都显得分量太轻,远不如《登高》“气象雄盖宇宙”,遂被淘汰。

    (摘编自杨志《“古今七律第一”神话及其心理根源》)

    材料二:

    萧涤非在《杜诗选注》中这样评《登高》:“虽是一首悲歌,却是拔山扛鼎似的悲剧。”

    这里的悲剧是一种美学范畴,它的客观基础是人的苦难和死亡,是把个体人生的痛苦和毁灭演示给人看。但悲剧绝不等同于悲哀、悲惨或者不幸,也不是所有人的苦难都具有悲剧之美,悲剧和崇高常常是形影相随的,它要求表现出崇高的因素。

    首先,悲剧人物必须具有一定的伟大或正面的品格和素质。杜甫无疑是符合这个条件的。他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忠贞的信念和伟大的人文关怀等,他始终积极的入世直面惨淡人生,都足以说明这是一个高尚的灵魂。所以诗中所写的虽然是个人的不幸,却依然有悲剧的震撼力。

    其次,悲剧人物的不幸痛苦必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必然性。造成杜甫不幸的原因有多种,但安史之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这场持续八年的灾难使强大的唐帝国走向衰落。残酷的战争使人民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这样杜甫的不幸便不仅仅存于“私人生活”的狭小领域,在其个人悲剧的后面有着社会性的现象,这样的悲剧是接近崇高的。

    崇高使诗的境界更为阔大,悲剧使其情感更加深挚,这正是本诗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激赏的原因。

    (摘编自郭杨波、周涛《崇高与悲剧之美——杜甫〈登高〉赏析》)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代探讨“唐人七律第一”的问题,杜甫《登高》成了焦点,此诗也因此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B . 胡应麟把《登高》从“唐人七言律第一”拔高到“古今七律第一”,因无人能提出更有力的竞争诗作。 C . 胡震亨和许学夷对《黄鹤楼》态度不太相同,但就其被淘汰,他们看法却一致,即不合七律体式。 D . 《登高》能登顶七律有其深刻根源,两则材料都从悲剧美学范畴进行深入的分析,角度新颖独特。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人评《登高》“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评价意见都出奇一致,说明“古今七律第一”名副其实。 B . 严羽虽然频繁赞颂杜甫,但在“唐人七律第一”上却不提杜诗,大概与他“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诗学趣味不符。 C . “悲剧高于喜剧”是东西方文艺创作的共识,《黄鹤楼》虽然具有强烈的悲怆色彩,但其强度不及《登高》,这也是两诗的差异。 D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气呵成,三联对仗,绝无重复,被誉为“老杜第一快诗”,但因为诗中有轻快的喜感,未进入候选名单。
    3. (3) 下列选项,最能支撑《登高》被评为“古今七律第一”的一项是(   )
      A . 王世贞:“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斤两不足)。” B . 施蛰存:“杜甫作此联(“无边落木”两句),肯定是先有下句而后凑配上句的。” C . 胡应麟:“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D . 施补华:“起处‘鸟飞回’三字亦勉强属对,无意味。”
    4. (4)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悲剧和崇高形影相随,因此苦难具有悲剧美,萧涤非对《登高》的评价首先强调“悲歌”就基于此。 B . 文中对悲剧内涵阐述,与鲁迅的“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揭示有着较大的差别。 C . 杜甫有崇高政治理想,忠贞信念和伟大的人文关怀,杜诗虽都表现个人不幸,但都具有悲剧之美。 D . 杜甫老病孤愁不是个人的,具有社会历史必然性,读此诗会受到心灵震撼,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
    5. (5)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登高》被评为“古今七律第一”的原因。
  • 2. (2024高二下·建设期中)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失踪在1947

    胡炎

    ①1947年一个阒寂的秋夜,大耳朵独自踩着霜白的月光向村外走去。在村头的老槐树下,他回过头望了望家的方向。

    ②望不到家,那三间瓦房同所有的村舍都淹没在了诡谲的月光里。不远处一只疤瘌狗用特有的破锣音梦呓似的叫了两声,丝毫没有惊扰每一扇窗里酣沉的呼吸。大耳朵激灵了一下,便接着向前走去,越过田垄,穿过丛密的小树林,爬上了斗折蛇行的山道。月光冰凉,照着他脸上缓缓淌下的泪水……

    ③多年后,大耳朵秋夜出走的情景依旧萦回在柳眉儿的梦里。她确信那天晚上大耳朵是含泪离开的,他在无边无际的夜色中不停地回头,就像一场身不由己的梦游。他被月光裹挟,走向了未知的远方。

    ④在此后的时光中,柳眉儿常想:我的大耳朵到底去哪儿了呢?

    ⑤这个疑问贯穿了她的一生,成为她后半生苦苦寻找的谜底。她向全村的人打听,没有一个人知道大耳朵的下落。她甚至在恍惚中问过那只疤瘌狗,她说:“狗啊,大耳朵平日里待你多好,怕你饿着,省下半块馍都尽着你吃。你和大耳朵最亲,一定知道他去哪儿了对吧?”听不懂人话的疤瘌狗只是无精打采地吠了两声,便趴在墙根下打盹去了。后来,她几乎把能走到的地方全部走过了一遍,这样就几乎走完了她的一生。

    ⑥她曾无数次在梦中遇见她的大耳朵。即使在她老态龙钟的时候,梦里的大耳朵依旧是年轻时的样子。嚯,他可真帅,高挑个,宽肩细腰,鼻直口阔,尤其那两只威风凛凛的大耳朵,被日光映得赤红剔透。他就那么坐在大槐树下,手捧着一片树叶,吹奏着不知名的小调儿。她捯着碎步追上去,嘴里叫着:“大耳朵,你这个冤家啊……”但是,辽阔的夜色铺天盖地降下来,大耳朵在冰凉的月光中转眼便不见了,只有那条骨瘦如柴的疤瘌狗匍匐在老槐树下,吐着暗红色的舌头,可怜巴巴地望着她。

    ⑦柳眉儿和儿子盼归出现在潘教授的家中,是在1992年的夏天。那时潘教授正坐在阳台上,翻阅着一叠厚厚的资料。他没有想到家里会突然出现两个不速之客。67岁的柳眉儿看上去像一个极度衰弱的耄耋老人,被盼归搀扶着,颤颤巍巍地来到了潘教授的面前。还没等潘教授开口,柳眉儿就双手合十说:“教授,求你帮我找个人吧!”

    ⑧在这个燠热的夏日,党史专家潘教授和柳眉儿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谈。到了后来,潘教授竟然落泪了。当然,年逾八旬的潘教授本身就是一个爱动感情的人。

    ⑨潘教授问了很多问题,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他总觉得有什么细节被忽略了:“把你找过的地方都给我说一说,越详细越好。”柳眉儿如数家珍,县里、市里、省里的民政部门都去过了,亲戚邻居、田间地头、荒村古道、陵园墓地……能找的地方全找了;哪里也没有大耳朵的踪迹,倒是有一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在大耳朵出走后的几年里传得沸沸扬扬。

    ⑩“都是些什么传言?”潘教授扶了下老花镜,问。柳眉儿突然陷入了沉默,仿佛那些传言还像毒蜂一样在她的生命里飞舞。一直低头不语的盼归搓了搓手,替母亲接过潘教授的问话:“父亲失踪后,有人说他当了土匪;有人说他八成是到蒋介石的队伍里当了兵,成了俘虏……至于是死是活,没人能说得清。”

    ⑪“这不是没可能。”潘教授拧着眉头,沉思一会儿说。“不!”柳眉儿突然愤怒了,她站起来,枯瘪的两腮剧烈地痉挛着,“大耳朵是个好人,他怎么会去当土匪……”潘教授对柳眉儿如此激烈的反应始料未及,他有些尴尬,一时不知所措。呆愣了一刻,赔着笑说:“别激动,大妹子,坐下慢慢说。”

    ⑫柳眉儿不坐,全身都在战栗。她瞪着潘教授,好像这个她费尽千辛万苦打听到的“活菩萨”突然间成了她的敌人。他怎么可以随口胡说呢?他不老是宣称“不能让烈士的鲜血白流”吗?大耳朵就算当兵,那也一定是共产党的兵,一定是的。

    ⑬“你放心,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寻找大耳朵。”潘教授说。柳眉儿扬起拐棍,坚决地截断了潘教授的话:“不用你费心了,他死了!”潘教授哑口无言,他看着柳眉儿转过身,狠狠地捣着拐棍,穿过卧室、客厅,拉开门走了出去,下台阶的时候,她脚下一绊,差点跌倒在地。盼归急忙扶住她,回头歉疚地看了一眼潘教授,嘴唇翕动着,却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⑭“他死了!”柳眉儿又厉声说,声音像折断的兵刃,在回旋的楼梯间猛烈跳荡。

    ⑮死前的头一晚,柳眉儿做了一个很长的梦。这个梦颇为奇怪,什么都看不见,只有各种萦绕不绝的声音——草叶在脚下扑倒的窸窣声,山路上的砾石滚下山崖的嗒嗒声,无数流星划过天际的尖啸声,还有一种嘹亮而急促的“嘟嘟嘟”的号声……突然,号声戛然而止,柳眉儿突然惊醒!只觉四下寂然,耳边仅余一个女人忽柔忽怒的争吵声:“他活着——他死了——他活着——他死了——他活着!他活着!他活着……”柳眉儿觉得,这声音就是她的一生。

    ⑯现在,大耳朵可以告诉柳眉儿真相了,因为他们已经处于同一个世界。大耳朵出走是为了“干大事”,后来他在半路上遇到了战争,遇到了共产党部队,他在战斗中牺牲,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喋血疆场。但他参军完全是个意外,既没告诉村里,也没通过区上,县里自然更不可能有他的档案。但他最终还是沉默了,柳眉儿太累了,真的太累了,还是让她好好睡去吧,忘掉一切,包括大耳朵。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1947年,柳眉儿眼见大耳朵在一个秋夜出走,但他一直没有归来,于是柳眉儿余生都在寻夫。 B . “疤瘌狗”见过柳眉儿寻夫的身影,也许还见证了大耳朵的出走,但动物不能言语,这强化了柳眉儿的悲剧。 C . “你这个冤家啊”一句似恨实爱,有苦恼也有欢喜,又蕴含自己多年寻人无果的无限委屈,情感丰富。 D . 小说后半部分提到柳眉儿时不再用“她”,而是反复强调姓名,营造出一种相对的疏离感,使叙述更为客观。
    2. (2) 关于文中潘教授与柳眉儿母子对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潘教授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落泪既有对柳眉儿遭遇的同情,也有对柳眉儿几十年坚持寻夫的感动。 B . “仿佛那些传言还像毒蜂一样在她的生命里飞舞”比喻恰切,生动形象地写出传言对柳眉儿伤害之大。 C . 潘教授身为党史专家,致力于还原历史真相,因此他会全程不顾柳眉儿的反应,直言那些传言的合理性。 D . 柳眉儿“全身都在战栗”,既表现出对潘教授肯定传言可能性的愤怒,也隐含着对传言可能成真的恐惧。
    3. (3)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生活中未能满足的欲望。请结合这句话分析小说中柳眉儿的梦境。
    4. (4) 小说中写“他活着——他死了——他活着——他死了——他活着!他活着!他活着……”的争吵声,有什么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4高二下·建设期中)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

    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

    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为得一智略之士,以设谋计取之,必获。”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又衣黄衫,日暮入寺,巡廊观壁画。过辨才①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②?”翼因便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后,请各赋诗。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如是者数次,于是诗酒为务,僧俗混然。

    遂经旬朔 , 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辨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辨才。辨才熟详之,曰:“是则是矣,然未佳善也。贫僧有一真迹,颇是殊常。”翼曰:“何帖?”辨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辨才曰:“禅师临亡之际,亲付于吾。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纇③,曰:“果是响拓书也。”纷竟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辨才出赴邑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遣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翼便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

    (摘自何延之《兰亭记》)

    【注】①辨才:辨才禅师。②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③纇:丝的结,引申指缺点。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

      弟子A先世B皆传C二王D楷书法E弟子自幼来F耽玩G今亦有数帖H自随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 癸丑:干支纪年法。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表示年的次序。 B . “夫人之相与”中的“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和《种树郭橐驼传》中“能顺木之天”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C . 旬朔:旬,十日为一旬;朔,农历每月初一。旬朔,十天或者一个月,泛指不长的时日。 D . 响拓: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法书墨迹因年代久远,纸色沉暗,字迹难辨,故在模制时,须向光照明,以纸覆帖(常用油纸、蜡纸),勾勒其原字笔画,再以墨笔填充,故而又称“影书”、“影覆”。
    3.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名士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的思考。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语言清畅精警,富有哲理。 B . 选文(一)中“乐”字绾住《兰亭集序》前半部分,是对雅集的概括,也为下文“岂不痛哉”蓄势。 C . 唐太宗为了得到《兰亭》帖,答应了萧翼的请求,将王羲之、王献之的三四份杂帖送给了他。 D . 何延之《兰亭记》叙述的是书法史上的大事,描述了萧翼入寺寻机得到《兰亭》帖的故事,将萧翼的狡黠写得十分舒展生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

    5. (5) 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耀灵(太阳)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与选文(一)王羲之的情感有共通之处,请简要概括。
  • 4. (2024高二下·建设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咏史

    白居易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1.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蜀相》首联用设问表达了探寻丞相祠堂之意,而本诗则直接从追忆史实写起。 B . 本诗首联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历史,颔联中的“鱼”指刘备,“龙”则指诸葛亮。 C . 本诗中的“先生”与《蜀相》中的“丞相”“老臣”都是诗人对诸葛亮的敬称。 D . 本诗和《蜀相》都以咏怀诸葛亮为题材,通过描绘景物、记叙历史来抒发情感。
    2. (2) 《咏史》和《蜀相》都以“泪沾襟”结尾,泪水中所寄托的情感有同也有异。请结合两诗简要分析。
  • 5. (2024高二下·建设期中)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步余马于兰皋兮,。(《离骚》)
    2. (2) 千骑拥高牙,,吟赏烟霞。(《望海潮》)
    3. (3)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扬州慢》)
    4. (4) ,举杯断绝歌《路难》。(《拟行路难(其四)》)
    5. (5) ,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6. (6) ,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4高二下·建设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井盖成了“景点”。几个物理所的专家把物理学公式通过井盖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实现宣传科普物理知识的目的,让人眼前一亮。近些年类似的新闻____

    ____。2014年11月,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内,数十个井盖上都被画上了憨态可掬的动物图画。2017年8月,济南某社区居民发现,小区内多处井盖一改往日旧貌,“灰头土脸”的表面出现____的彩绘“萌宠”。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个让人“生活得更好”的城市,____。所以,人们在感喟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吐槽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丛林,不能满足“心和远方”。而长期以来,“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脱离大众认知范围的,一些复杂的物理公式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颇有些        的神秘意味。

    专业人员参与筛选科普知识点,然后再找专业的人员彩绘表现知识点,使得物理公式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还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可以说是____。组织严密、细心琢磨、精心凸显,用艺术的表现形式传播科学,“最有学问的井盖”不仅凸显了主办单位趣味科普的信心,更折射出其难能可贵的有效科普智慧。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屡见不鲜  活灵活现   高高在上   事半功倍 B . 司空见惯  绘声绘色   高高在上   一举两得 C . 司空见惯  活灵活现   居高临下   事半功倍 D . 屡见不鲜  绘声绘色   居高临下   一举两得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几个物理所的专家把物理学公式通过井盖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宜传科普物理知识的目的,让人眼前一亮。 B . 物理所的几个专家把物理学公式通过井盖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实现宣传科普物理知识目的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C . 几个物理所的专家把物理学公式通过井盖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实现宣传科普物理知识的目标,让人眼前一亮。 D . 物理所的几个专家把物理学公式通过井盖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宣传科普物理知识目的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既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B . 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C . 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D . 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也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 7. (2024高二下·建设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口袋公园,顾名思义,指那些规模较小、形状多样,能巧妙利用城市中的边角空间, ①____,也为群众活动提供更多便利的公园绿化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绿色生活空间提出更多需求,这些选址灵活、因地制宜的口袋公园正好可以弥补城市老城区、人口高密度区域等绿色空间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口袋公园虽小,却能“绣”出城市方寸之美,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顺应新时代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在口袋公园建设上持续用力,下足“绣花”功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绿色生活的期待。

    口袋公园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其优劣的标准。从公园选址到规模大小,再到设施配备、设计风格,都要充分考虑②____,如为老年人提供适老化设施,③____,为上班一族提供更多户外休息区等。在细节和功能上更多考虑便民性、实用性,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等需求。在景观设计上,也可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历史文化等元素,注重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和树木,优先选用乡土植物等。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请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流畅简洁,不超过3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4高二下·建设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给予我们无尽的思考和追问。

    有一种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会问:“为什么是我?”在看到别人得到机会时,又会问:“为什么不是我?”

    还有一种人,在看到别人身陷困境时,却会问:“为什么不是我?”在自己得到机会时,又会问:“为什么是我?”

    这两种发问总是带给人无尽的思索,不同的发问也体现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对这两种发问有什么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