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更新时间:2024-10-14 浏览次数:21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4·重庆) 正常重力环境中,成骨细胞分泌的PGE2与感觉神经上的EP4结合,将信号传入下丘脑抑制某类交感神经活动。进而对骨骼中血管和成骨细胞进行调节,促进骨生成以维持骨量稳定。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骨量下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PGE2与EP4的合成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 B . PGE与EP4的结合使骨骼中血管收缩 C . 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成骨细胞分泌PGE2增加 D . 使用抑制该类交感神经的药物有利于宇航员的骨量恢复
  • 2. (2024高二上·衡阳期中) 磷酸盐体系(/)和碳酸盐体系(/H2CO3)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缓冲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在机体内可转变为 B . 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 C . 缓冲体系的成分均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D . 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
  • 3. (2024高二上·十堰月考) 机体存在血浆K+浓度调节机制,K+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摄入K+ , 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肾脏排钾功能障碍时,血浆K+浓度异常升高,导致自身胰岛素分泌量最大时依然无法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此时胞内摄入K+的量小于胞外K+的增加量,引起高钾血症。已知胞内K+浓度总是高于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高钾血症患者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增大 B . 胰岛B细胞受损可导致血浆K+浓度升高 C . 高钾血症患者的心肌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改变 D . 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需同时注射葡萄糖
  • 4. (2024高二上·保定期中) 为探究下丘脑对哺乳动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某学生以实验动物为材料设计一系列实验,并预测了实验结果,不合理的是(      )
    A . 若切除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可导致机体脱水 B . 若损伤下丘脑的不同区域,可确定散热中枢和产热中枢的具体部位 C . 若损毁下丘脑,再注射甲状腺激素,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 D . 若仅切断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联系,短期内恒温动物仍可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 5. (2024·浙江选考)  越野跑、马拉松等运动需要大量消耗糖、脂肪、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下列各种激素水平与正常的相比。正确的是(    )
    A . 抗利尿激素水平高,胰高血糖素水平低 B . 抗利尿激素水平低,甲状腺激素水平高 C . 胰岛素水平高,甲状腺激素水平低 D . 胰岛素水平低,胰高血糖素水平高
  • 6. (2024高二上·丰台期中) 在北京马拉松比赛42.195km的赛程中,运动员的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在此调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 . 血糖浓度下降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 . 下丘脑—垂体分级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 . 胰高血糖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相互识别并结合 D .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
  • 7. (2024·湖北真题)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恢复功能性胰岛B细胞总量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策略。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向患有糖尿病的小鼠注射胰高血糖素受体单克隆抗体(mAb),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增殖,诱导少数胰岛A细胞向胰岛B细胞转化,促进功能性胰岛B细胞再生。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mAb的制备可能涉及细胞融合技术 B . 注射mAb可降低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 C . mAb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D . 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升高血糖水平
  • 8. (2024·黑吉辽) 为研究禁食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研究者用大鼠开展持续7天禁食(正常饮水)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血清中尿素、尿酸(嘌呤核苷酸代谢产物)的水平显著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清中尿素、尿酸水平可作为检验内环境稳态的指标 B . 禁食初期交感神经兴奋,支配胰岛A细胞使血糖回升 C . 禁食后血清中的尿酸可来源于组织细胞碎片的分解 D . 禁食后血清中高水平的尿素来源于脂肪的分解代谢
  • 9. (2024·黑吉辽) 梅尼埃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听力下降,并伴有内耳淋巴水肿。检测正常人及该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相关激素水平的结果如表,临床上常用利尿剂(促进尿液产生)进行治疗。下列关于该病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抗利尿激素浓度/(ng•L1

    醛固酮浓度/(ng•L1

    正常对照组

    19.83

    98.40

    急性发病组

    24.93

    122.82

    A . 内耳的听觉感受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影响听力 B . 发作期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升高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 . 醛固酮的分泌可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 D . 急性发作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同时应该保持低盐饮食
  • 10. (2024·浙江选考)  某快递小哥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勇救落水者时,体内会发生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冷觉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B . 物质代谢减慢,产热量减少 C .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减少 D . 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
  • 11. (2024·重庆) 某些树突状细胞可迁移到抗原所在部位,特异性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增殖后大部分形成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树突状细胞。为验证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记忆,研究人员用3种不同品系的小鼠(同一品系小鼠具有相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记忆体现在抗原呈递功能增强 B . ③中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可识别丙品系小鼠的抗原 C . Ⅱ组中检测到的活化树突状细胞与Ⅰ组相近 D . Ⅱ组和Ⅲ组骨髓中均可检测到记忆树突状细胞
  • 12. (2024高二上·北京市期中) 人体在接种流脑灭活疫苗后,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下列细胞中,不参与此过程的是( )
    A . 树突状细胞 B . 辅助性T细胞 C . B淋巴细胞 D . 细胞毒性T细胞
  • 13. (2024·重庆) 科学家证明胸腺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分组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步骤一

    步骤二

    成功率(%)

    排斥率(%)

    出生后不摘除胸腺

    移植不同品系小鼠皮肤

    0

    100

    出生后1~16小时摘除胸腺

    71

    29

    出生后5天摘除胸腺

    0

    100

    A . ①组排斥时不用辅助性T细胞参与 B . ②组成功小鼠比排斥小鼠更易患肿瘤 C . ③组使用免疫抑制剂可避免免疫排斥 D . 根据所给信息推测,出生后20小时摘除胸腺,再移植皮肤后不出现排斥
  • 14. (2024·重庆) 心脏受损的病人,成纤维细胞异常表达FAP蛋白,使心脏纤维化。科研人员设计编码FAP-CAR蛋白(识别FAP)的mRNA,用脂质体携带靶向运输到某种T细胞中表达,再由囊泡运输到T细胞膜上,作用于受损的成纤维细胞,以减轻症状。以下说法错误的(  )
    A . mRNA放置于脂质体双层分子之间 B . T细胞的核基因影响FAP﹣CAR的合成 C . T细胞的高尔基体参与FAP﹣CAR的修饰和转运 D . 脂质体有能识别T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可靶向运输
  • 15. (2024·甘肃)  乙脑病毒进入机体后可穿过血脑屏障侵入脑组织细胞并增殖,使机体出现昏睡、抽搐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呈递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激活,识别并裂解乙脑病毒 B . 吞噬细胞表面受体识别乙脑病毒表面特定蛋白,通过内吞形成吞噬溶酶体消化降解病毒 C .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随体液循环并与乙脑病毒结合,抑制该病毒的增殖并发挥抗感染作用 D . 接种乙脑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预防乙脑病毒的感染
  • 16. (2024·湖南) 抗原呈递细胞(APC)可以通过某类受体识别入侵病原体的独特结构而诱发炎症和免疫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PC的细胞膜上存在该类受体 B . 该类受体也可以在溶酶体膜上 C . 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过强可能会引起组织损伤 D . APC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等
  • 17. (2024·山东)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 . 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HBV感染的肝细胞 C . 根据表面抗原可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 D . 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 18. (2024·江西) 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 B . 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 C . 化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 . 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
二、多项选择题
  • 19. (2024·湖南) 为研究CO2 , O2和H+对呼吸运动的作用(以肺泡通气为检测指标)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动脉血中CO2分压(PCO2)、O2分压(PO2)和H+浓度三个因素中,一个改变而另两个保持正常时的肺泡通气效应如图a,一个改变而另两个不加控制时的肺泡通气效应如图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定范围内,增加PCO2、H+浓度和PO2均能增强呼吸运动 B . pH由7.4下降至7.1的过程中,PCO2逐渐降低 C . PO2由60mmHg下降至40mmHg的过程中,PCO2和H+浓度逐渐降低 D . CO2作用于相关感受器,通过体液调节对呼吸运动进行调控
  • 20. (2024·黑吉辽) 病毒入侵肝脏时,肝巨噬细胞快速活化,进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肝巨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B . 细胞2既可以促进细胞4的活化,又可以促进细胞1的活化 C . 细胞3分泌的物质Y和细胞4均可直接清除内环境中的病毒 D . 病毒被清除后,活化的细胞4的功能将受到抑制
三、非选择题
  • 21. (2024·江西) 人体水盐代谢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研究人员为了探究运动中机体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让若干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以10km/h的速度跑步1h,采集志愿者运动前、中和后的血液与尿液样本(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指标

    状态

    血浆渗透压(mOsm/L)

    血浆Na+浓度(mmol/L)

    血浆K+浓度(mmol/L)

    尿渗透压(mOsm/L)

    尿Na+浓度(mmol/L)

    尿K+浓度(mmol/L)

    运动前

    289.1

    139.0

    4.3

    911.2

    242.4

    40.4

    运动中

    291.0

    141.0

    4.4

    915.4

    206.3

    71.1

    运动后

    289.2

    139.1

    4.1

    1005.1

    228.1

    72.3

    1. (1) 上表中的数据显示,与尿液相比,血浆的各项指标相对稳定。原因是血浆属于内环境、体液调节和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 (2) 参与形成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离子主要是Na+和 
    3. (3) 运动中,尿液中Na+浓度降低、K+浓度升高,是因为 (从“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和“集合管”中选2项)加强了保钠排钾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对 的重吸收,使得尿液渗透压升高。
    4. (4) 为探究上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测定了自运动开始2h内血浆中醛固酮(由 分泌)和抗利尿激素(由 释放)的浓度。结果发现,血浆中2种激素的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析激素浓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包括 (答出2点即可)。
    5. (5) 进一步实验发现,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血容量(参与循环的血量),并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由此可知,机体水盐平衡调节途径为 (将以下选项排序: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②肾脏的重吸收等作用增强;③血容量减少;④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
  • 22. (2024·重庆) 胰岛素作用于肝细胞调节血糖平衡。为探究雌激素是否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1. (1) 卵细胞产生的雌激素通过 运输到肝细胞,作用于雌激素受体(ER),ER激活肝细胞内的下游信号。
    2. (2) 研究者构建雌激素激活肝细胞模型鼠,将肝细胞置于不含葡萄糖的培养液中,分别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如图。
      为提高葡萄糖含量以便检测,添加了胰高血糖素进行处理,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的原是 (答一点)。如图处理,Ⅱ组用胰高血糖素处理,除验证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作用外 ,还有什么作用?。由实验可以得出,在降低血糖上,雌激素和胰岛素的相互作用是 。

    3. (3)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实验者进行体内实验(图2),有人认为实验设计不合理,即使不考虑其他激素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也无法得出雌激素与胰岛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你认为的原因可能是 
  • 23. (2024·浙江选考) 科学研究揭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享某些信息分子和受体,共同调节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即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以家兔为实验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注:迷走神经的中枢位于延髓,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阿托品为乙酰胆碱阻断剂)回答以下问题:
    1. (1) 加入抗凝剂的家兔血液在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不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淡黄色的,T细胞集中于中层。与红细胞观察和技术不同,T细胞需要先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培养T细胞时提供恒定浓度的CO2 , 使培养pH维持在中性偏
    2. (2) 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可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刺激迷走神经,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上升;剪断迷走神经,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下降。基于上述结果,迷走神经具有的作用。静脉注射阿托品后,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说明T细胞膜存在受体。
    3. (3) 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后,立即分别刺激外周端(远离延髓一端)和中枢端(靠近延髓一端)血液T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增殖能力都显著上升,说明迷走神经含有纤维。
    4. (4) 用结核菌素接种家兔,免疫细胞分泌的作用于迷走神经末梢的受体,将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迷走神经传入冲动显著增加,而传递免疫反应的信息,调节免疫反应。
    5. (5) 雌激素能调节体液免疫。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受垂体分泌的调节,通过检测血液B细胞百分率和(答出两点)等指标来反映外源雌激素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
  • 24. (2024·湖南) 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后被氧化,增加ATP的生成,引起细胞膜上ATP敏感性K+通道关闭,使膜两侧电位差变化,促使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刺激胰岛素分泌。进食后,由小肠分泌的肠促胰岛紊(GLP-1和(GIP)依赖于葡萄糖促进胰岛素分泌,称为肠促胰岛素效应。人体内的GLP-1和GIP易被酶D降解,人工研发的类似物功能与GLP-1和GIP一样,但不易被酶D降解。回答下列问题:
    1. (1) 胰岛素需要通过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药物甲只能与胰岛B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作用于ATP敏感性K+通道,促进胰岛素分泌。使用药物甲后,胰岛B细胞内(填“K+”“Ca2+”或“K+”和“Ca2+”浓度增大;过量使用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该不良反应可能是
    2. (2) 与正常人比较,患者A和B的肠促胰岛素效应均减弱,血糖异常升高。使用药物甲后,患者A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而恩者B血糖无改善,患者B可能有分泌障碍。
    3. (3) 研究发现,与正常人比较,患者A的GLP-1表达量较低但其受体数量无变化,而GIP表达量无变化但其受体数量明显下降。若从①GIP类似物②GLP-1类似物③酶D激活剂中筛选治疗患者A的候选新药,首选(填序号)。若使用该候选药,发生(1)所述不良反应的风险(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使用药物甲,理由是
  • 25. (2024·全国甲卷) 某种病原体的蛋白质A可被吞噬细胞摄入和处理,诱导特异性免疫。回答下列问题。
    1. (1) 病原体感染诱导产生浆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方式属于 
    2. (2) 溶酶体中的蛋白酶可将蛋白质A的一条肽链水解成多个片段,蛋白酶切断的化学键是 
    3. (3) 不采用荧光素标记蛋白质A,设计实验验证蛋白质A的片段可出现在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26. (2024高三上·衡阳开学考) 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导致艾滋病。回答下列问题。
    1. (1) 感染病毒的细胞可发生细胞凋亡。细胞凋亡被认为是一种程序性死亡的理由是 
    2. (2) HIV会感染辅助性T细胞导致细胞凋亡,使机体抵抗病原体、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特异性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是 
    3. (3) 设计实验验证某血液样品中有HIV,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4. (4)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接种疫苗在免疫应答方面的优点是 (答出2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