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某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 2.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如图是哪个朝代曾经实行的管理制度

    A . 夏朝 B . 商朝 C . 秦朝 D . 西周
  • 3.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下表西周晚期周王的婚姻状况(部分)

    出嫁者

    所在国

    娶入者

    出嫁者

    所在国

    娶入者

    出嫁者

    所在国

    娶入者

    申姜

    中国

    周厉王

    齐姜

    齐国

    周宣王

    苏改

    苏国

    周幽王

    姜氏

    齐国

    陈妫

    陈国

    㠱孟姜

    㠱国

    番改

    番国

    丰妊单

    丰国

    褒姒

    褒国

    据表可知,西周晚期

    A . 一夫多妻制开始盛行 B . 周王室通过政治联姻维系统治 C . 周文化传播范围扩大 D . 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得到加强
  • 4.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据考古报告,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十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批铁器实物。如图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和铁锄范。据此推测

    A . 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器较普遍 B . 井田制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C . 争霸战争推动了工具的改革 D . 各国纷纷变法确立新的制度
  • 5.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习式语言风格”。“习式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善于引用经典,其中引用的古文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些古文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    )
    A .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B . 道家、法家、儒家、墨家 C .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D . 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 6.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大强国。”下列属于“秦国新法”内容的是(   )

    ①土地私有    ②提倡节俭    ③奖励军功    ④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7.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淹谷,千八百里”。后经学者考证,该工程为(   )
    A . 秦长城 B . 直道 C . 五尺道 D . 灵渠
  • 8.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

    A . 统一文字 B . 焚书坑儒 C . 尊崇儒术 D . 张骞通西域
  • 9.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材料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东汉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③社会需要推动了科技进步      ④“蔡侯纸”的出现推动了纸的普及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钱穆先生这样描述唐代中枢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①发出。经皇帝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下达②加予复核,若它反对此项诏书,可将原诏书批注送还。每一命令,必须由其副署,才能正式生效,然后送③执行。①②③对应的机构分别是(   )
    A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B .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C .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D . 门下省、御史台、尚书省
  • 11.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基本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下表中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

    220-265

    十六国

    东魏

    221-263

    西魏

    北周

    222-280

    A . ①东晋②前秦③越④北汉 B . ①西晋②北魏③越④北齐 C . ①东晋②北魏③梁④北齐 D . 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汉
  • 12.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我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反映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的有( )

    ①雕版印刷术 ②孙思邈著《唐本草》 ③僧一行算出地球赤道长度 ④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A . ①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3.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王夫之说:“隋无德而有政,故不能守天下而固可一天下。以立法而施及唐、宋,盖隋亡而法不亡也”。以下始于隋朝的制度有( )

    ①九品中正制    ②租庸调制    ③科举制    ④三省六部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4.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贞观政要》记载:“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贞观时期,体现上述思想的措施是
    A .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 .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 .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D .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 15.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吕氏春秋》有言:“乱莫大于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下列主张与之相符的是( )
    A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 .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D . “尽地力之教”
  • 16.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唐太宗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唐太宗(    )

    ①派兵灭西突厥    ②打败东突厥,威震北方

    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
  • 17.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据《晋书》记载,前秦苻坚是一个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的君主,在汉人王猛的辅助下,苻坚一度统一北方,王猛也官至丞相、尚书令、领司隶校尉等。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测出的信息是( )
    A . 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统治 B . 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C . 魏晋时期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D . 前秦政权在民族交融中逐渐壮大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8.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下图是公元3世纪前后南北方人口变动图。这一变化说明(     )

    A . 南方总人口超过北方 B . 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在南方 C . 荆州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D . 南方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 19.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体现了( )
    A . 以民为本思想 B . 重农抑商思想 C . 众生平等思想 D . 农业科技思想
  • 20.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
    A . 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 B . 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 C . 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 D . 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 21.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历史逻辑推导能力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思维能力。下列推导符合逻辑的是( )
    A . 阶级关系新变化——铁犁牛耕——旧的贵族等级体系瓦解 B . 秦暴政速亡——汉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 C . 分封制易形成割据——汉初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七国之乱” D . 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创立——中央集权加强
  • 22.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 )
    A . 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 B . 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 C . 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D . 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
  • 23.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到春秋,四夷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与华夏诸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最终到秦汉以后形成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三: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许多少数民族活跃在祖国的边疆,在西域、西南、东北等地建立了政权。他们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朝,特别是其前期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较少歧视,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所加强,民族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

    ——关文发《中国古代史普及读本》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的发展演变。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唐前期活跃在边疆的两个少数民族名称和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机构。用一句话概括唐朝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意义。
  • 24.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古代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制度创新不仅体现在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还体现在选官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到汉武帝时,正式形成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出身,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据向仕碧《对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认识》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秦朝制度“三个环节”的具体名称,并简述秦朝制度建立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的标志并简述其历史进步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