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造纸术——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地助跑器
③火药——荡平了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印刷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
丞相制度的终结﹣﹣﹣92 …… 议政王大臣会议﹣﹣﹣106 南书房﹣﹣﹣122 军机处﹣﹣﹣140 文字狱﹣﹣﹣163 …… |
【双向交流】
材料一:
去往国家 | 人物 | 内容 | 结果 |
唐→天竺 | ① | 西行取经 | 游历10多年带回大量佛经,据他口述,由他弟子记录成书《②》 |
唐→日本 | ③ | 六次东渡 | 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
【贸易繁荣】
材料二:宋朝海上贸易的交通路线主要有:从广州到越南、印尼等地,再由此至阿拉伯、东北非洲的海上交通线;从明州或者杭州通往日本和高丽;由登州或密州板桥镇通往高丽。广州、福州、明州、杭州和密州板桥镇,是宋朝海上贸易的中心。这一时期与海外诸国的贸易,既有以“朝贡”为方式的官方贸易往来;更有大量的民间贸易往来。进出口货物品种和数量之多,与海外联系地区之广,都远远超过前代。
——摘编自程妮娜《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
【和平之旅】
材料三: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郑和船队先后拜访了亚洲和非洲近30个国家和地区,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沿岸。郑和船队虽然规模巨大,但没有恃强凌弱,而是奉行睦邻友好政策,将文教礼仪等中华文明、绘画雕刻等技能技术传播到海外,也将亚非国家的文明成果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
——摘编自南京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文明的高级形态》
【故步自封】
材料四: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摘编自《清高宗实录》
材料一: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 | 占全国人口比例 | 人口 | 占全国人口比例 | |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 | 2080万 | 40% | 3120万 | 60% |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 | 5500万 | 65.5% | 2900万 | 34.5% |
——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知识,从而大大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二是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把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在这个基础上,黄河和长江两大领域的经济齐头并进。三是各族人民密切交流,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两宋之时,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已南移于东南,即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西。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摘编自谢琳《重心渐南移,经济共腾飞一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