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记载 |
吴越十二州 (今浙江大部及闽北) | 以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 |
杭州 | 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
成都 | 岁市布织缣数十万以给秦、陇军用 |
江西、浙江、福建及四川的丘陵地区 | 垦山垅为田,层起如阶梯, 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 |
省 | 州县数量 | 集市数量 | 平均数量(约) |
直隶 | 14 | 132 | 9.4 |
山东 | 42 | 104 | 2.5 |
陕西 | 16 | 143 | 8.9 |
江西 | 45 | 459 | 10.2 |
福建 | 19 | 131 | 6.9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法典的正文共282条 | 《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巴比伦封建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
B | 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 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
C | [美]伯恩斯、拉尔夫著《世界文明史》第3卷说到:“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 | 美洲当时文化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首位 |
D | 《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 古代朝鲜和日本吸收中华文化,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
材料: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曰:“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何也?”对曰:“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治致太平。近代重武轻儒,或参以法律,儒行既亏,淳风大坏。”太宗深然其言。自此百官中有学业优长,兼识政体者,多进其阶品,累加迁擢焉。
——摘编自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
清末的史书市场
1902年,书商在金陵乡试场前统计:“所销之书,以历史为最多。”《史论类纂》广告谓:“自维新后,试场、学堂莫不以历史试士,统观两场题目,均须切实史事。”书籍市场上,史论类书籍和西史书籍被士子广泛购阅,读史风气渐开,“通知今古,兼习外事”成为风尚。1902年,梁启超在其发表的《新史学》中言:“《二十四史》也,《九通》也……此等书皆万不可不读。”此一观点颇受趋新人士和举子的赞同。史书发行泛滥于市,泥沙俱下,《瀛寰志略》等史地书籍和《明治维新史》等外国政治史也分外畅销。底层读书人心目中的“史论”“史学”与“历史知识”等概念几乎画上等号,并无明显分别,“简”“速”“全”成为购买史书的标准,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厚重史籍经由市场筛选简化,成了“可读之书”。时人多评举业史书难脱词章窠臼,不足为史著,只不过是将策论新瓶装旧酒,商业繁盛与质量低下形成鲜明的反差。
——摘编自王乐鑫《清末科举改制前后的史书市场》
材料 1949年至今我国四种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
主要内容 | 起步发展观 1949~1956年 | 政治发展观 1957~1977年 | 经济发展观 1978~2002年 | 科学发展观 2003年~至今 |
发展目标 | 恢复国民经济 | 巩固政治基础 | 发展生产力 | 人的全面发展 |
发展标准 | 工农业总产值 | 国家政局稳定 | 人均GDP | 人均GNH* |
发展途径 | 增长优先 | 政治斗争优先 | 生产力优先 | 全面协调发展 |
发展重点 | 重工业 | 政治意识领域 | 民用工业农业 | 着力民生改善 |
发展方式 | 外延式粗放型 | 阶级斗争 | 外延式粗放型 | 内涵式与集约式 |
发展形式 | 积累优先 | 政治挂帅 | 积累消费并举 | 科学发展 |
发展动力 | 生产关系革命 | 抓革命促经济 | 经济改革与开放 | 人对幸福的追求 |
发展态势 | 不切实际快速 | 政治表面稳定 | 经济快速发展 | 社会和谐发展 |
发展层面 | 单一经济 | 政治生活为主 | 经济社会发展 | 四个文明建设 |
区域发展 | 全国一起发展 | 全国人民革命 | 东部带动西部 | 东西兼顾协调 |
发展结果 | 经济初步恢复 | 经济衰落 | 经济发展迅速 | 社会发展显著 |
*注;人均GNH是称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高低的国民幸福指数。
——摘编自罗建文《6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观演变特征与启示》
提取上表中的若干信息,围绕“中国发展观”,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材料一 马克思(1818—1883年)在研究殖民主义时曾提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日后,一些西方学者通常援引此观点,认为:殖民主义为当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所有对东方“野蛮”、“专制”、“未开化”等描述,无不导致了一个结论:东方需要西方来拯救。
——摘编自于志伟《列宁殖民地理论研究》
材料二 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等的影响下,马克思在晚年纠正了其对不列颠殖民主义的看法,对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沉重灾难。
——摘编自李包庚、刘云霞《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其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