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泽诚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 1.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A . 种植水稻 B . 已学会用火 C . 烧制彩陶 D . 铸造青铜器
  • 2.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古代政治结构的形成、发展及演变中,西周的分封制是联结方国联盟制和君主郡县制的关键。由此可知,分封制(   )
    A .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 B . 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威 C . 促进了国家治理形态的进步 D . 延续了夏商的平等联合状态
  • 3.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    )
    A . 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 B . 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 . 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 D . 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 4.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   )
    A . 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C . 实行强制分户,改变旧有社会习俗 D . 改革户籍,加强对乡里人口的管理
  • 5.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分封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6.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三公”地位并不平等 B . 御史大夫应隶属于丞相 C . 具有“三权分立”特色 D . 太尉掌握最高军事决策权
  • 7.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 . 维护皇帝的独尊地位 B . 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 C . 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 D . 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
  • 8.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下列选项中,属于仰韶文化元素的是( )
    A . 打制石器 B . 粟壳遗存 C . 蛋壳黑陶 D . 宫殿建筑
  • 9.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在良渚博物院参观时,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大量的稻谷遗存 B . 古城的规划布局 C . 薄如蛋壳的黑陶 D . 独特的用玉礼制
  • 10.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在孔子看来,要纠正春秋时代的社会弊端,最可靠的手段是(    )
    A .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B . 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C . 以民为本,推行仁政 D . 恢复周礼,倡导仁义
  • 11.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商周时期,统治者在祭祀活动中,人们特别注重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以求祖先对政权的保佑。春秋时期,民众在祭祀祖先时已不单纯以血缘为依据。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表明(   )
    A . 宗法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B . 礼乐制度的渐趋世俗化 C . 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加强 D . 神权观念具有深远影响
  • 12.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
    A . 夏朝时期 B . 商朝时期 C . 春秋战国时期 D . 汉朝时期
  • 13.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战国时期某重要学派针对当时的战乱动荡局面,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兼并战争,又反对“强凌弱、众暴寡、富侮贫、贵傲贱”的阶级压迫,主张人人“兼相爱、交相利”。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孟子 B . 韩非子 C . 庄子 D . 墨子
  • 14.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春秋战国之际,姬姓封国晋国逐渐被异姓的韩、起魏三家新兴的大夫劳力所瓜分,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晋国灭亡“三家分晋”实质上反映了( )
    A . 异姓诸侯日益坐大 B . 宗法分封制趋向瓦解 C . 大夫势力左右政权 D . 周王室权威得以加强
  • 15.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朝聘会盟非常频繁。晋国规定各附属国“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以鲁国为例,春秋时期鲁君朝周仅三次,而朝齐、晋、楚竟达三十三次之多。这说明(    )
    A . 春秋时期战争很频繁 B . 朝聘会盟消弭了战争 C . 宗法等级更加森严 D . 礼乐秩序进一步瓦解
  • 16.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

    记载

    出处

    有事请也, 必以书,毋口请, 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 不急者, 日毕, 勿敢留。留者以今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 . 行政管理制度严密 B . 国家法律条文严酷 C . 地方官员权力较小 D .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二、非选择题
  • 17.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汉族由先秦既已产生的华夏族发展演变而来,而今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的统治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一族即是一“国”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这就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就是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体”的观念,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华夏民族的生长聚合,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

    材料二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到春秋,四夷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与华夏诸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最终到秦汉以后形成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 (1) 指出商、西周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实行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产生的影响。
    2. (2) 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的发展演变。
    3. (3) 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概述“华夏认同的主要途径”。
  • 18.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对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敌首) , 无返! ”

    ——《史记·商君书》

    材料二     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一个巨大官僚机器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上具有意义。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
    2. (2) 材料二认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
  • 19.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