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12-25 浏览次数:0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24高三上·东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写到元妃省亲,宝玉应命作诗,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一眼瞥见,便劝他改去。且不说宝玉胶柱鼓瑟地有些学究气,也不说宝钗自呈才博地把钱翊的诗张冠李戴地算到了韩翊名下,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典诗论里尽管有那么多对用典的讽刺贬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却依然那么喜欢用典。

    ②一般说来,中国诗,尤其是山水诗乃是一幅幅“以文字构成的图像”的有意味的缀合。读诗的人在接触这些文字的时候,脑荧屏出现的不是文字而是直接出现了一组组连续不断的流动图像,在这组图像的依次流动中,它所伴生的情感内核也随之凸现,而诗的韵律及内部节奏又调节与控制着这些意象的流动频率。这种象、意、节奏乃是融于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视境流动与心理快感。如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头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在读者的视境中立刻凸现出的就是乌云、乌云翻滚、(未)遮住山头这样一幅连续呈现的动态画面。这种节奏流畅的视境依次呈现——尤其是全诗引起的连续流动的视觉呈现——在引起读者心理快感上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看电影正看到赏心悦目时突然灯光大亮,屏幕上打出“片子未来,请稍候”,或者吃饭吃得正香时忽然来个石头略牙,必然令人大为扫兴。事实上读诗也是如此,视境有节奏地连续,就令人感到自然、轻松,就容易“神入”诗境,而视觉突然中断或节奏被突然打乱,则令人感到别扭、难受,也就无法很舒适地进入境界。

    ③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便常常造成了读者读诗时的“视境中断”,比如李贺《感讽五首》之二中有四句: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寒食摇杨天,愤景长肃杀。在“合格的读者”的脑海里,依次呈现的是郊外——贾谊墓——无人凭吊(荒草衰飒)——清明时节白杨却在风中摇曳——一种悲愤的情绪、一种肃杀的情景,人们可以由此而联想到贾谊墓前过去曾有过络绎不绝的凭吊者与连绵不断的香烟,而如今却冷落荒疏,就是踏青扫墓的时候,也那么冷冷清清,因而引发一种久远的惆怅。然而,在并不具备这种“认知能力系统”的读者那里,“青蝇”这个典故便使得中间断开了,缺少了这个中介环节,不仅大大降低了诗歌的整体可感性,造成了节奏失调,甚至连诗意都会误解。像那个清代最博学的注释家王琦,就把“青蝇”按照《诗·小雅·青蝇》的意思理解为“谗谱之人”,“青蝇久断绝”就变成了“昔时谮言之人亦归乌有”这种大快人心的好事,但既然是好事又何必“愤”“肃杀”,于是王琦只好硬着头皮把它扭成“盖妒能嫉贤虽只在一时,而千载之下犹令人恨恨而不能释”,因此李贺对今世的感慨变成了替古人生气。

    ④但是,在熟悉典故的那些读者的眼里,这种“视境中断”便不存在了。在他们读诗时,这些深奥而有来头的典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困惑而只是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遐想。这种遐想所引起的暂时停顿,并不是录音机突然断电式的中止而是交响乐曲谱中有意识的暂时休止符号。这短暂的休止实际上成了一种更深刻、微妙的连续,正如____

    ⑤前者是节奏的打乱而后者是节奏的延绵,具有“认知能力”的读者读到这种用典的诗句时,他在瞬间里就理解了典故的涵义。再进一步,他又能从中更多地体会到典故在诗中的象征意义与感情色彩,并由典故为联想的契机,在脑荧屏上浮现出用过这一典故的诗句,这样,诗句的内涵顿时便丰富了许多,层次也增加了不少。这种诗歌语言现象,西方新批评派文论家阿伦·泰特称之为“张力”,它借助读者的知识使一个意象的外延与内涵迅速膨胀,在宋人杨亿看来,就叫“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换句话说就是典故像个橄榄,入口之初不觉如何,但越嚼就越有味儿。或者说诗中用典如造院“借景”,园内只有曲栏池水,但借着游人的目光,却使远山、蓝天、飞鸟都齐汇小院,使小园平添了许多景致。在“合格的读者”面前,典故已不再包裹着生涩坚硬的外壳而呈露了它的内核,而它的原型及其使用史又引起了一连串的联想,使它具有了极大的“张力”。

    (摘编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

    材料二: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摘编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宝玉应命作诗,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一眼瞥见,便劝他改去。材料一引用这一内容的目的是批驳宝玉的学究气和宝钗的张冠李戴。 B . 读诗的人在接触中国诗的时候,脑荧屏不仅出现了文字,而且直接出现了流动图像,如读者读“黑云翻墨未遮山”时,视境中会出现乌云、乌云翻滚、(未)遮住山头的画面。 C . 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常常造成读者读诗时的“视境中断”,因而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虽喜欢用典,但中国古典诗论对于用典却多有讽刺贬斥。 D . 宋人杨亿认为“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这一说法与西方新批评派文论家阿伦泰特提及的“张力”有共通之处,他们都肯定了读者有丰富诗歌内涵的作用。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代注释家王琦把李贺《感讽五首》之二中的“青蝇”理解为“谗谮之人”,把李贺对今世的感慨变成了替古人生气。由此可见,读者即便极为博学,也会误读典故,对于多意的典故,还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B .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是指这两句词中运用了谢灵运、江淹等人的典故,在不熟悉典故的读者那里,阅读节奏就被迫暂时中止了。材料二中的“隔”与材料一中的“视境中断”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C . 王安石诗云:“萧萧搏黍声中日,漠漠春组影外天。”这两句本不失为一组声色俱佳、动静相生的好诗句,但“搏黍”(黄鹂)和“春组”(鹭鸶)横亘其中,必然会造成“视境中断”,降低诗歌的整体可感性。 D . 材料一中出现了“合格的读者”、具有“认知能力”的读者、熟悉典故的读者,这几个词在语境中的意思是相同的,这些读者能读懂典故在诗歌中的意思,典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困惑,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遐想。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出现在材料一第四段划线处的一项是( )
      A . 阿恩海姆说:“由声音突然的中止所产生的那种死寂的静止与充满着生机的安静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B . 朱光潜说:“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和愉快,否则就感到‘拗’或‘失调’,就不愉快。” C . 美国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说:“如果我们把一个静止的镜头插入到影片的连续系列中,它就会呈现出一种呆板僵化的姿态。” D . 刘想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韵气一定,则馀声易遣;和体抑扬,故遗响难契。”
  • 2. (2024高三上·东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是重大体育赛事的门面,更是一件精致的艺术作品,获得了海内外的一致赞誉。它的成功,也为我们当下的文艺创作带来了新的启示。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致力于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展现,活字印刷、太极八卦、千人击缶、夸父追日……大量的传统元素使人应接不暇。我们有着陈列家底的强烈欲望,努力向世界展现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则做了一次减法,主题更为凝练——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如何和其他成员会聚在世界海洋里,并发挥积极作用。学者曹卫东认为这种呈现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明喻”到“暗喻”的转变——从间接告诉世界“中国像什么”,到直接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什么”,向世界讲述“中国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由此,实现从展示“我”变为展示“我们”,展现“一起向未来”这样人类共同的奥林匹克情感。冬奥会开幕式讲述的依然是“中国故事”,这些故事不光“凝聚了中国人共同的经验与情感”,也是中国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走向世界并发挥作用的故事。比如,____ 。 

    这变化源于14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在世界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刻变化,展现了与时代变化的同频共振。时代不是背景板,历史不是几张旧照片,而是切实地改变着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所以冬奥会开幕式特别注重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呈现。比如,____。呈现方式上也更能代表时代的发展。比如,____ 。

    当下一些文艺作品尽管也想要展现时代风貌,但对于“时代感”的呈现太过元素化,以为展现了几个标志性的时代场景就算捕捉到了时代的特殊风貌,其实并未能抓住时代的脉搏,没能真正反映时代所关注的价值。当下中国正处于一个重构自我、重构世界、重构知识的时代,每个人都切身感受到了变化,所以观众越来越被具有“时代感”的作品所吸引,想从作品中找到自己来时的轨迹和前进的方向。冬奥会开幕式提供了一个示范,时代是生生不息的寻常生活,时代是给予每个努力者以机会,时代是科技改变生活,时代是不断消除隔膜增进了解。

    冬奥开幕式还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不断促使观众进行探寻。北京市退休警察邓小岚2004年就开始在马兰小学开展音乐教学,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办了四届马兰儿童音乐节。北京崇文小学原副校长付宝环,作为第一批下乡老校长来到阜平县石猴小学支教。他们的共同努力让来自贫困地区的马兰花合唱团登上冬奥的舞台,用天籁般的嗓音演唱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还有,____ 。这些“幕后故事”“背景线索”使得开幕式可以被反复观看。每一次观看都能带来新的发现,产生新的启迪。

    一些创作者经常抱怨观众被网络媒介熏染,胃口越来越刁钻、“太阳底下无新事”,却对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他们喜欢情节性强的故事,却对那些细水长流的日常缺乏耐心。其实人民的生活才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如何主动贴近平凡生活,耐心观察、充分积累,真正做到与人民在一起,从人民出发,是文艺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从2008年奥运会排山倒海般的中国形象展示,到2022年举重若轻的中国精神诉说,中国历经了14年的发展。我们的文艺创作也因为媒介发展,从精致化走向了碎片化。文艺对一个时代的发展至关重要,引领着时代风范。作为中国优秀团队打磨出来的精致文艺作品,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做到了民族特性与人类共性的统一,做到了时代与历史的融合,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积极参与的精神气质。这也使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变得更为具象,更易被世界所接受。它带给当下文艺创作的诸多启示,将深刻影响着未来艺术创作的走向。

    (摘编自霍艳《冬奥会开幕式带给当前文艺创作的启示》)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要求我们不仅看见脚下和眼前,还要望向历史的纵深处与延长线,在更为宏大的历史坐标系中看到“我”之外的广阔天地,看见历史长河中的“我”和“我们”,探寻历史运行的规律,勘察人世变迁的奥秘。有了这样的大历史观与大时代观,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与喧嚣的信息洪流中深刻把握社会的内在结构,于风起云涌和沧海桑田中清醒、清楚、清晰地认知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如何完成艺术使命、担当历史重任的重要问题。由此而来的作品,才能既着眼于总体性的社会实践,又能落实到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既有着创作者个人真切的生命体验,又具备普遍性的认知视野与情感结构;可以从生活的静水深流中窥见时代的波澜壮阔,从现实的纷繁复杂中辨析历史的节奏与步伐,见历史之大势,发时代之先声。

    (摘编自铁凝《开创新时代文艺的壮阔天地》)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间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是什么”,而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式则是向世界讲述“中国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 B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讲述的是中国人独特的经验情感不断与世界遭遇、求同存异的故事,将重心从“中国”的故事转移为中国的“故事”。 C . 北京冬奥开幕式是一场具有开放性结构的晚会,表现在没有明显的主线内容,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套着更多的故事,吸引观众不断探寻。 D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让广大观众越来越切身感受到了时代给予每个人生活的变化,比如上升的机会越来越多,科技改变了生活等等。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冬奥会开幕式讲述“故事”的侧重点变化,背后源于14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以及我们在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B . 文艺作品不能只是标榜个性小众,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只落到故事“新鲜”的层面,而应该创造性地去表达身边的故事。 C . 一个时代如果没有优秀的文艺作品去引领,当下的人民群众就会依靠短视频、非虚构作品,自己去描摹他们心中的这个时代精神。 D . 两则材料中的“我”“我们”内涵不同。前者指的是中国文化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文化,后者指的是作家个人和所有中国人民。
    3. (3) 文中画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论据,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用地屏展示300多张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场景照片

      ②“掉队的小鸽子”回归队伍,灵感源于彩排中的一次失误

      ③火炬点燃方式展现中国对环境保护的持续努力

      ④山区孩子因为脱贫攻坚获得接触世界的机会

      A . ①④③② B . ③④①②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④②①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述思路。
    5. (5) 请结合材料,谈谈曹禺的剧作《雷雨》能成为经典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4高三上·东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庙宿

    陆鑫

    “冷庙茶亭,街头路尾,只有要饭叫化的人,只有异乡流落的人,才在那里过夜。有个草窝的人任凭是三更半夜,十里廿里,总得回自己的窝里去睡,何况有高床板铺的人家!”一一个夏天的清早,我还闺着眼睛睡在床上,就听见父亲这样大声地申饬着。

    这话是对我的表弟而发的。“舅父,我和邻哥儿到沙滩上捉蟋蟀,直到夜深,便和他们在茶亭里睡了一觉,天一亮我便跑来这里了。”说着颇带得意的神色,却不料遭了一顿斥骂。

    听了这隔面的教训之后,我益发不敢自由放肆了。虽则我渐渐地不满意起我所处天地的狭小。①我幻想,假如我能睡在溪边的草地上过夜,可以任意眺望,草地上到处长满了花,红的,白的,紫的,十字形的。钟形的,蝴蝶形的……

    我在父母的卵翼底下度过了平安的童年,我第一次觉得人生的旅途并不如幻想那般美丽,是我十八岁的一个夏天。

    我从K地回家去。到了一个叫作长毛岭的地方,走到岭脚的时候,突然一种晕眩攫住了我。“休息一回罢。”我想。附近没有人家,离大路五十步远一株大枫树底下有一座庙。案前烛台上亮着几双蜡烛,炉里香烟绕缭着,这倒不是冷庙呢。一阵沁人的香气在风中送来。抬头一看,庙前的照壁上攀满一墙的忍冬花。我便倚在香案的脚上假寐着,养着神。

    太阳西坠,人归,鸟还林。②暮色好像悬浮在浊流中的泥沙,在静止的时候便渐渐沉淀下来,也如沙土的沉淀一样,有着明显的界层。那时我所坐的庙位在山麓当然是暮色最浓最厚密的地方,岭腰是半明半暗,而岭的上面和远山的顶则依旧光亮,透明。一只孤独的鹰在高空盘旋着。那儿应该是暮色最稀的地方,也许它的背上还曝着从白云反照下来的阳光呢。

    看看这庙里并不肮脏,看看这一墙的忍冬花清香可喜,一种好奇的心突然牵引着我:“既然走不动,便在这香案底下睡他一宵,且看他怎样?”庙宿虽是初次,我也不胆怯。明天,病好了,天未明前便起身走,一口气跑到家……

    忽然我记起从前父亲责骂表弟的话。当时他这样大声地呵叱是故意叫我听见的么?是预知我有一天会在外边逢到山高水低,为免却这“迟行早宿”的嘱咐,便借着发怒的口吻,寓着警戒之意么?世间的父母,辛勤劳苦地为他们的子女都预备了一个家,大的小的,贫的富的,希望子女们不致抛荒露宿,而世上栖迟于荒郊冷庙中者,又不知有多少人!

    “咦,你是×镇来的么,天黑了,坐在这里做什么?”一位中年妇人拿了一个香篮踏进庙来,熟视我的脸,惊讶地问。“是×哥儿吗?”

    这种不意地直呼我的奶名怔住了我。我想否认,但说不出口。

    “你认不得我,难怪,十多年头了。我是你的堂姊。小时候我时常抱你的。”她急促地把自己介绍出来,毫无疑义地她的眼睛不会看错。

    我知道这位姊姊的名字,我也知道这位姊姊的命运。小时候我确是晨夕不离地跟着她的。她抱我,挽我到外边去采野生的果实,拔来长在水边的“千斤草”编成胡子,挂在我的耳朵上。端午时做香袋系在我的胸前。抱我睡的时候也有。有一次还带了一只大手套,在黑夜里把我吓得哭起来,那时我已有牢固的记忆了。在她出嫁的一天,好像并不以离开我为苦,在我哭着不给她走的时候分明地嫣然笑了……

    看我一声不响,大概知道我有不得已的情形,便不再追问,只是热情地说,“天黑了,到我家去过夜,脏一点。”

    接着连推带挽地把我拉进她的家。这不是家,这是庙左旁的一间偏屋。刚才我从右边进来,所以不曾留心到。③屋里面只有一张床,一个灶,没有鸡,没有猫,没有狗,没有孩子,也没有老人,这不像家

    我在床沿上坐了下去并且回答她我是她的堂弟,她好像异常高兴似地问我:“你为什么不雇把轿子呢?你在外面读书的,像你这样真有福气。你们是选了又选、挑了又挑的人。”

    接着答我的问句,话便川流似的滔滔地流出来。她诉出了她一生的悲苦,在弟弟的面前诉说悲苦是可耻的呀,以前不是我每逢受委曲的时候跑去诉给她听的么?但是她还得这样地诉说着,世上她已无可与诉的人了。她说到她如何受丈夫的摈弃,受自己同胞兄弟的摈弃,受邻里叔伯的摈弃,如何失去她的爱儿,如何成了一个孤独伶仃的人。

    她年纪仅三十左右,但望去好像四十的老人了。她又告诉我怎样来这庙,每天于早晨傍晚在神前插几炷香,收一点未燃完的蜡烛,庙里每年有两石租谷,她每年便靠这租谷和香火钱过活,勉强也过得去。

    “靠来靠去还是靠菩萨。”慑于人之不可靠而仅能乞灵于神,她吐出这样可悲的定命论来了。听说我病了,她便收拾起她未说完的话,赶紧到灶下点起一把火,随即在屋的一只角落里拿来一束草——这类似薄荷的药用植物在家乡是普遍地应用着的——放在锅里煎起来,一面把她自己的床铺理了一理,硬要我睡下,又在什么地方找出一包红糖,泡在汤里,热腾腾地端来给我。一边抱歉似的说,“糖太少,苦一点。”

    在她端汤给我喝的时候,这步行和端碗的姿态仍然是十多年前我熟识的她。我熟识她的每一个小动作。我感到安慰,我感到欣喜,在眼前,这化身为姊姊形态的家的温柔,令我忘了身在荒凉的岭下。她催我睡,不肯和我多说话,自己在床前地上展开一个旧毡陪我,我在这抚爱的幸福中不知不觉地睡去。

    次展动身的时候,她为我整整衣领,扯扯衣襟,照着从前的习惯,直到我走到岭的半腰,回头望这古庙时,她还兀自茫然地站在那里。

    “有家的不论三更半夜,十里廿里,总得回去……”父亲的话始终响在我的耳际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亲对表弟的大声训斥或许也是说给我听的,寓有警戒之意,但我多年以后才意识到。 B . 我走到岭脚时,一阵眩晕,就决定在大枫树底下的冷庙里过夜,想着次日天亮再回家。 C . 堂姊在出嫁时嫣然笑了,因为她为可以摆脱原生家庭而开心,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 D . 对在封建礼教束缚下过着苦难人生的堂姊,作为读书人的我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处童年奇妙的幻想与下文十八岁返家途中因病庙宿的现实形成对照,展现“我”的成长。

      A . ②处的环境描写富有象征性,表现了山村封建思想的浓厚,为下文堂姊的遭遇埋下伏笔。 B . ③处连用多个短句,简洁明了,通过我的观察强调堂姊屋里面一贫如洗,根本不像个家。P.④处父亲的话与文首呼应,既使文章结构完整,又含蓄地表达了我逐渐理解父亲的苦心。
    3. (3) 文中的堂姊与《祝福》中的祥林嫂在人物形象上有相似之处,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评价陆蠡:“在30年代所涌现的一批散文新秀中,他是独树一帜的。他像李广田那样洋溢着乡野和泥土的气息,又如芦焚那样善于倾吐忧郁和动人的故事,像吴伯箫那样驾驭着凝练质朴而清丽的文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4. (2024高三上·东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其一)

    王守仁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注】①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冬,王守仁谪贵州龙场驿驿丞,与诸生讲学不辍,三年期满离开。②秋殿:朝廷在秋天举行的殿试。③订顽:订正愚顽。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很好地照应了标题,其中“蹊路”照应“道中”,“诸贤相送”照应“诸门人送”,前后呼应,显得结构严谨。 B . 颔联“愁重”“鬓斑”等词表达了诗人谪居边地的失落无奈,颈联“桂枝秋殿听跻攀”又暗含了对自己别后显达的展望。

      C面对分别,希望“鸿雁长飞”“鱼传尺素”,即勤通书信,本是人之常情,“相思不作勤书礼”

      一句反用其意,颇有新意。

      0.全诗层次分明,前两联是对龙里道中当下分别的描写,后两联是对分别后生活的想象,虚实结合,意境开阔又情意绵长。

    2. (2) 这首诗展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 5. (2024高三上·东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伤春

    【宋】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 , 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①甘泉照夕烽:汉文帝时,匈奴入寇,烽火一直照到了离首都长安不远的甘泉宫。②飞龙:古人用来做皇帝的代称,指宋高宗。建炎三年,金人南下,高宗曾由临安(今杭州)、明州(今宁波)一直浮海逃到温州。③向延阁:指向子謹,他曾任直秘阁的官职。宋代秘阁相当于汉代宫廷藏书处延阁,所以也称他为向延阁。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颔联两句,以“初怪”“岂知”起句,语气惊叹,表现出对局势恶化的始料不及。 B . ‘每岁烟花一万重”,是说沦陷后的汴京每年景物依旧美丽繁盛,但是人事全非。 C . 尾联直言向子有勇无谋,空有抵挡金兵入侵的勇气,但以军队实力疲敝而告终。 D . 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朝廷无法平息兵祸,不能抵挡金人对北宋首都汴京的入侵。
    2. (2) 本诗后两联中隐含着对比,试加以分析。
  • 6. (2024高三上·东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 , 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 (1)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 《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 . 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 . 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 .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 (2)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友谊之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
  • 7. (2024高三上·东阳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借盘庚的故事表明“”的行事准则,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概括。
    2.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会激起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其四)》中“”写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
    3. (3) 《登泰山记》中,“”句采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描绘出山腰云雾的形态;《赤壁赋》中,“”句运用精妙的动词,写出了雾气笼罩江面的景象。
    4. (4) 鲍照的《代白头吟》以“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表明自己的正直、高洁,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也有类似诗句:“。”
    5. (5) 读书为人间乐事。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就写出了作者坐拥群书、吟诵诗文的快乐。
    6. (6) 《临安春雨初霁》中,“”翻用“索衣化为缁”的典故,以自我解嘲,表明自身不会被世俗污染,须及早回乡躬耕。
    7. (7) “云”具有随风飘荡、游止不定的特点,古典诗词中常用“云”这个意象来表现游子漂泊流离、无所依附,如“”。
四、语言文字运用
  • 8. (2024高三上·东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酷爱动物,人与动物的感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因此,在文学殿堂中,以“人与动物”和“动物与动物”为主要题材的小说创作屡见不鲜。

    这首先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动物。因此在一些生理属性上,和动物本就有着相通的一面,只不过在进化的链条上先行了一步、社会化程度更高而已。

    ①____,动物的“单纯”更能满足人类的某种情感需要。大多数情况下,人与动物的感情主要是单向的,从人到动物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感情流向中动物是被动的,它们只能接受人的爱抚和照顾。因为语言等交流方式的限制,动物无法表达自己更丰富的感受,所以,动物对人类情感上简单的回报,就足以令人惊喜。更重要的是,因为不像人类那样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中,所以动物和人的关系比较单纯,②____ ,如尔虞我诈、利益冲突之类的。就像我们在《山羊兹拉特》里读到的那样,人可以为了缓解一时的贫困而牺牲山羊的性命,而山羊却不会把人类卖掉换取自己的生存。所以,人类可以尽情投入地对动物表达自己的苦闷与忧伤、欢乐与悲哀,③____,这是作家喜欢写、读者喜欢读这类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1. (1) 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与文中加点词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这句俗语中包含着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 B . 经过反复练习,年幼的聋儿终于发出了“种子”这个词的读音。 C .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拥有两个世界之最,令人神往。 D . 同学们,脚下有路,怀光而行,请相信下一匹“黑马”就是你!
    2. (2) 下列句子中的“等”和文中加点的“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记得小河岸边有五颜六色、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 B . 在这一届奥运会的田径、体操、游泳等比赛项目中,我国体育健儿有出色的表现。 C . 身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等青年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骨气,不负韶华。 D . 联合国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六种工作语言。
    3. (3)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五、作文
  • 9. (2024高三上·东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在评价巴黎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时说,全红婵才是真正的顶流,她朝气蓬勃、自信健康、奋斗向上的气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人们认为,也许在历届奥运赛场上,中国人的美感从未展现得如此丰富,如此撼动人心。的确,从汗水、泪水和力量碰撞中孕育出来的中国美,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它对时下流行的“外貌焦虑”“颜值即正义”以及对外貌美的病态追捧是有力的针砭,让我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

    上述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展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