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

更新时间:2024-11-12 浏览次数:0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援例”订约,沙俄加紧推行武装鲸吞黑龙江流域的计划。这表明鸦片战争( )
    A . 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 . 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C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 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
  • 2.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李鸿章曾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1861年,被大吹大擂的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这些论调着重反映了洋务运动( )
    A . 学习目的的正当性 B . 企业管理的封建性 C . 学习内容的局限性 D . 学习对象的依赖性
  • 3.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洪仁玕于1852年起避居香港,1859年来到天京,同年写成《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在太平军内部没有引起积极反应,也没有实行过。这是因为《资政新篇》( )
    A . 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B . 脱离农民战争的实践 C . 存在绝对平均主义 D . 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
  • 4.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1873年,清廷首次打破“跪拜如仪”惯例,允许日、俄、美、英、法、荷 等国使节以西方鞠躬礼觐见。1875年,但被讥讽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说明清朝( )
    A . 天朝上国地位日益稳固 B . 与列强实现平等交往 C . 闭关锁国政策仍在执行 D . 外交近代化起步艰难
  • 5.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日本一些历史教科书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的原因时,有如下表述(如表)( )

    表述内容

    教材版本

    朝鲜政府向清请求援助,日本出于保卫本国利益的目的也派遣军队,日清战争开始了。

    学图出版社1986年版

    清为了不失去朝鲜这个最后的重要进贡国,将日本视作敌人。

    扶桑社2005年版

    A . 掩盖了真实动机 B . 抹去了战争暴行 C . 反映了客观历史 D . 承担了战争责任
  • 6.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有学者研究发现,戊戌变法时出台的改革诏令数量很大、很密集,103天里居然下了110道诏令。1898年9月伊藤博文来华访问(被认为是戊戌变法幕后推手)等人言及“有关国家利益得失之举,尤益慎重周详”,这说明戊戌变法时(     )
    A .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 . 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C . 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D .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 7.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下表为不同历史时期北京城代表性建筑命名的变化。命名的变化意在凸显新中国(     )

    时期

    明清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

    建筑名称

    国子监

    首都博物馆

    颐和园

    人民公园

    太庙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A . 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B . 终结了封建君主制度 C . 人民当家作主的特征 D . 实现了国家独立自主
  • 8.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1950年5月,全国美协发动全国美术工作者以“响应世界保护和平大会禁用原子武器的宣言”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广泛宣传和平签名运动。此举(     )
    A . 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封锁 B . 旨在推动和平民主建国 C . 促进土地改革运动开展 D . 为抗美援朝做舆论准备
  • 9.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1950年代初,政府在“前苏区”的土改中,对一批镇压过革命的人进行镇压。同时,满足了烈属们提出的给革命烈士分田的经济诉求。这一举措(     )
    A . 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潮 C . 适应了革命统一战线的需要 D . 推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10.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1961 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农村整风整社和若干政策问题的讨论纪要》指出:“社员家庭副业和家庭手工业的性质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性质不同,是社会主义大企业的附庸和助手,他们是大集体下的小自由。”这表明当时(     )
    A . 注重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B . 人民公社体制得以废除 C . 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 . 左倾错误思想继续蔓延
  • 11.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1978 年,邓小平同志“北方之行”与黑龙江省委党政军主要负责同志谈话时,曾特别提到“大庆(油田)要进口一件设备,本来经过党委就可以决定,就是上报审批、转圈子,导致拖了一年才下来。”这表明当时(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B . 国有企业内部官僚主义膨胀 C .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极不到位 D . 国有企业缺乏经营的自主权
  • 12.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1977—1979年三年间,中国代表团出访次数激增,平均每年高达456次,出访对象由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逐渐集中到西方发达国家,考察重点从农业、轻工业部门转为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及企业管理方式。这说明当时中国(     )
    A . 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B . 坚持以体制改革为工作重心 C .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团结合作 D . 迫切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
  • 13.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作为改革开放的成功样本,1988 年,海南经济特区提出了引进外资、由外商成片承包开发、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洋浦模式”并得到中央支持。但在当时却因有人公开指责这一模式而引发一场“洋浦风波”。这表明了(     )
    A . 对外开放需要解放思想 B . 海南政策独树一帜 C . 农村体制改革阻力重重 D . 海南经济发展优势
  • 14.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2001年我国的进口关税是15.3%,如今已经自主下降到7.4%。考虑到贸易结构等因素,中国实际的贸易加权平均税率只有3.4%,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变化是由于中国(     )
    A .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 . 突破贸易关税壁垒
  • 15.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新时代以来,党反腐败斗争的规模、力度之大,成效和影响之巨,充分体现了党反对腐败、自剜腐肉的勇气和魄力,同时也凸显了党自我革命的彻底性。”这充分体现了四个战略布局中的(     )
    A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 16.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1959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主张少数民族地区除编写本民族语言教材和民族学校汉语教材外,应该采用或翻译全国通用教科书,并且可以根据各民族区域特色,编写补充教材和乡土教材。这一政策旨在(     )
    A . 保障民族区域自治 B . 为工业化提供支撑 C . 科学谋划经济建设 D . 推行人民公社运动
  • 17.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     )
    A . 决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D . 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8.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古代印度掌管祭祀的等级是(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吠舍 D . 首陀罗
  • 19.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巴比伦王国诞生在(   )
    A . 两河流域 B . 长江流域 C . 黄河流域 D . 恒河流域
  • 20.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称霸地中海地区”“斯巴达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的主题是(     )
    A . 希腊文明的繁荣 B .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 . 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 D . 罗马帝国的兴衰
  • 21.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时主政的是(     )
    A . 伯里克利 B . 克洛维 C . 亚历山大 D . 凯撒
  • 22.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率军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开创希腊化时代的一代帝王是
    A . 伯里克利 B . 凯撒 C . 屋大维 D . 亚历山大
  • 23.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系,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法理概要》 C . 《十二铜表法》 D . 《新法典》
  • 24.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罗马民法大全》制定时在位的是(     )
    A . 伯里克利 B . 查士丁尼 C . 凯撒 D . 屋大维
  • 25.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世纪开始,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得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   )
    A . 庄园 B . 大学 C . 元老院 D . 公民大会
  • 26.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关系的是( )
    A .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 . “条条大路通罗马” C .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D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27.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在欧洲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谚语表达的意思是(     )
    A . 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 B . 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C . 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 . 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 28.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下列能体现这种现象的是(   )
    A . 基督教的传播 B . “什一税”的收取 C . 大学的司法权 D . 租地农场的产生
  • 29.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 . 战后社会改革 B . 实行幕府统治 C . 建立法西斯专政 D . 大化改新
  • 30.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他作为精神领袖,创立了世界性宗教;作为政治领袖,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统一。他是( )
    A . 亚历山大 B . 屋大维 C . 穆罕默德 D . 查理·马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 31.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八年级同学以“寻找老物件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方寸照片,观察服饰变迁】

    材料一  我国20世纪50-80年代服饰

    50年代-布拉吉连衣裙

    多用苏联大花布制作

    70年代-中山装

    色彩单调,样式单一

    80年代-西装

    色彩鲜艳,款式多样

    任务二  【巧借文物,述说时代印记】

    材料二  我国20世纪50年代部分文物

    图一:1951年南海县农民协会土改工队队员胸章

    图二:1955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图案为苏联拖拉机)

    任务三  【权威报刊,寻找致富秘诀】

    材料三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广东南海县新闻

    图一:1980年6月17日,《南海县委朝思暮想让农民尽快富起来》一文。

    图二:1981年8月26日,《南海县生产上得快,社员生活富起来》

    1. (1) 请你回答第1组同学设置的问题:根据材料一、简述建国以来服饰的发展变化。
    2. (2) 第2组同学准备介绍材料二中的文物,请任选一个,指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对它进行评价。
    3. (3) 第3组同学整理报刊后得出一个结论:“南海县80年代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32.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承办了无数场高端政务及商务活动,是中国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9年国庆庆典前夕,钓鱼台国宾馆迎来了首批贵宾。前苏联、越南、朝鲜、蒙古、波兰等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团,分别入住钓鱼台国宾馆。

    ——摘编自马儒《揭开钓鱼台国宾馆的神秘面纱》

    材料二   “东方第一国宾馆”

    ——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无声见证者


    图一:1961年10月12日,周恩来总理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缅甸总理吴努

    图二:1971年7月9日,基辛格与周恩来总理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晤

    材料三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宾馆逐步扩大了对外接待的范围,除了接待外国首脑和政要,也开始接待商务客人;他们下榻或游览此地,无形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影响力……随着“中国钓鱼台国际旅行社”的成立和运行,旅行社策划和组织了国际经济贸易、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大型会议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外民间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显现出钓鱼台国宾馆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平台作用。

    ——摘编自张国斌《钓鱼台国宾馆在公共外交中的综合作用》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宾馆首批贵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宾馆见证的中国外交成就。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国宾馆在外交方面发挥的作用。
  • 33.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批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杰出科学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物

    主要事迹

    钱学森

    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后赴美国留学, 获得博士学位后, 于1947年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他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邓稼先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后赴美留学,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他于1958年开始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 终于成功。

    A

    他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 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 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 最终成功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 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如今,杂交水稻已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B

    她组织编写了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 历经380多次失败, 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 终于在1972年成功发现青蒿素。如今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A 处人物被誉为“”;B处人物的姓名是
    2. (2) 综合上述材料,围绕“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