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11-25 浏览次数:1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 1.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科学家通过对北京人的骨骼化石的分析发现,“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这段材料说明(   )
    A . 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B . 北京人已能制作工具 C . 北京人完全具备现代人的特征 D . 北京人兼具古猿和现代人特征
  • 2.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考古学家王巍讲道:“考古最重大的三个问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其中农业起源是文明的基础。”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农业起源的是(   )
    A . 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灰烬堆 B .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C . 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和黍粒 D . 陶寺都城遗址出土的玉钺
  • 3.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 300—4 000年。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 4.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百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海洋文明 B . 和谐平等 C . 农耕文明 D . 游牧文明
  • 5.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材料中令禹“劳身焦思”的是(    )
    A . 开垦耕种 B . 王位世袭 C . 治理水患 D . 加强统治
  • 6.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据引文可以看出,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丧失民心 B . 洪水泛滥 C . 分封诸侯 D . 战乱频繁
  • 7.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左传》中记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扞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文中涉及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礼乐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8.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10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 .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 . 历史向统一的趋势发展
  • 9.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战国时期七雄纷争,观察《战国形势图》,①②③④分别是(  )

    A . 燕、齐、楚、秦 B . 楚、燕、齐、秦 C . 齐、秦、楚、燕 D . 燕、齐、秦、楚
  • 10.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 . 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 . 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 .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 . 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 11.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 确立县制 B .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 . 鼓励耕织 D . 奖励军功
  • 12.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陆游诗中写道:“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诗中的“秦守”是指(   )
    A . 管仲 B . 大禹 C . 李悝 D . 李冰
  • 13.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重大成果。我国早在商朝时期便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商朝“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是指(  )
    A . 甲骨文 B . 小篆 C . 隶书 D . 草书
  • 14.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如图为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迄今为止已出土2 000多件完整器物。部分文物与河南安阳殷墟、山西陶寺都城遗址、江西新干遗址等地出土的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  )

    A . 阶级分化趋势明显 B . 巴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 C .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D . 青铜人头像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15.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时制作了下表,表格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君子以自强不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以法治国

    A . 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 . 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 .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 . 脱离现实,禁锢人们思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 21.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我国是出土古人类遗址非常丰富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发现于云南的元谋猿人,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还发现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929年是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在发掘中发现了中国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在1930年的继续发掘中,人工打击痕迹清楚的数件石制品被发现。1931年发现更多的石制品、烧骨、烧石及灰烬等。

    ——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

    材料三  某历史社团进行以“文化传承,大河先行”为主题的大河村遗址研学活动,内容如下:

    序号

    研学内容

    了解大河村遗址概况

    欣赏绚丽彩陶,品味仰韶文化

    学习制陶课程

    参观遗迹厅,感受6 000年前“星空下最美的村落”

    情境体验:大河村先民的一天

    学习锔补工艺课程

    1. (1) 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依据示例,任选材料二的内容完成一组史实和推论。(4分)

      (示例)史实: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石器。

      史实:

      推论:

    2. (2) 将材料三表中研学内容进行分类,在下表中B处补充提炼一个主题,并补充与主题对应的研学内容。(6分)

      主题

      A.参观遗址、文物

      B.

      对应事件(填序号)

    3. (3)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了解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7分,第23题16分,共33分。
  • 22.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材料二  甲同学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人们养蚕缫丝,人们就有了衣服穿。乙同学说:那是传说,我国原始农耕时期,人们会搓合绳索,逐渐掌握了纺织技术。

    元代绘制的嫘祖画像

        

    半坡遗址出土的有编织物印痕的陶器

        

    汉代画像石中的纺织图

    材料三  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可见,这一时期饕餮纹样的青铜器制品在人们祭拜的活动中被广泛运用,同时统治者为巩固其特有的地位,把饕餮纹和王权相结合,用饕餮纹来增强王权的象征性,用以威慑奴隶,这样,饕餮就代表了当时统治者的力量和权威。

    ——李泽厚《美的历程》

    1. (1) 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位同学的观点更符合纺织技术起源的史实。以上三件文物中哪一项(写序号)最能说明这位同学的观点?简要说明传说和史实之间的关系。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殷墟遗址出土的文物纹式设计中可以获取当时的什么历史信息?
  • 23. (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图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

      

    图二  春秋时期青铜牺尊

    材料二  ……而且秦、晋两国又有同样的成就,秦的成就是融化了西戎,晋的成就是融化了狄人……名义上把这些部落剪灭了,实际上却把全部戎、狄民众的文化提高了,好使他们和中原民众处在平等的地位。到战国就再没有所谓“华夏”和“戎狄”的区别了。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二(秦与晋的崛起和晋文公的霸业)》

    材料三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东周列强纷争形成的无政府状态,使中国人感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格外突出和迫切。中国早期哲学家中的一些人,往往周游各国,如果得到某一国君的赏识,便为之出谋划策。各种学术流派形成,这些思想家的一言一行经过他们的弟子加工、补充后,逐渐成为诸子百家的经典。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结合材料二,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时期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这一时期各种学术流派形成的原因。这一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