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云学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一上·深圳月考) “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矣。”材料表明分封制(     )
    A . 构建了森严等级秩序 B . 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C . 实现了中央权力集中 D . 推动了文化的认同
  • 2.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张居正改革提出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欲民用不困,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这表明当时(     )
    A . 商品经济对国计民生的作用增强 B . 重农抑商的政策被打破 C . 工商皆本成为了统治阶层的共识 D .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 3. (2024高三上·宜城月考) 雍正元年二月,谕科道等官:“朕仰承大统,一切遵守成宪,尤以求言为急……尔等科道诸臣原为朝廷耳目之官,凡有所见,自应竭诚入告,绝去避嫌顾忌之私……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事务,皆许据实敷陈。”雍正此谕(     )
    A . 拓宽了基层民意上达的途径 B . 有利于政府的科学决策 C . 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 D . 有助于官僚体系的完善
  • 4.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民国初年,“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1913年2月,国会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随后袁世凯开始极力遏制政党力量,3月宋教仁被刺身亡、11月国会被迫停止议事,1914年1月部分留京议员被袁世凯遣回原籍。这说明民国初年(     )
    A . 政党政治成为时代主流 B . 民主共和道路十分艰难 C . 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D . 军阀割据破坏民主政治
  • 5. (2024高二上·南康月考) 抗战时期,根据地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18岁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政策的实施(     )
    A . 确保了各阶层的团结抗战 B . 有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 C . 践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 . 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 6.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2024年7月23日,在中国的斡旋下,巴勒斯坦14个主要政治派别在北京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该宣言的签署实现了14个派别的大和解、大团结,为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宝贵希望,也是中国为中东地区提供的“和平之钥”。中国这一举措(     )
    A . 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 . 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C . 推动了新型国际秩序的形成 D .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
  • 7.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如下图所示,当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印度神话中的这种创世观念旨在(     )

    A . 宣扬种姓制度的合理性 B . 树立印度教的权威 C . 强调各等级间同源共祖 D . 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 8.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教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垄断了《圣经》的解释权,人们相信世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12—13世纪,教皇甚至有权废黜君主。这从侧面反映当时西欧(     )
    A .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B . 封君封臣制度遭到破坏 C . 民族国家形成受阻 D . 二元政治格局走向崩溃
  • 9. (2024高二上·南昌月考) 16世纪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基本稳定,但16世纪20年代西班牙率先发生物价上涨,继而波及整个西欧,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叶。表是这一时期西欧以白银计价的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每一数据为前后20年的平均价格,以1510年价格指数为100)。据表可推知,当时西欧(     )

    时间

    价格指数

    时间

    价格指数

    1510年

    100

    1590年

    500

    1530年

    130

    1610年

    650

    1550年

    250

    1630年

    800

    1570年

    400

    1650年

    900

    A . 早期殖民扩张引发商业革命 B .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C . 封建领主经济实力得到提升 D . 社会阶层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 10.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在17世纪的西方人看来,中国是“欧洲的典范”,中国的伦理和德政是解救邪恶的正确道路。18世纪晚期,西方逐渐出现批评中国的声音。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道德、宗教、样貌等,遭到西方的全面批判,“劣等他者”成为描述中国形象的主要内容。材料中近代西方对中国形象构建的演变根源于(     )
    A . 整体世界初步形成 B . 近代欧洲社会剧烈变革 C . 欧洲中心论的影响 D . 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
  • 11.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美国独立后的某一时期内,州与州之间为河流的使用起了争执,为港口的使用相互械斗,相互设置贸易壁垒,滥发纸币和通货膨胀,战时债务无法偿还,英国、法国、西班牙在周边虎视耽眈,松散的联盟难以应对危机。这反映当时美国(     )
    A . 遭受欧洲列强的武装干涉 B . 宪法并未在地方有效实施 C . 南北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 D . 邦联体制存在着严重隐患
  • 12.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下表是1801—1861年英国工农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重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时间

    领域

    1801年

    1811年

    1821年

    1831年

    1841年

    1851年

    1861年

    产业结构

    农业

    34%

    37%

    30%

    28%

    24%

    21%

    19%

    工业

    28%

    27%

    34%

    37%

    39%

    40%

    41%

    就业结构

    农业

    35.9%

    33%

    28.4%

    24.6%

    22.7%

    21.7%

    18.7%

    工业

    29.7%

    30.2%

    38.4%

    40.8%

    40.5%

    42.9%

    43.6%

    A . 科学技术与生产实现紧密结合 B . 国民经济比重出现严重失调 C . 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D . 产业结构调整助推工业革命
  • 13.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下图是1861年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创作的《总统的就职演说》,左侧是北方人眼中总统,右手用鹅毛笔写下“PEACE”(和平),左手提着天平;右侧是南方人眼里总统,穿着罗马人的服装,戴着头盔,手拿武器,以征服者的面孔出现。该漫画意在表明当时美国(     )

    A . 调整南北关系符合国家利益 B . 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达成妥协 C . 南方各州权力受到严重削弱 D . 联邦政府的形象遭到严重丑化
  • 14.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随着1890年俾斯麦下台,德皇威廉二世开始主导德国政治。`他用“世界政策”取代了早先俾斯麦谋求欧洲霸主的“大陆政策”。他在解释“世界政策”时认为,没有殖民地的德国“注定只能当二等强国”,开拓殖民地是“为了给充满进取精神和活力的德国人民提供一个活动场所”。德国对外政策的改变反映了(     )
    A . 英国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B .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 德国已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 D .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在德国兴起
  • 15. (2024高二上·南昌月考) 下图反映了苏俄(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俄(联)(     )

    ①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②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新经济政策成效甚微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阻碍了农业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6.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文明扩张与文明交流】

    材料一   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落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二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三   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编自[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文明扩张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 17.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

    材料一   “在人类社会这个巨大的棋盘上,每一颗棋子都有它自己的移动原则,完全不同于立法机关或许会选择强迫它接受的那个原则。如果那两个原则的运动方向刚好一致,人类社会这盘棋,将会进行得既顺畅又和谐,并且很可能会是一盘快乐与成功的棋。但是,如果那两个原则的运动方向恰好相反或不同,那么,人类社会这盘棋将会进行得很凄惨,而那个社会也就必定时时刻刻处在极度混乱中。”

    ——摘编自[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材料二   从指导思想来看,新政改变了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1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在许多地方,那些工作的人们第一次领到工资后争先恐后地跑到商店,用自己赚到的钱线购物。

    ——摘编自侯波、宁宵宵、贺梦禹《经济危机的国家疗法》

    材料三   撒切尔夫人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 (1)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各自所体现的经济思想。
    2.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演变的趋势,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 18. (2024高二上·南昌月考) 【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发展】

    材料一   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伯里克利在演讲中说:“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提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古时期,法国市民阶层力量逐渐壮大,他们渴望统一、为寻求王权的保护,以金钱和武力支持王权。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集了有市民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商议与罗马教廷对抗事宜。这次会议有高级教士、贵族和市民上层三个等级的代表参加,各等级均持有一票表决权。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67年、1884年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雅典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手中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当时法国市民阶层参加三级会议的时代背景。
    3.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自古代雅典至近代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变化。
  • 19. (2024高二上·湖北月考) 【民族主义与国家发展】

    材料   从梁启超1901年在《中国史叙论》里首次使用“中国民族”,到1902年正式提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到1922年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中特别强调民族意识的确立是民族成立的要素,“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从抽象到具体,在他的心目中是一步一步发展、一步一步成熟的。

    ——摘编自陈来《他最早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梁启超》

    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摘编自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有的建设事业”“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摘编自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

    ——摘编自习近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请围绕“民族主义与国家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