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气压 | 物质 | 固态氢 | 固态氧 | 固态酒精 | 固态水银 |
熔点/℃ | ﹣259 | ﹣218 | ﹣117 | ﹣39 | |
物质 | 液态氢 | 液态氧 | 液态酒精 | 液态水银 | |
沸点/℃ | ﹣253 | ﹣183 | 78 | 357 |
(2)停表的读数时间为s。
(1)本实验的原理是;
(2)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其原因是;
(3)若斜面长s1=120cm,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m/s,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m/s;
(4)若他在测量时间开始时,提前按下停表开始键,则测出的速度会偏。
(1)除了图甲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应将(选填“碎块”或“整块”)固体物质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固体,以便于观察试管中物质的状态变化;
(3)实验前,温度计测得固体的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4)实验过程中,加热到45℃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到第1.5min时试管内出现液体,第4min时试管内固体全部变成液态。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请用笔画线,将图像补充完整;
(5)分析实验图像可知,该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
(6)接下来找到另外的几种固体重复多次实验,这么做的目的是;
A.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便减小误差
B.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以便寻找普遍规律
(7)佳欣同学也用该固体和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根据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则佳欣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1)安装实验器材应先确定(选填“A”或“B”)的位置;
(2)甲图的实验装置组装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3)如图乙AB两图所示,是实验中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温度/℃ | 85 | 86 | 88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4)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第7min时水开始沸腾,水沸腾时需要,但温度;
(5)进一步分析表格可得到当时水的沸点为98℃,可见当时气压(选填“>”、“=”或“<”)一个标准大气压;
(6)实验中看到,有大量的“白气”从烧杯口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选填“小水珠”或“水蒸气”);
(7)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1)前20m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2)后4秒物体的路程是多少?
(3)物体的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1)昆山到无锡的里程为多少km?
(2)昆山到无锡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如果列车全长200m,它以(2)中的速度完全穿过一条隧道时,用时1min,则该隧道长度为多少?
时间 | 上海 | 昆山 | 苏州 | 无锡 |
到站时间 | 09∶45 | 10∶10 | 10∶20 | |
发车时间 | 09∶05 | 09∶50 | 10∶15 | 10∶30 |
里程/km | 0 | 65 | 100 | 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