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的。
-
A . 北京人
B . 半坡人
C . 元谋人
D . 山顶洞人
-
A . 农业
B . 工业
C . 商业
D . 国家
-
3.
(2023七上·关岭期末)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分别是( )
A . 西周、前秦
B . 春秋、战国
C . 西周、东周
D . 东周、春秋
-
4.
(2023七上·关岭期末)
战国中期,秦孝公认为“诸侯卑(注:卑,轻视)秦,丑莫大焉”,于是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下列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直接使山东各国不敢“卑”秦并且对秦国闻风丧胆的是( )
A . 奖励军功
B . 鼓励耕织
C . 确立县制
D . 废除井田制
-
A . 孔子
B . 荀子
C . 墨子
D . 庄子
-
A . 连年大旱
B . 吏治腐败
C . 战乱频繁
D . 秦的暴政
-
A . 推崇儒学
B . 休养生息
C . 加强法制
D . 盐铁专卖
-
A . 皇帝宠信宦官
B . 外戚跋扈
C . 黄巾起义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A . 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
B . 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
C .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传通史
D .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
A . 春秋
B . 战国
C . 西晋
D . 西汉
-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A . 《洛神赋图》
B . 《伤寒杂病论》
C . 云冈石窟
D . 魏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5-29小题,每空1分,共5分)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30小题,共10分。
-
18.
(2023七上·关岭期末)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境内各民族不断冲突、交融,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请你参与以下探究活动,共同完成。
探究一【华夏始源】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探究二【冲突不断】
为抵御犬戎,秦修筑长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辽东,延袤万余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万里长城”。
探究三 【迁徙汇聚】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过徒示意图 | 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胡族,半因固于避兵祸,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南,当其相率而来也。 ——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
探究四【交融发展】
| 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期) |
-
-
(2)
上述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②。
-
(3)
仔细观察上图,分析这一时期人们迁徙的方向。并指出造成当时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
-
(4)
上图共同反映出当时的哪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影响?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9分,第32小题12分,共21分。
-
19.
(2023七上·关岭期末)
探究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
材料二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宁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地位》
-
(1)
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补充完整。
①;②;指出序号③秦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
-
(2)
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
(3)
材料三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汉武帝根据这一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
20.
(2023七上·关岭期末)
传统文化承上下,在我国历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材料一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 | |
材料二
材料三
-
(1)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图片人物的政治主张,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2)
指出材料二著作所属的领域,并简述这部著作的历史地位
-
(3)
指出材料三中图一文字的名称,写出图二作品名称及作者名字。
-
(4)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多姿多彩、辉煌璀璨。请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