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营口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09-10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6分)
  •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jiū) 锢(jìn) 捕(dài) 大相径(tíng) B . (wǔ) 窍(jué ) 迁(xǐ) 惟妙惟(xiào) C . (nì) 望(liào) 杂(chān) 如雷耳(guàn) D . 合(qì) 案(dǎng) 临(bīn) 心沥血(ǒu)
  • 2. 选出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变通,是人生的方向轮。《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指明作战应采取____的策略、因势利导,不墨守成规,甚至是逢大势不践小诺,处大事不拘小礼,从而达到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的____之理想效果。生活中行事也是如此,一个令人____的智者,应该是一个做事得体、说话微妙,言行进退有度的人,在刚柔张弛之间透出一种力量感和智慧感,只有这样的人,在成功的路上才会走得顺风顺水,赢得众人异口同声的____和尊敬。

    A . 随心所欲 随机应变 羡慕 赞誉 B . 随机应变 随心所欲 赞誉 羡慕 C . 随机应变 随心所欲 羡慕 赞誉 D . 随心所欲 随机应变 赞誉 羡慕
  •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一般人对于种在盒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其实是有分别的。①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②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用水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缀几件小玩意。③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便地种在盆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④至于盆景,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

    A . “盆景”是名词,“点缀”是动词,“美的姿态”“普通的花草树木”是偏正短语。 B . “至于盆景,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这个句子中,“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作宾语。 C . “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D . 选文第①~④句的语序被打乱了,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③①④②。
  • 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铭文《陋室铭》、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等。 B . 《湖心亭看雪》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C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水调歌头”是词牌,词的下阕作者感悟人生哲理,表达豁达胸襟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 . 杜甫,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在后世的称呼很多,和他的号、住地、官职等都有关系,如杜少陵、杜樊川、杜工部等。
  • 5.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两小题。

    【甲】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后发狂,哥哥宽恕。”

    ……

    【乙】

    宋江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众皆称谢不已。当日饮酒,终不畅怀。

    1. (1) 根据你对原著的了解,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抵抗官军,劫富济贫的豪举。 B . 《水浒传》中,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从最初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最后的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 . 《水浒传》善于在讲述故事中塑造人物,如武松大闹飞云浦,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风雪山神庙,李逵倒拔垂杨柳。人物形象是在一个个事件中丰满起来的。 D . 《水浒传》中“阮氏三雄”分别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他们原在石碣村打鱼为生,后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生辰纲”,一同上了梁山。
    2. (2) 梁山好汉大多反对招安,但最终众兄弟还是跟从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根据小说内容,说说宋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 6.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
    1. (1)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2) 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3) 愚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 (4) 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 7. 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 这两首五言绝句均写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诗人身在都城长安。 B . 《春望》中,“国破”然而“山河在”,“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鸟本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语意的强烈反差和语势的节节逆转之中,寄托了诗人强烈深沉的情感。 C . 《月夜忆舍弟》中,整首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D . 这两首诗的前四句写法上有些相似。第一句写时局背景,第三、四句写自然景物。除了具体意象的选择随着季节不同有所变化之外,在写景之中,都倾注了诗人主观情绪,为后面四句抒情作了铺垫。
  • 8.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比较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据住建部数据,2015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是1.91亿吨,2016年是2亿吨。

    数量庞大的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对人居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垃圾分类刻不容缓。“优良的人居环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安徽合肥读者程华表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破解城乡垃圾难题,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源头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减小环境污染的关键。”清华大学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举例说,废塑料填埋难降解,不仅污染地下水,还会永久性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垃圾混在一起焚烧,可能释放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给公众带来健康风险。

    不仅如此,生活垃圾分类还可以提高后续垃圾处理效率,降低处理难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比如,将热值较高的可燃成分进行燃烧发电,提高热效率;将易降解的有机物质分选出来进行堆肥处理,提高堆肥效率和质量等等。在这条产业链上,瑞典当之无愧位于世界前列。瑞典是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欧盟平均每年需要处理的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占总量的38%,而在瑞典这一数据仅为1%,换言之,该国的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9%,其中36%被回收使用,14%用作肥料,49%焚烧后转变为能源。

    【材料二】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不分类原因调查

    【材料三】

    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关系到人居环境改善、资源节约利用和社会文明进步。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8个试点市全面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累计有465个小区、28.8万户居民,994家公共机构、511所学校参与。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88座,设计处理能力达到41480吨/日。同时,以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为原则,积极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合肥、铜陵、淮北、芜湖、淮南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已建成运行,累计处理能力约为700吨/日。

    1. (1) 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活垃圾激增造成环境隐患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B . 安徽省的多个市已经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C . 要在源头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减少环境污染,关键在于垃圾分类。 D . 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差,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2. (2) 依据以上材料,简述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二、阅读(满分44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 , 悠然有遗世之想;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丈 , 映射江水,成明霞,演漾不定。《瘞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 , 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至若春和明 

      ②而或长烟空 

      起观海门日出 

      成明霞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____
      A . 其喜洋洋矣    更有痴似相公 B . 悠然有遗世想    名者谁 C . 或长烟一空    杂然前陈者 D . 踏危石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3.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丈。

    4. (4)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温馨,究竟意味着什么

    ①温馨是纯粹的汉语词。近年常读到它,常听到它:自己也常写到它,常说到它。于是静默独处之时就想:温馨,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②从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为全家的生活去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每天早上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将近晚上八点时才回到家里。若冬季,那时天已完全黑了。比我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都因天黑而害怕,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从那儿可以望到马路。一眼望过去很远很远,不见车辆,不见行人。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矮小,然而“肥胖”,那是身穿了工地上发的过膝的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矮小却穿了案重铠甲的古代兵卒。断定那便是母亲。在路灯幽兰清冽的光下,母亲那么快地走着。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着她回家胡乱做口吃的呢!于是边跑着迎上去,边叫:“妈!妈……”

    ③如今回想起来,那远远望见的母亲的古怪身影,当时对我即是温馨。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

    ④小学四年级暑假中的一天,跟同学们到近郊去玩,采回了一大捆狗尾草。采那么多狗尾草干什么呢?采时是并不想的。反正同学们采,自己也跟着采,还暗暗竞赛似地一定要比别的同学采得多,认为总归是收获,母亲正巧闲着时用那一大捆狗尾草为弟弟妹妹们编小动物。转眼编成一只狗,转眼编成一只虎,转眼编成一头牛……她的儿女们属什么,她就先编什么。之后成了十二生肖。再之后还编了大象、狮子和仙鹤、凤凰……母亲每编成一种,我们便赞叹一阵。于是母亲一向忧愁的脸上,难得地浮现出了微笑……

    ⑤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当时的微笑,对我即是温馨。对年龄更小的帮弟妹妹们也是。那些狗尾草编的小动物,插满了我们破家的各处,到了来年,草籽干硬脱落,才不得不一一丢弃。

    ⑥我小学五年级时,爱看小人书,我是小人书店的熟客,尤其冬日去,积攒了五六分钱,便坐在靠近小铁炉的条凳上,从容翻阅:且可闻炉上水壶唛唛作响,脸被水蒸气润得舒服极了,粒子被炉壁烘得暖和极了。忘了时间,忘了地点,偶一招头,见破椅上的老大爷低头打盹,而外边,雪花在土窗台上积了半尺高……

    ⑦如今想来,那样的夜晚,那样的时候,那样的地方,对于少年的我便是一个温馨的所在。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

    ⑧上了中学的我,于一个穷困的家庭而言,几乎已是全才了。抹墙,修火坑,砌炉子,样样活都拿得起,干得很是在行。几乎每一年春节前,都要将家里里外外粉刷一遍。今年墙上滚这一种图案,明年一定换一种图案,年年不重样,冬天粉刷屋子别提有多麻烦,再怎么注意,也还是会滴得到处都是粉浆点子。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抗不住,东例西歪全睡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细细地擦、擦、擦…连地板都擦出清晰的木纹了。第二天一早,弟弟和妹妹们醒来,看看这儿,瞅瞅那儿,一切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看得他们目瞪口呆……

    ⑨如今想来,温馨在母亲和弟弟妹妹眼里,在我心里,他们眼里有种感动,我心里有种快乐。仿佛,感动是火苗,快乐是劈柴,于是家里温馨重重。尽管那时还没生火,屋子挺冷……

    ⑩参加工作了,我将母亲接到了北京,当时母亲生病了。邻居告诉我,每天我去上班,母亲必站在阳台上,脸贴着玻璃望我,直到无法望见为止。我不信,有天在外边抬头一看,老母亲果然那样地望着我。母亲弥留之际,我企图嘴对着嘴,将她喉间的痰吸出来,母亲突然苏醒了,以为她的儿子在吻别她。母亲的双手,一下子紧紧搂住了我的头,搂得那么紧那么紧。于是我将脸乖乖地偎向母亲的脸,闭上眼睛,任泪水默默地流。

    ⑪如今想来,当时我的心悲伤得都快要碎了。所以并没有碎,是由于有温馨黏住了啊!在我的人生中,只记得母亲那么亲过我一次,在她的儿子快五十岁的时候。

    ⑫我觉得,温馨,它不是设计与布置的结果,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它储存在寻常人们所过的寻常的日子里,偶一闪现,转瞬即逝,融解在寻常日子的交替中。它也许曾浮现于老母亲变形了的嘴角:它也许是我们内心的一丝欣慰:甚至,可能与人们所追求的温馨恰恰相反,体现为某种忧郁、感伤和调帐。

    ⑬它虽融解在日子里了,却并没有消亡,而是在光阴和岁月中渐渐沉淀,等待我们不经意间又想起了它。

    (文/梁晓声,有删改)

    1. (1) 仿照示例,任选文中两件事进行概述,理解作者心中温馨的意味。

      示例:温馨是“我”望见母亲夜归身影时的欣喜。

    2. (2) 简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不得不”的表达效果。
    3. (3) 从修辞角度析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4. (4) 文中一再说“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如今想来”有何作用?
    5. (5) 请描述你经历的一件温馨之事,写出你心中温馨的意味。
  • 1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①4月是辽宁省“全民读书月”,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一项关于国民阅读的调查表明,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读书,尤其是读纸质书籍的人越来越少,于是乎,“世界读书日”成了人们反思国人缘何不读书的日子,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也都纷纷呼吁营造“书香社会”。读书获得的生活价值和意义是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倡导要让读书成为全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②让读书成为全民的一种生活方式,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读书观是回答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好书的问题的。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与不读什么,乃至怎么读,个人有选择的自由。可是要营造人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社会”让更多的人领略“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的好处,就一定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自觉地把读书当做不可或缺的事情来做。

    ③让读书成为全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必须摒弃“读书无用论”。上世纪80年代,“读书无用论”害了不少人。如今“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理性地分析对待,不能太过于在乎眼前利益。那些认为“读书无用”的人们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考虑一个人长远的发展成长。董卿曾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的某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是的,读书能令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见解更加深邃,能力更加超群。很难想象,一个不碰书本的人,能有多大的作为。

    ④让读书成为全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必须破除“忙”的借口。在央视一项“你给读书留时间了吗”的调查中,大部分被采访者回答得出奇地一致:现在太忙,没有时间读书。但是如果选择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不会把业余时间用在打牌、闲聊、逛街、刷视频上。

    ⑤至于众多青少年青睐网络阅读,或许也是选择了一种阅读方式。我们在城市的地铁上、公交车站、广场、商场里,看到很多“低头族”在进行数字阅读,但网络阅读替代不了传统意义上的慢阅读、深阅读、思考性阅读。如一位作家所言:“我自己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电脑显示器几个钟头,但是对我来说,所有这些都不是适当的阅读方式,只有用双手捧读那些光滑的纸页时,我才觉得自己在阅读。”这是因为纸质阅读能够让人静下心来动脑筋思考。不能够思考、不能够咀嚼书中的知识和思想,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摄取书中人类智慧的结晶呢?

    ⑥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民族文化自信力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降,就看全民读书的根基扎得有多深。努力让阅读成为全民的一中生活方式吧,这决定着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选出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第②段论据的一项( )
      A .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B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C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D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 (3) 选文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 (4) 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5. (5) 选文提倡纸质阅读,但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阅读已经成为时尚。请你谈谈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三、任选一题作文(满分50分)
  • 12. 习作

    ⑴时间是领悟最好的容器。总要到了某个时刻,一些人才会悦纳珍视,一些情感才得以发觉珍惜,一些体验才能够真切获得,一些疑惑才可以清楚解答……

    请以“如今,才知道              ”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字以上。

    ⑵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说,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对父母的尊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我们常常犯下重大失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请结合上述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请以“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拟题目;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