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10-21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诗歌浸润心灵(18分)
  • 1. (2024九上·义乌月考) 班级举行“诗歌积累”主题展览会,制作了古诗词展板,请完成下列表格。

    古诗词摘抄

    主题

    欲为圣明除弊事,①。(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寂寂江山摇落处,③。(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咏叹之意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乡之情

    浩浩汤汤,⑥。(范仲淹《岳阳楼记》)

    日出而林霏开,⑦。(欧阳修《醉翁亭记》)

    根据理解,在①-⑦处填写恰当的古诗文名句,在⑧处填写恰当的主题词。

  • 2. (2024九上·义乌月考) 小李摘抄了两首现代诗歌,请你帮他完成以下问题。

    【甲】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①rùn____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②yè____;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③sǎ____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穆旦《我看》节选

    【乙】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艾青《手推车》

    1. (1) 根据拼音,在①-③处填写正确汉字。
    2. (2) 通过意象体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主题是诗歌阅读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根据示例完成对

      【乙】诗的品析。

      示例:【甲】诗人选取了大量春天的景物,如“春风”“青草”“绿潮”等一系列美丽而无雕饰之嫌的意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亲切、柔和之感,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3. (2024九上·义乌月考) 以下几位同学准备参加校园诗歌读书节,所选书目不恰当的一位是(    )
    A . 小瓯参加诗词大会,发现历代唐诗选本很多,于是他选择阅读流传最广的选本——《唐诗三百首》。 B . 小越对参赛倍感压力,他准备阅读印度诗人泰戈尔诗歌《新月集》,希望其中的哲理格言可以帮他走出人生困境。 C . 小文对“魏晋风骨”非常感兴趣,所以她打算研究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 D . 看完《画皮》电影,小语打算写一篇影评参加观后感大赛,于是她找到原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进行阅读。
二、小说体验人生(21分)
  • 4. (2024九上·义乌月考) 老师上《水浒传》名著阅读课时,对林冲的“走”做了整理。请参照下面目录,按要求完成任务。

    《水浒传》目录(节选)

    第7回   九纹龙剪迳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8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____

    第9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10回  林教头②____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11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19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聚义

    通过整理,我发现在阅读长篇古典小说时,关注章回目录对情节与人物的理解有以下几点好处:____

    1. (1) 请参照目录补全曲线图上的相关情节。
    2. (2) 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命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请参照目录,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 (3) 通过整理,我发现在阅读长篇古典小说时,关注章回目录对情节与人物的理解有以下几点好处:
  • 5. (2024九上·义乌月考) 小绣同学发现关注小说的“三要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请你和小绣同学一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茶癖

    李军民

    ①老赵是介休人。介休人的一大嗜好就是喝茶,而且是从大清早一直要喝到晚上上床。无论男女老少,早晨起了床,匆匆洗漱完毕,在家里或在外面地摊上吃早餐。留在家里的人,在火炉子上坐一个茶壶,等水烧开,沏茶泡水做家务。到单位上班的人,打扫完办公室,拎上暖瓶,到茶炉房打两壶水,然后各自拿出茶杯,从茶叶桶里撮一把茶叶,冲上一杯热茶,就开始一天的工作了。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一成不变。介休的饭店比不上孝义和榆次,但是介休的茶店星罗棋布,南方人在介休开茶店扎了根、挣了钱的不在少数。

    ②老赵父母是机关干部,自打老赵升入初中那年,端起父亲那个茶渍斑斑的搪瓷缸子,喝下第一口苦得咂舌的浓茶的那刻起,就再也抵挡不住茶的诱惑,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他嫌父母喝的茶太浓,倒一些在碗里,再兑上一些白开水,稀释了以后才喝,慢慢地浓茶他也适应了。别人喝了茶晚上睡不着,而他晚饭后不喝茶反而睡不着。

    ③上班以后住集体宿舍,老赵宿舍在楼梯口第一间,哪个下班路过,都要进老赵房间绕一遭。一块上班的大多是外地人,年轻人没有喝茶的习惯,但是刚下班,又走了一路,而且,年轻工人不讲究,多数人都会端起老赵的杯子喝两口,解解乏,品品鲜。老赵说吧,怕工友嫌他小气;不说吧,这样做不符合卫生习惯。后来他就备了几个小茶碗,谁要喝,就从公用大茶杯里倒出来喝,显然这样卫生多了。有工友调侃他:“我们又没病,传染不上你!”老赵百口莫辩,只能讪讪地说:“我是怕我有病传染给你们!”

    ④介休人喝茶上瘾,而且不讲究,几块钱到几百块钱的,只要是茶就行。老赵刚上班的时候挣钱少,买的是一二十块钱的茶,后来挣钱多了,尤其当了单位的小头头儿后挣钱多了,喝的茶就上了档次,从一百到三百再到五百。别人一天抽两包烟,一个月下来成千块钱冒了烟,而且可能还会熏黑肺,而喝茶不仅解渴而且还养生,所以老赵每次领了工资,首先到介休最好的茶店,花五百块钱给自己买上一斤“女儿环”花茶,不能亏待了自己。太好的茶他不是喝不起,而是不敢把自己的胃养刁了。他有过教训,喝过几回好茶,再喝其他档次低的茶就难以下咽,所以他只选自己待见的这一种,十几年没变过样。

    ⑤开会的时候服务员给参会人员沏茶,别人一杯接一杯地喝免费的茶,老赵这个爱喝茶的反倒无动于衷。有人悄悄地问他为什么不喝,他说怕喝多了会上厕所。其实他是瞥见服务员用刚刚抓过墩布和擦桌布的手抓了茶叶放进茶杯给人们沏茶,心里边硌硬才拒绝动那水杯。

    ⑥老赵办公桌一侧一成不变地放着他的水杯和茶叶桶,有同事没茶叶的时候会过来问他讨要茶叶。老赵来者不拒,会亲自动手,小心翼翼地把茶叶从桶里倒到盖里,然后再倒入同事杯中,不厌其烦,从没怨言。

    ⑦一天,有外单位来办事的人问他要点儿茶叶。那个人手快,未等老赵动手,自己就拿起茶叶桶打开,伸手抓出一把放在杯中。老赵稍稍愣了一下,从对方手中抓过茶叶桶,把盖子紧紧拧住,大方地让人家把一桶茶叶拿走了。这下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不满意了:“咱俩在一个屋十几年了,你可从来没有说给过我,外面不相干的人你倒大方,满满一桶茶叶就送了人家!”老赵双目如炬,一字一顿地说:“不!他的手触碰过桶里的茶叶,那茶叶已经没有灵魂了!”

    《小小说选刊》

    1. (1) 【小说·情节】

      文章围绕老赵与“茶”的故事展开,请你以老赵的口吻,将故事补充完整。

      初中那年,老赵喝下第一口浓茶,从此与茶结缘。

      老赵把外单位来办事的人手抓过的茶叶送给了他。

    2. (2) 【小说·人物】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老赵来者不拒,会亲自动手,小心翼翼地把茶叶从桶里倒到盖里,然后再倒入同事杯中,不厌其烦,从没怨言。(请赏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②老赵双目如炬,一字一顿地说:“不!他的手触碰过桶里的茶叶,那茶叶已经没有灵魂了!”

      (请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3. (3) 【小说·环境】

      小绣同学和小伙伴们讨论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请你补全对话。

      环境描写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种,文章第一段环境描写起着怎样的作用?



      我在书中看到环境描写有很多作用: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故事氛围,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人物命运,深化小说主题……



      我知道了:

    4. (4)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链接材料,说说小说标题“茶癖”的深意。

      【链接材料】

      ①癖:对事物的偏爱成为习惯。----《汉典》

      ②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张岱《陶庵梦忆》

      ③爱茶、嗜茶之人,人言茶痴。茶痴,往往在不经意间表现出一些“任性”的癖好,简称“茶癖”。癖是病字头,凡癖都是有病的,但茶癖非但不是病,而是一种悦己的“任性”。

      ——摘自网络文章《茶癖是悦己者的任性》

三、亚运文化探究(11分)
  • 6. (2024九上·义乌月考) 班级开展关于亚运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流淌“和合”之美的亚运文化

    文/胡坚

    ①千里江山,诗画江南。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的文艺演出,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也让线上观众叹为观止。有一颗鲜活的灵魂,一种浸润其中察而不觉的文化流淌,贯穿开幕式演出全程,这就是“和合”之美,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审美观。

    ②“和合”文化中,“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③开幕式中,从良渚的水利工程到当代的生态农业,沃野良田、稻海渔歌、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象依次呈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人类面前,绿色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追求。开幕式之外,整个办会过程中,杭州亚运会始终坚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理念。绿色环保无处不在,如点火仪式只绽放电子烟火,火炬所用的燃料是绿色甲醇等等。“绿色亚运”将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

    ④在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中,我们读到的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文明的多样性诠释了“和合”:和合的精神,是承认且尊重;和合的特质,是包容和共生;和合的途径,是对话与合作。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好比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各国文明形态各异,文化信仰千姿百态,文明互鉴之光照耀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⑤在亿万人共同点燃亚运之火中,我们能领悟到,个体融入到群体将汇聚成蓬勃的“力量”。好比钱江源头的一滴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在树叶上摇曳滚动,慢慢地汇集在一起,滴落山涧,渗过长满青苔的山石,形成涓涓细流,从纵横交错的山谷豁然涌出,在千峰万峦间蜿蜒 , 汇入大江,形成惊涛拍岸的钱塘大潮,这就是“平凡”创造“非凡”的道理。个人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元素,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有了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人文环境,世界才会成为美好的人间。

    ⑥在把数字技术运用到极致的场景中,我们能够品味到,数字技术的进步打开了世界人民交流融合更加便利的渠道,文明因交流而互鉴,文化因融合而精彩,建立在当代科技进步基础上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杭州亚运会把一场体育比赛办成了亚洲人民更加紧密便捷沟通交流的大平台,亚洲人打破时空界限,心心相融,爱达未来,让人与人的理解更深一点,让世界的美好更多一点,让人类的希望更灿烂一点。

    ⑦站在亚洲看杭州亚运,我们看到“和合”文化之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共同的亚洲,有共同的我们。“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汇聚交融,才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亚洲文明。

    (2023年9月23日《新京报》,有删改)

    1. (1) 阅读时评,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脉络。

    2. (2) 阅读第⑤段,从论证方法角度分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 (3) 结合下面关于“和合”文化内涵的解说,第③④段分别对应以下哪两种内涵?

      “和合”文化,包括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琴瑟和谐的家庭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第③段:        第④段:

    4. (4) 小绣搜集了一些名言作为第④段补充论据,你觉得以下哪两句名言合适?请说明理由。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

四、宋韵名人研读(17分)
  • 7. (2024九上·义乌月考) 班级开展“宋韵历史名人传记”研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甲)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①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①这首词是作者隐居颍州西湖时作。

    (乙)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①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②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③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释】①机阱:陷阱。②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③便:安逸,安适。

    (丙)

    材料一:台石使君属邕守,捐赢金①买其地,为辟荒径,植卉竹,结亭其间,……其在衢巷之亭岿然,爽垲②名之曰心远,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岁甲子竣工,属余为记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心远亭记》)

    材料二:有遗予孤鹤者,养成驯扰,从人遂以名亭,良辰胜日,著屐曳杖,逍遥亭中。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抚而乐之,至忘昕夕,故虽吏事旁午③,胸臆无奇然。草亭闺寂,素影骗跹,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叨,无异山林间清致,岂非达人澄怀观道之一助乎!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孤鹤亭记》)

    【注释】①:捐赢金:捐助经营所得的钱财。②爽垲:地势高而干燥。③旁午:交错,纷繁。

    1. (1) (甲)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有人认为是一首伤春惜春之作,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2. (2) 阅读(乙)文,回顾《醉翁亭记》,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醉翁亭记》

      (乙)文

      字词理解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解释为①

      无以自遣:“遣”解释为②

      内容理解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③(填时间)的自然景物,突出了它们幽深秀美的特点。

      欧阳修为官时,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他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因为④。(用自己的话回答)

      写法作用

      文章第一段,作者按照⑤顺序,先环视,再远眺“西南诸峰”,接着运用⑥(填序号:A.定点观察B.移步换景)的观察方式,写了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醉翁亭。

      为了塑造欧阳修这一人物形象,选文主要运用了⑦描写。

      志趣探究

      探究欧阳修的“乐”,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⑧、宴酣之乐、,三“乐”归一,就是⑨

      欧阳修勤政爱民,乙文突出了他⑩的为官理念。

    3. (3) 结合“醉翁亭”“心远亭”“孤鹤亭”的命名方式,阐述古人蕴含其中的情感志趣。
五、文章抒写心灵
  • 8. (2024九上·义乌月考) 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 而是为了展开双翼。——雨果

    这句名言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讲述故事,可发表见解,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