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通过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及烧石和烧骨等,可以推测出当时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还掌握了保存火种的技术。这表明( )
    A . 北京人遗址内涵丰富 B .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 . 北京人进入农耕时代 D .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 2.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尚书•多士》中说“先人有册有典”。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竹木简之形,而“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请你判断,这里所说的“先人”所处朝代最早应是(    )

    A . 原始社会后期 B . 商朝时期 C . 西周晚期 D . 春秋时期
  • 3.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来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 . 诸侯争霸 B . 变法运动 C . 百家争鸣 D . 民族交融
  • 4.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    )
    A . 郑国渠 B . 灵渠 C . 都江堰 D . 大运河
  • 5.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 . 颁布“推恩令” B . 实行分封制  C .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6.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下面是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 . 诸侯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 王国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巩固 D .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 7.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西汉在河西走廊“设馆置驿”,为过往使者和商队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消除了不安全因素。此举(   )
    A . 加强了中国和印度的联系 B . 有利于保障丝绸之路畅通 C . 形成多国对匈奴夹击局面 D .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 8.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
    A . 完成了国家统一 B . 加强了君主专制 C .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 增强了北魏实力
  • 9.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B . 统治者的重视 C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 推广和改进铁器、犁耕
  • 10.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甘肃旱滩坡东汉末年的古墓(等级规格不高)中出土了牛车模型,车厢裱有三层纸,纸面平整,经过了洗涤、蒸煮、打浆、抄纸等工序。考古发现反映出(  )
    A . 东汉时期纸的价格昂贵 B . 纸完全取代简帛成为书写材料 C . 造纸术辗转流传到西方 D . 造纸术的改进推广了纸的使用
  • 11.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唐)杜佑《通典》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 )
    A .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B . 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 C . 加强了南北地区联系 D . 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
  • 12.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学生数量和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这表明科举制度(       )
    A . 加强皇帝在选官上的权力 B .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 . 是官员选拔的重要渠道 D . 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 13.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大唐新语》中记载,长安城里,胡人戴着汉人的帽子,汉人穿着胡人的衣衫,谁是胡谁是汉,连官府也无法分辨。外国人可以谋求官职,亦可以长期居住,胡人几乎融进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材料反映了唐朝( )
    A . 开放的社会风气 B . 繁荣的对外贸易 C . 开明的民族政策 D . 多彩的文学艺术
  • 14.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这评价的是
    A . 光武帝刘秀 B . 唐太宗李世民 C . 宋太祖赵匡胤 D . 金太祖阿骨打
  • 15.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必须尊重史实。下列情节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隋朝匠人采用活字排版印刷 B . 唐朝时人们在夜市中吃宵夜 C . 宋朝时期人们春节燃放鞭炮 D . 元朝时尚书省掌管全国政务
  • 16.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和宗教事务,尊奉喇嘛教首领为帝师;明朝制定了“多封众建,尚用僧徒”的治藏宗教策略;清朝形成达赖喇嘛与驻藏大臣共治的局面。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对西藏治理的特点是(    )
    A . 政教合一 B . 因俗而治 C . 严密控制 D . 册封首领
  • 17.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明朝宫廷宴请各国使节的宴会上,响起了这样的歌声:“四夷率土归王命,都来朝大明。万邦千国皆归正,现帝廷,朝仁圣…“这种”四方来朝“的局面出现的背景是(     )
    A . 鉴真东渡 B . 市舶司的设立 C . 郑和下西洋 D . 戚继光抗倭
  • 18.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郁达夫的这首《满江红·三百年来》称颂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鉴真东渡 C . 戚继光抗倭 D . 郑和下西洋
  • 19.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央视新闻热播的《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弘扬了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等“工匠精神”。下列科技著作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是
    A . 《农政全书》 B . 《九章算术》 C . 《本草纲目》 D . 《天工开物》
  • 20.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从设置西域都护到伊犁将军,从宣政院到驻藏大臣,从澎湖巡检司到台湾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
    A . 政治的成熟与创新 B . 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 C . 外交的冲突与危机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综合题(21题10分,22题10分,23题10分,24题10分,共40分)
  • 21.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如图

    (3)材料三中图片显示的是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以哪种制度所取代?

  • 22.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顾我国历史上的改革,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勠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据材料一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史记·李斯列传》认为商鞅变法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二   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3)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 23.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创新制度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至正集》

    图1

    图2

    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摘自《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国初承前明田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1. (1) 写出材料一中图1、图2的制度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朱元璋解决君相之争的措施及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趋势。
  • 24.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南宋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3)材料三、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摘自《明史·职官志》

    材料四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4)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