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

更新时间:2024-09-06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第一部分 基础·运用。知识花园 (完成第1~6题)。
二、积累宝库 (完成第7~9题)。
  • 7. (2024三下·海淀期末) 兰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四个选项中,用来形容兰兰做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 兵来将挡,水来上掩。 C .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D .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8. (2024三下·海淀期末)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现在有一些会“思考”的智能玩具,它们受欢迎越来越。这些玩具可以与你自由对话,甚至能根据你的指令完成许多任务。

    1. (1) 这段话的第二句中有一处错误 , 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
    2. (2) 了解到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得如此迅速,请用一个词语形容你的心情。
  • 9. (2024三下·海淀期末) 学校要开展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请你梳理思路,填写下面的图表,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

    中国传统节日

    节目名称

    习俗:

    相关诗句:

三、阳光书吧 (完成第10~11题)。
  • 10. (2024三下·海淀期末)  阳光书吧
    1. (1) 这学期,我们读了许多寓言故事,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根据以下情境,选择适合的选项填写在横线上。

      ①当你发现有的同学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及别人的长处,你会用这则寓言劝说他。

      ②当你看到朋友只凭外表就判断事物的好坏,你会用这则寓言提醒他。

      A.《陶罐和铁罐》         B.《守株待兔》         C.《鹿角和鹿腿》          D.《池子与河流》
    2. (2) 这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推荐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请你参考下面的目录,或选择 一则课外读到的寓言故事,填写“寓言阅读记录卡”。

      井底之蛙……………015

      惊弓之鸟……………014

      杞人忧天……………017

      纪昌学箭……………018

      朝三暮四……………019

      狼和小羊………………001

      龟兔赛跑………………003

      农夫与蛇………………005

      狮子与蚊子……………007

      狐狸与葡萄……………009

      寓言阅读记录卡

      题目:

      印象深刻的主人公:

      理由(结合故事写:

四、第二部分 理解·感悟
  • 11. (2024三下·海淀期末) 在学校“百家小讲堂”上,兰兰想给大家讲讲鞭炮的发展。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和她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①有一种说法,鞭炮的起源可以追溯(sù)到2000多年前,《诗经》中就有“庭燎(liáo)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当时主要是为了驱赶传说中伤人的野兽——“年”。人们通过燃烧竹竿,使竹节里的空气受热膨胀,竹竿爆裂,发出噼啪的声音,就能把“年”吓走。

    ②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唐朝初年,出现了爆竹的雏(chú)形。据说当时瘟疫爆发、 有一个姓李的人,把硝石装在了竹筒里,点燃后,不仅发出了巨大的声响。还冒出了浓烈的烟雾,驱散了致病的气体,制止了瘟疫流行。此后燃放爆竹在唐朝时期更加普遍。

    ③南宋时,有人把硝石等原料用纸卷起来燃烧,这就是鞭炮的原型。

    ④后来又有人把这种包着火药的纸卷用绳子捆扎起来,再用导火线串在一起.形状像鞭子,燃放时连响不绝,这就是“鞭炮”。

    ⑤鞭炮出现不久,烟花也应运而生。烟花燃放时,不仅能发出响声,而且呈现出夺目的光彩和五彩缤纷的“光花”。

    ⑥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数字烟花、电子鞭炮等新型的烟花爆竹,它们既安全又环保,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新选择。

    (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1. (1) 请你和兰兰合作,结合第①-④自然段鞭炮发展的过程,照样子补充图表。
      2000多年前唐朝初年南宋后来
      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
    2. (2) 把握正确的信息也很重要。

      ①鞭炮起源的一种说法,是为驱赶传说中的野兽“年”。  

      ②南宋时,鞭炮就已经成型,和现在的一模一样。          

      ③安全、环保的数字烟花和电子鞭炮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新选择。  

      ④后来人们制作鞭炮的主要材料有绳子、导火线和鞭子。   

    3. (3) 为了介绍得更具体,兰兰关注到下面两个词语,请联系上下文,解释意思、

      连响不绝:

      呈现:

    4. (4) 兰兰还查阅了相关资料。联系短文,下面的资料放在第自然段合适。

      资料:

      各种名目繁多的烟花品种层出不穷. 从元朝的“月光”“日光”等. 一直到清朝的“千丈梅”“小叶梨”等。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12. (2024三下·海淀期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呆头鹅

    ①我的故乡有一句土话———“呆头鹅”,意思就是笨鹅。但是根据我的观察,鹅似乎并不笨。

    ②每到深秋时节,田里的庄稼收完了,我就会把鹅群赶到田野里,让它们自由自在地找食吃。到了太阳落山,鹅都能准时回家。晴天时,我看到它们常常倒着脑袋用一只眼睛瞧太阳,可能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奇怪的是,阴天时它们也能准时回家。长大后,我才知道鹢具有很强的条件反射能力,这是形成的“生物钟”起了作用。

    ③到了鹅孵蛋的季节,为了观察每只母鹅的情况,大人们会在每只鹅的头上写上号码,每个窝也编上相应的号数。有趣的是,并排三大间孵房,总共一百二十多个窝,大多数母鹅都找得到自己的窝,能自动对号入座。

    ④鹅还能看家护院。它能够准确地区分主人和陌生人。主人回来了,就在身后大摇大摆地跟着:要是来了陌生人,它先是伸展开翅膀,再发出嘎嘎的叫声。如果来人还不知趣,它可是会飞扑过去啄人的。古人说“宁让狗咬,不让鹅拧”,鹅的战斗力非同一般。

    ⑤看来鹅并不笨。也许是它们单足静立、侧耳倾听的习惯性动作,让人们觉得鹅总是呆头呆脑的吧?

    (选自陈天昌《牧鹅散记》,有删改)

    1. (1) 鹅在阴天能准时回家的原因是 ( )。
      A . 田里的庄稼收完了 B . 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时间 C . 用一只眼睛瞧太阳 D . 形成的“生物钟”起了作用
    2. (2) 读了第④自然段中的“宁让狗咬,不让鹅拧”这句话,兰兰和小方交流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兰兰

      上文说鹅“会飞扑过去扑人”,.下文又说“鹅的战斗力非问一般”。所以我理解这句话是说鹅很勇猛。

      小方

      是的,有时候,鹅比狗还厉害。我姥姥家就养鹅,如果有陌生人来,鹅真的会叫着去追人的。

      你发现,兰兰使用的理解方法是( ),小方使用的理解方法是 ( )。
      A.联系上下文         B.想象和联想         C.向别人请教          D.结合生活经验

    3. (3) 下面图片中,体现第④自然段内容最恰当的 一幅是,你的依据是
      A.         B.         C.          D.
    4. (4) 因为鹅看上去呆头呆脑的,所以作者故乡的人们称它为“呆头鹅”。读了短文,你会称呼鹅为“_________鹅”,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
  • 13. (2024三下·海淀期末)  习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习作。

    题目一:我的朋友

    同学们,你身边的朋友,可能是个故事大王,也可能是运动健将,或者是一位爱帮助人的“热心肠”……请你选择最有特点的一位朋友,完成一篇习作。要求:写清楚人物特点,语句通顺。

    题目二:神奇变形记

    展开想象的翅膀, 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你变成了会说话的橡皮,小鸡变成了高飞的雄鹰,蚂蚁变得比大象还大……请选择一种事物,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要求:想象大胆,语句通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