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和他的钢琴曲《致爱丽丝》
也许你们都听过贝多芬于1810年创作的那首流传久远的堪称经典的钢琴曲《致爱丽丝》。他写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他在一个冬天的经历。
那是一个寒冷的圣诞夜。20多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贫困孤独的他在寒风中高昂着头,火焰般的卷发飘在风中,空气中隐约飘来富人们餐桌上烤鹅和苹果的香味。
突然,贝多芬遇见了一个在寒风中冻得哆哆嗦嗦的小女孩。小女孩叫爱丽丝,她的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安心死去的。美丽善良的爱丽丝跑到斯提芬大教堂求助,但被拒之门外。
什么愿望____ 贝多芬问____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 ____到阿尔卑斯山去____到塔希提岛看一 眼 ____爱丽丝眼含泪水说 ____ 多好的老爹啊 ____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就在这个寒冷的圣诞夜,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来到雷德尔老爹的身边。他轻轻地打开了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力量指引,内心深处灵感喷薄,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全看到了。天啊!我终于可以毫无遗憾地死去了……”雷德尔老爹感动地拥抱了正沉醉在琴声里的贝多芬,“尊敬的先生,感谢您在这圣诞夜,使我看到了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啊!”
“不,要感谢美丽、可爱、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是她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你吧,可爱的爱丽丝。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说完,贝多芬低下身来,吻别小爱丽丝,旋即走到了圣诞节冷寂的星空下。而一支名为“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从此成为经典,为世人喜爱。
尘封:
冷寂:
贝多芬创作钢琴曲《致爱丽丝》的时间是,地点是。
雷德尔老爹最后的愿望是,是和帮助他实现了这个愿望。
“乐圣”贝多芬的故事
“乐圣”贝多芬成名后,许多贵州挨冻 地想结识他。但是贝多芬性格倔强,对那些倚仗权势的贵州格外鄙视。
一次,贝多芬应一位亲王的邀请,参加一场音乐会,并在音乐会上演奏自己的作品。音乐会在亲王的庄园里举行,那天天气十分寒冷,并且下着倾盆大雨。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熟练而深情的弹奏著名的《月光曲》,沉静优雅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优美的乐曲使人们陶醉,大家停止了谈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似乎他们( )在风雨中听演奏,( )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中。
这时,有一位伯爵旁若无人,忽然说起话来,声音越来越大,贝多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声音的干扰,他愤怒地停止了演奏,站起来高声说道:“我绝不能为这些蠢猪们演奏!”主办音乐会的亲王( )不制止那位破坏全场气氛的伯爵,( )大声训斥贝多芬,以亲王的威势欺压贝多芬。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对亲王说:“亲王,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凭借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贝多芬说完,离开了大厅,顶着风雨,拂袖而去,
伏尔加河上的纤(qiàn)夫
吴达志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是逆风行驶,所以帆没有张起来。河面上映着倒影。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向前倾,可见都在使劲,可见船上载着很重的货物。
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丁,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哩!老头儿的右边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人。他身体强壮,显得很有力气。这两个人走在最前头。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还保留着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高个子旁边是个肌肉结实的小伙子。他使着蛮(mán)劲向前拉,往上凝视的目光充满了诅(zǔ)咒(zhòu)和抗议。在这一群人中有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从年龄和肤色都可以看出,他拉纤的日子还不久,还不习惯这种沉重的劳动。他拉了一下把他的肩膀勒(lēi)得发疼的纤绳,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hè)。少年右面的老头儿好像有病。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他正在用袖子拭额上的汗珠。一个皮肤黝(yǒu)黑的汉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边脸。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前面白皙(xī)的少年和秃顶的老头儿。这个老头儿显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一边往前走,一边装他的烟袋。后面是个退伍不久的士兵,还穿着官家发给他的皮靴。士兵后面是个高个子,他转过脸去,愤怒地朝货船上望,一定是货船的老板在咒骂他们,驱赶他们。走在最后的是一个神态沮丧的老头儿。他低着头,无可奈何地拖着沉重的步子,拼着命拉着纤绳往前迈步。
这幅画是 19 世纪 70 年代俄(é)国画家列宾的作品。当时,俄国的劳动人民处在沙皇的黑暗统治和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之下,过着非常贫穷非常痛苦的生活。这幅画上的纤夫,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贱(jiàn)价出卖劳动力,终年拉着沉重的货船,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砸 锅
生活中,事儿没办好叫“砸锅”。人们为什么这么说,“砸锅”最初指的是什么,它是因何而来?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戏曲界的行话。在戏曲表演中,经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两下锅”或“三下锅”。这里的“两”和“三”指的是两种、三种;“锅”自然指的是戏曲。“两下锅”“三下锅”指的就是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表演形式。采取这种演出方式,并不是说各种戏曲杂糅在一出戏中演出,而是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通过这种形式,曲艺艺人们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其他戏曲流派的表演长处,完善自身戏曲的不足。
不同于上述表演形式,戏曲界还有另外一种“两下锅”。它是将两种戏剧风格融为一场戏剧中,即同一出戏剧中,前半场用一种曲风演出,后半场用另一种曲风演出。像这样的“两下锅”比较有名的戏曲有:京派名家梅葆玖与豫剧名家马金凤合演的《穆桂英挂帅》;京剧艺术家杨春霞与昆派艺术家蔡正仁合演的《桃花扇》;京派李宏图和汉剧李仙花合演的《蝴蝶梦》等。这种演出形式并不常见。
随着曲艺被广大国人接受,戏曲行业的一些行话也在大众中流传开来。“砸锅"开始指戏剧演出不成功,戏曲演员被观众喝倒彩,后渐渐引申为做事情失败。如今,人们早已经淡化了它在戏曲中的内涵,而专指事情办砸。
(选自《图解国学知识 全新图解版》)
一戏 一戏 一戏
——
听秦腔
音律是人类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心中隐不去的音律中,有苏州园林翠鸟的婉转啁啾,有黄梅戏行云流水般的唱腔,有辉煌大厅里让人心旌摇动的交响乐曲。但似乎总还有另一种声音,它粗犷豪迈,盘旋在高天流云之间。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它就是秦腔。
在城里的公园林下、出租车内,在乡下的田间地垄、牧羊坡上,人们都在哼着吼着秦腔。聆听那些气冲斗牛似懂非懂的唱词,你会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原生态歌调的浓郁氛围。秦腔诞生在八百里秦川,那是沟壑纵横的山沟沟,那是十年九旱的贫瘠地。秦腔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大苦中的大乐。你看,骄阳似火,广袤的原野上,热风起处,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郁的麦香。农人们挥镰收割,汗如雨下,在巨大的空间背景下显得渺小和无助。当累得筋疲力尽时,农人直起腰仰头大吼一段秦腔,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下子随着腔调走远了。
听多了秦腔,便体味到其中有“快板”和“慢板”之分,高兴时唱“快板”欢音,像壶口黄河,奔流如泻,酣畅淋漓;悲苦时唱“慢板”苦音,像深谷的冷泉,如泣如诉,幽咽凄凉。但无论“快板”“慢板”,都感情真切,既朴实又夸张。
唱秦腔时要用生命的底音。这声音带着冷峻之气,是经过西北黄土高原冷风搓揉过的;这声音还带着血丝,发自肺腑,磨烂喉咙,有一种粗犷、悲壮的气势。有时候这声音也是妩媚婉转的,但没有丝毫的扭捏作态,也绝不故弄风骚,那是赤足走在黄土地上的一种大方,一种本色,是原始的返璞归真。
我听过阴柔婉约的《梁祝》,也听过狂欢喜庆的《金蛇狂舞》,但总感觉它们是纯粹的艺术,而秦腔却是来自世世代代秦人心中的音律,散发着泥土气息,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朴实无华又隽味深长。
秦腔,让人挥之不去,魂牵梦绕……
京戏之谜
徐城北
戏园子之谜
戏园子,它不同于今天中国大城市中演京剧的剧场,而是老北京时期演京戏的场所。戏园子的设施非常简陋(lòu),舞台呈正方形,三面突出于边幕,一直伸进观众的坐席。这样的戏园子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北京曾有许多,它们集中修建和分布于前门之外那一片繁盛的商业区里。从空中鸟瞰(kàn),戏园子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它是北京商业走向发达的产物。由此来看,京戏过去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肯定是有道理的。
戏园子的台不大,演员们说它只有“一亩三分地”,台上最初仅仅铺着木板,后来在木板上加了地毯,这样演员翻跟斗就不会受伤了。舞台正前方有两根柱子,这当然要遮挡一部分观众的视线,但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师变弊(bì)为利,在上边设立了楹(yíng)联,书写了演戏功能方面的美好词句,后来建筑技术先进了,这两根柱子便被取消,楹联也随之消失。
舞台之下,曾是最简陋的土地,很脏,很容易起土。后来铺了砖,又改成水泥地面。很早以前,台下有许多木头做的条桌,桌子两侧再摆板凳,看戏的人就对坐在桌子两旁。这种坐法适合聊天吃零食,却不适合听戏。笔者幼年进入戏园子时,条桌已经取消,改制为一排排的硬座椅,它们正对着舞台,却又在前排椅背后添加一块宽木板,上边摆着茶壶、茶碗和花生瓜子。显然,此刻听戏“认真”了许多,但仍然要吃东西,聊天。
戏园子最盛行的时间,是从 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初期。在戏园子之前,有过一个“茶园”阶段,客人来此消闲,喝茶聊天解闷儿,喝茶要付茶钱,欣赏演出则属“顺带”,茶园是不卖戏票的。在戏园子的后期,舞台四方形逐渐缩进边幕,舞台前沿变为略微前凸(tū)的半圆形,这时人们便呼之剧场,尽管歌唱的还是京戏的旋律。
韵味
韵味是个很难说得清的“东西”。这“东西”二字,在中国语言文字中通常是能看得见,需要有“形”。偏巧韵味本身从来无“形”,谁也看不见,但只要看戏看多了,又一定能感觉得到。究竟韵味如何,对老戏迷来说,它是有固定标准的,然而就是这个无“形”却又具有固定标准的“东西”,经常成为老戏迷欣赏时的最高境界。
比如,您听完了一出戏,出来走到大街上,还犹自摇头晃脑地品味着说:“嗨(hēi),有味儿!”什么是“有味儿”呢?无非就是说他嗓音当中含有一种天生的“东西”,或者说某人嗓子天生就“挂味儿”。于是在这里,你看戏当中感受到的其他内容全都不存在了——比如正义与邪(xié)恶的斗争,比如剧本的结构是否匀称,比如其他演员的表演是否称职,你对此全然不睬了,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主演一个人的演唱上了!试问,这样的欣赏方式是否就太畸(jī)形了呢?我没办法回答,但现实中有很大一批人在很久的时间和很宽的地域,就一直是这样欣赏京戏的。
还有一点也需要说明,韵味不仅存在于唱腔,同时还存在于念白、身段、舞蹈和武打中。中国诸多古典艺术是相通的,高明的观众能够从唱腔等等当中看到其他——等做到了这一点,韵味就无所不在了。当然,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观众还不是很多。
光明的心曲
傍晚,最后一抹阳光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在我写字台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渐渐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形象,总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我总觉得它们像什么,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那是燃烧着希望之火的一位小姑娘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洒在茂密的森林深处。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晚风里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的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专注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双本该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翳子——啊,竟是一位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是从一位盲姑娘的口中唱出的?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包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充满阳光的地方……从她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幸福而又灿烂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远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这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你有一颗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黯淡无光的。
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这个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遮蔽;②眼睛角膜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瘢痕。“翳”字在“翳子”中应选第种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独树一帜 瞬息万变。
①。
②。
③。
【材料一】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邮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____———月光____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阅读链接】 贝多芬一生命运坎坷,但他即使在双耳失聪时,仍坚持创作。他的《命运交响曲》《致爱丽丝》等许多作品都享誉世界。
【材料二】 《二泉映月》(节选)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犹如____,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
填完后,我发现
“名曲诞生”拍摄建议 | ||
曲名 | 《月光曲》 | 《二泉映月》 |
取景场地 |
| 惠山二泉 |
角色 |
| 阿炳 |
最想拍摄的镜头 |
| 阿炳投入地拉二胡的画面 |
你还想拍摄的场景或镜头 |
| 阿炳跟着师父学琴的场景 |
一曲千年的唱腔
①犹记得,六七岁时,常将母亲一条粉红细长的绸缎围巾,沿下巴往头顶扎成戏中小姐装扮,对着古老妆镜,学打花瓣,一朵一朵开成青涩初始的闽韵流姿,而后将垂留两旁的围巾当作水袖,轻轻悠悠地甩,小脚丫挪步、前移、后退,并摇头晃指。当时由于个子不够高,还蹬爬椅凳站上绣桌,嘴里咿咿呀呀学唱几句……
②每每想起这些场景细节,心中常漾起久远的温馨记忆,幼时对戏曲懵懂的爱好,以及对戏中人物忧喜命运隐隐的体悟,是那样逼真,又似乎远隔重山,遥不可及。
③家乡长乐梅花镇是个古镇,台风裹挟下是素朴的民风乡情。那时候,这里的空地常传来锣声、铙钹声,以及一块醒木“当”的一声,惊起跌宕起伏的故事。场地中央临时向民居搭借的灯光,亮晃晃地投射于一个简陋的台桌,那些早早就聚拢的乡民,里一层外一层,聆听着:一把折扇,抑扬说吟;二胡三弦,乡音伬唱①……每每请神祈福,或有喜事酬谢,便请来闽剧团热闹登场。而我常夹杂于大人中间,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幕起幕落和或喜或悲的结局,觉察戏中人的喜怒哀乐。每次演出散场后,大人总是一边手拎着手电筒,一边手牵着孩子,沿着曲巷深一脚浅一脚回家。夜深了,脚步声响彻青石板四周,手电筒那细细悠长的光柱盈满故事与传奇,照亮了我的童年。
④那时,父亲远洋回来,常抱着幼小的我荡秋千。黝黑健硕的他嘿嘿笑着,还时常唱曲,我从此记下了《珍珠塔》《甘国宝》《孟丽君》《白玉堂》等戏名,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都是闽剧经典剧目。
⑤如今在古城墙边围观听书看戏的场景早已不见,街头巷尾卡带传出的熟悉的唱腔音韵也渐行渐远,戏曲越来越少了……整个世界不由分说地往前疾驶而去,谁也拽不回它前行的步伐,那些曾经辉煌又湮没于时光的珍贵的民间遗产,写满世俗掌故及乡恋。犹记得舞台上那一声声幽叹、一袖袖轻舞,那急切激扬或凄冷之鼓梆,那字正腔圆的古音古韵、诙谐有趣的俚语乡音,无不倾入心魂;那戏里戏外浸润的忠孝仁义、爱憎分明的传统思想;那“邪不压正,历经磨难终现光明"所给予人的希冀;那熟悉的历史典故、鲜活的人物形象、独特的音律曲牌……一声声、一句句、一幕幕如行云流水,荡漾于人生舞台。
⑥母亲那条陪了我多年的粉红围巾,后来是如何遗失,我竟模糊了记忆,但稚嫩的花瓣与飘飞的水袖,早已凝结成永久的依恋。直到今天,当我重新捡拾起闽剧——这朵中国戏剧百花园的奇葩,我仿佛又听到、见到中国千年文明的呼唤。它有着如此广博的天地、如此丰硕的过往、如此精粹的技艺,它的神奇与辽阔,为我打开了一扇心窗!
【注释】①伬唱:福州一种传统的曲艺形式。
扮作角色学唱→→→重新捡拾起闽剧
2018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更好地凝聚民族精神,江苏省举办百戏盛典,以“戏曲的盛会,百姓的节日”为宗旨,以“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为主题,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戏曲艺术发展的里程碑。到2022年,百戏盛典一共举办了四届。百戏盛典上,传统与时尚并行,剧场与网络互动,老戏与新编同台,引起社会各界看戏、聊戏、关注戏曲传承发展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