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年秋季语文七年级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试卷(全国通...

更新时间:2024-09-20 浏览次数: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26分)
  • 1. (2024七上·开学考) 读一读,完成练习。

    隆重的传统节日,体现着中国人对家的依恋,对根的追寻。春节更(gēng gèng)新,人们在家人的欢笑声中,在一阵阵biān pào____声中,感受着中国人的血脉(mài mò)亲情;清明,万物生长fèn wài____感恩生命的yì yì____,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端午,龙舟手展示着娴熟的竞渡技巧,观众们热血fèi téng____,人们忆的是诗魂,悟的是家国情……

    1. (1) 读一读,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2) 看拼音,写词语。
    3. (3) 下列加点字与文段中的“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
      A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C . 公司果断地改弦更张,调整了经营策略。 D . 更深夜静时,他辗转难眠。
  • 2. (2024七上·开学考) 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 (1) 老师常告诫我们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因此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长歌行》中的一句诗
    2. (2) 诗中有高洁的品格,当我们看到有的人历经无数磨难与考验依然“坚挺”时,会想到《竹石》中的诗句“,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有蓬勃的生命力,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早春是清新、湿润的;诗中还有情谊,王维笔下的“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情感是真挚的;诗中更有美景,杨万里的“,树头新绿未成阴”展示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诗中还蕴含着哲理,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阐述了“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 (3) 阅读时要熟读精思,每一句每一字都要认真思索,真可谓“读书须用意,。”
  • 3. (2024七上·开学考) 综合性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而汉字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汉字文化,学校要举办一次与汉字有关的主题活动,赶快参加吧!

    1. (1) 征集宣传语:请你设计一条本次主题活动的宣传语,工整地写下来。
    2. (2) 趣味知识: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语言,在大学校徽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请你仔细观察校徽中的汉字,猜一猜,以下两所大学的校徽是哪个?(填序号)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A.        B.      C.     D. 

    3. (3) 研究报告展示:如果你还要完成一篇关于“汉字文化与历史故事”的研究报告,需要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你会输入等关键字进行查找。
    4. (4) 活动反馈:活动开始后,有一部分人认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字体在电脑上就可以快速生成,不必过分要求学生练字。你的观点是什么?理由又是怎样的?

      观点:

      理由:

二、阅读(共44分)
  • 4. (2024七上·开学考)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渡汉江〔注〕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 (1) 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了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 (2) 按常理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 5. (2024七上·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品故事,悟事理。

    【甲】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①孰为汝多知乎?”

    【乙】论语(节选)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 (1) 联系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推想成语的意思。

      ①及其日中如探汤。赴汤蹈火:

      ②默而识之。博闻强识:

    2. (2) 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 (3) 甲文中,孔子被两小儿质疑,你认为孔子是否“多知”?请摘抄乙文中孔子的语录为依据,写出理由。
    4. (4) 请引用乙文中的某一个词或某一句话写一段话,作为小学生活的学习心得与收获送给同学,激励他(她)继续奋斗。
  • 6. (2024七上·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一个空瓶子的温暖

    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动声色:

      不屑一顾:

    2. (2)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人物

      事件

      内心想法

      女儿

      把空瓶子放在垃圾箱旁

      老爸

      将瓶子捡回来放在手提袋里

    3. (3) 认真品读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从女儿两次将空瓶子放在垃圾箱旁,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的女孩。
    4. (4) 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后来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5. (5) “一只空瓶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以“一只空瓶子的温暖”为题有什么含义?
  • 7. (2024七上·开学考) 说明文阅读。

    虎年话虎

    ①源远流长的生肖文化,神秘浪漫而有趣,为中华文明注入了多彩华章。十二生肖是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和古天文学的____(结果  结晶),是从狩猎生活过渡到农耕时代的重要文化变迁。在新出土的战国竹简中,已有相关十二生肖文化的记载。

    ②虎,属猫科动物,起源于中国。古人很早就崇拜虎,出土文物中常有虎的形象,如商代虎纹石磬、西周虎形铜饰件、春秋虎形玉珮、战国虎食鹿器座、西汉虎形车节等。先人视虎为开天辟地之神,尤以白虎为尊,将其塑造成神明。《说文解字》中注释:“虎,山兽之君”,即山神。上古甲骨文中的“虎”字,头朝上,尾在下,身上有花纹,是一只造型优美可爱的象形虎()。古人从物质生活和精神寄托的需求,逐步形成对虎的____(尊崇  尊重)。

    ③虎文化在古代军事上应用很广。譬如勇武的将士称“虎将”“虎士”;骁勇善战的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将军的营帐叫“虎帐”;古代帝王调兵用的令牌叫“虎符”;军事议事之地叫“白虎堂”。兵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五计是“调虎离山计”;监狱的死牢叫“虎牢”;杀人用的刑具叫“虎头刀”;官府官员外出巡访时以虎旗、虎头牌作开路先锋;衙门公堂正中画有猛虎,庭堂两侧摆有虎头牌,以示威严。龙在天,虎行地,虎啸生风,撼山震谷,以示充满生机的民族精神。

    ④千百年来,民风民俗“虎”的文化长兴不衰。《汉书》中记有“李广射虎”的故事;《水浒传》有景阳冈武松打虎为民除害。除夕画虎,代表驱邪迎祥,在民间方言中,“虎”与“福”“富”谐音,又寓意福运临门,富贵盈门,汉代《风俗通义》便有记载:“画虎于门,冀以御凶也”,这个习俗比后来流行的门神画早得多。每年的端午节许多地方流行用艾叶编织成虎形的“艾虎”悬挂在门上,做成“艾虎"香包佩戴在身上。儿童着装从头到脚,处处离不开“虎”,头戴虎头帽,着虎装,穿虎头鞋,就连兜肚也绣有“虎降五毒”等,人们视虎能吞噬鬼怪、避邪降魔,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⑤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虎文化源远流长,已____(流入  融入)到我们的思想观念、文学军事、民间习俗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2 年4月有删改)

    1. (1) 读选文,选出括号里最恰当的词语。
    2. (2) 第②自然段列举上古甲骨文中“虎"象形字的主要目的,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了说明古人高超的造字智慧。 B . 为了说明虎的象征意义源于甲骨文字。 C . 为了说明虎的形象优美可爱。 D . 为了说明古人崇拜虎,虎文化源远流长。
    3. (3) 关于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举例子,举了除夕画虎的例子,说明民风民俗“虎”的文化长兴不衰。 B . 作比较,说明除夕画虎的习俗早于门神画很长时间。 C . 引用《风俗通义》的记载,说明除夕画虎能驱避凶邪,且习俗流传已久。 D . 打比方,比如端午节悬挂“艾虎”,佩戴“艾虎”香包,说明民风民俗“虎”的文化长兴不衰。
    4. (4) 作者主要从哪几方面来“话虎”?请借助文中的关键语句概括(至少三方面)。
    5. (5) 我们学过的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中有这样一句话:“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结合虎文化精神,你认为作者梁启超将少年中国比喻为“乳虎”是想表达什么呢?
三、写作(共50分)
  • 8. (2024七上·开学考) 回顾美好生活,你一定被各式各样的“灯”温暖照亮过。老师是一盏灯,点亮了我们对人生真理的探求之路;书籍是一盏灯,引领着我们穿越知识的海洋;有时,有了失败与挫折,也在生命旅途中闪烁成灯,为迷航的我们驱散阴霾,指明前路……每一盏灯,都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风景。

    请以“成长路上的一盏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内容,通过一、两件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以化名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