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美国宪法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最长寿的成文宪法, 至今依然是美国的根本法,它的成功与制宪时的激烈辩论以及制宪会议的费时和艰 难性有密切关系。在奴隶制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这是在当时条件下解决问题 的最佳方案。在其他一些棘手问题上制宪者们也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一些让步 或妥协。此外在一些暂时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上,制宪者们还采取避重就轻的方法。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是对传统欧洲“混合政府”分权理论的一种极有创意性的改进。 美国宪法虽然继承了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政治理论,但这部宪法是欧洲政治理论 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摘编自杨薇《1787 年美国宪法的形成及启示》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我国宪法史和宪政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展示 着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构建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宪政体制的美好期望。然而《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的实施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民初有宪法而无宪政,有法制而无法治。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受挫究根溯源是由于它的制定和实施指导理念在学理 上出现了偏差和失误,概而言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者犯了“因人立法” 思维和“法律工具主义”思维的错误。妥善处理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关系是现代 宪政关注的重难点,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民国初年动荡的时局中很难处理好 两者的关系。
——摘编自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经过艰苦卓绝的 28 年的革命战争后,终于推翻了国民政府, 于 1949 年建立了新中国,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此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全国人民探索这条道路,尽管其间历经曲折,但也取得 了丰富经验和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制 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不仅着力解决好制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 端,而且考虑解决好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摘编自刘旺洪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民主篇》
人才选拔是古今中外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科举较之唐代科举有了很大的发展,基本上抛弃了封建社会前期荐举制的残余,对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结构、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如果说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孕育而在唐代脱胎成形的话,那么它的成熟定型则是在北宋……北宋科举的一系列条规和立法,元、明、清三代都递相承袭,即使有所变化,也不过是在北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展罢了。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2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中国统一和秩序稳固的支柱。但它同样是有限度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英国人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是,在英国也同样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这种制度到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摘编自【英】汤因比等《展望二十一世纪》
材料三 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混合体。它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官考试法制化,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相比,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它从一开始就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起来的,历届政府都制定、公布了为数众多、内容详细的考试法规;二是平等性和开放性的增强,平等原则是指在举行文官考试时,人人享有同等的权利;三是考试权独立,与传统科举制相比,民国时期考试权独立的首要意义是从君权中独立出来,另一层含义是考试权与一般行政权相分离。
——摘编自李里峰《现代性及其限度:民国文官考试制度平议》
时代与个人
19世纪后半期,在西方入侵的影响下,中国开始启动早期现代化进程。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作为一个独特的知识分子群体——留学生在本国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近代留学生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代表人物 | 历史地位 | 留学经历 |
容闳 | “中国留学生之父“ | 自幼在香港美国人办的马礼逊学校念书。1847年,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读中学,并于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成为中国留学美国的第一人。1872年,容闭带领120名幼童赴美学习,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公费留学生 |
詹天佑 | “中国铁路之父” |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首位铁路总工程师。20世纪初,詹天佑因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而震惊中外 |
孙中山 | “中华民国国父” | 1879年入读美国夏威夷伊奥拉尼学校,1882年毕业后就读于美国公理会的奥阿厚书院。1886年进入广州博济医院学医,1887年转学香港西医书院,1892年毕业。毕业后,孙中山先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后来,弃医从文,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
——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依据材料信息,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近代中国留学青年对现代化的探索之路。(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