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

更新时间:2024-11-13 浏览次数:0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 26. (2024九上·朝阳开学考)

    历史有多种呈现方式,包括口述史料、文献资料、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等。

    【口述中的共和国史】

    材料一:小明的姥爷记录道:1950年12月,我与大哥在分得的三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取得丰收。记得那时,很多同村的青年都积极报名参军,跨过鸭绿江,参与反侵略的正义之战。王雷的爷爷则这样记录道:那天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庆典的人虽然没有整齐的着装,但是听到54门礼炮齐鸣28响,那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1)材料一中两位老人的讲述中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哪些历史大事?为什么王雷的爷爷有“当家做主的喜悦”?

    材料二:至今,76岁的樟木村村民莫荣樟对1951年秋末分田地的情形记忆犹新:“村上地主、富农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没有田地的贫下中农了。”“打土豪,分田地,那些分到田地的村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呀!”

    ——《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材料三:第二章土地的没收和征收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在土地改革的政策上,口述历史与文献记载的不同?

    【史料中的共和国史】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在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

    ——摘自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

    (3)根据材料,使新中国工业化“从无到有”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请归纳当时进行工业化所具备的有利因素。

    【文学作品中的共和国史】

    材料六:作家阿耐的长篇小说《大江大河》主要人物的生活经历(部分)如下:

    雷东宝:小雷家村党支部书记。他组织村民签订土地承包书。20世纪八十年代他带领乡亲们创办砖窑厂、电缆厂等。1986年小雷家村进行改造,村民纷纷搬进新居。

    (4)材料六反映的是哪些历史事件?分别产生了什么作用?

    【歌曲中的共和国史】

    材料七: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我的一九七八》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5)材料七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老人”是谁?“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做了什么?
    (6)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 27. (2024九上·朝阳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外交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国际环境的突出特点。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新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用材料涉及的5例史实对此观点进行论述,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2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