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
    A . 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 C . 乳酸与缓冲物质在内环境中发生反应 D . 丙酮酸和水在内环境中反应产生CO2和[H]
  • 2.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物质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 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 B . CO2、胰岛素、尿素、神经递质 C . 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 D . 甘油三酯、DNA聚合酶、磷脂、胆固醇
  • 3.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人体血糖浓度过低,易引起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惊厥、昏迷等。当患者发病时,可以对其静脉输入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来予以缓解。此时葡萄糖进入人体组织细胞所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 . 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B . 淋巴液→组织液→血浆→组织细胞 C .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D . 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 4.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为组织液,其渗透压大于③ B . 系统a、b分别表示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C .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D . 葡萄糖依次经过消化系统→a→③→①→组织细胞
  • 5.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1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 .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 6.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阿司匹林是常见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大剂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导致胃液酸性增强,并引起肝损伤使血浆中转氨酶增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大剂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稳态失调 B . 内环境中缓冲对的调节不能缓解胃液酸性增强产生的不适 C . 健康成年人体内转氨酶只分布于细胞内液 D . 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减少
  • 7.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媒介”维持pH的稳定的实现,与等离子有关 B . 若该“媒介”的稳态遭到破坏,则必然引起机体患遗传病 C . 体内细胞的正常生活依赖于该“媒介”,但不参与它的形成和维持 D .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 8.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 . 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C . 脊髓和脊神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D . 脑干中有些部位可以调节人体的呼吸、心跳、眨眼等生命活动
  • 9.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 . 脑干和脊髓 B . 小脑和脊髓 C . 小脑和脑干 D . 只有脊髓
  • 10.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 . 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 . 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 . 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 11.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人体大脑中有很多如图所示的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 . 突起是胞体的延伸,常包括②和③两种 B . 上一个神经细胞可通过③将信号传向下一个神经细胞 C . 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 D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靠神经元完成
  • 12.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神经元的相关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等部分构成 B . 在正常机体内,神经冲动在①处能以电信号形式单向传导 C . 甲中,b处因Na+内流导致膜外Na+浓度低于膜内 D . 丙中,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能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 13.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如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膝跳反射中兴奋传导的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B . 如果④受伤,膝跳反射仍然可以完成 C .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D . 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 14.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发生眨眼反射,此时可测量到眼眨肌电信号。对大鼠进行一段时间训练,发生了如图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气流信号是无关刺激 B . 声音信号是非条件刺激 C . 气流信号不再引起眨眼反射 D . 经过训练,声音信号由无关刺激转为条件刺激
  • 15.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下图A所示为某一神经元游离的一段轴突,图B是该段轴突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甲、乙的连接方式,测量的是静息电位 B . 刺激图A中的C处,甲、乙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两次偏转 C . 图B中bc段由Na+外流引起,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D . 如果某种药物类似抑制性递质作用效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变小
  • 16.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连接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图1和图2分别表示两类突触作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 B . 针刺指尖时,该过程中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传递所以大脑皮层不能产生感觉 C . 抑制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时使Cl内流,会抑制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D . 某些麻醉剂可以通过阻碍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使痛觉消失
  • 17.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用火柴棍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大脚趾会缓缓地上翘,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该现象在6~18个月大时逐渐消失。下列关于该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新生儿完成这些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 B .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该动作完成 C . 该现象消失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D . 在大脑中央前回的顶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
  • 18.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某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当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装置上部就会掉落食物到圆台来奖励乌鸦的这种行为,多次训练之后,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扔进容器。下列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 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的最高级反射中枢在脊髓 B . 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食物立即掉落,这一过程为强化 C . 实验结束后,乌鸦的这种行为也将永远保持 D . 该行为形成条件反射后,不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19.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图是排尿反射过程,a、b、c、d表示不同的神经元。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加快排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P处受损,机体仍能完成简单排尿反射,膀胱仍然能够排出尿液 B . 图中d、c为传出神经元,b为传入神经元 C . b受到较强刺激时,神经纤维由于Na+内流使得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D . 该图所示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 20.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期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认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为特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丧失的记忆、语言等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可能与大脑皮层相关区域细胞损伤有关 C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看不懂文字、听不懂讲话,说明大脑皮层V、S区受损 D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丧失的主要是短时程记忆,长时程记忆为永久性记忆,不会遗忘
  • 21.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研究人员从蟾蜍胸腔中剥离了带有神经的胃,置于人工配制的生理盐水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刺激A点,胃产生蠕动,同时刺激A、B两点,胃的蠕动明显减慢。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神经纤维X是传入神经,属于交感神经 B . 神经纤维Y是传出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 C . 神经纤维X与Y支配胃肠蠕动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D . 刺激A点,胃产生蠕动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 22. (2024高二上·广东月考) 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 a、c 两点,c 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 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兴奋的产生与膜对 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B . 被损伤部位 c 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 . 兴奋传到 b 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不偏转 D . 实验结果可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 23.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下列关于促胰液素及其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促胰液素是由位于小肠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其靶细胞位于胰腺 B . 促胰液素能引起胰液的分泌,胰液进入消化道这一内环境发挥作用 C . 与沃泰默的实验相比,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设计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的干扰 D . 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不能证明胰腺分泌胰液是否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 24.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小鼠注射了甲、乙、丙三种激素,下表表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生理反应。据此判断,甲、乙、丙三种激素的名称分别是(  )

    注射的激素

    生理反应

    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

    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

    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

    A .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B .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C .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D .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 25.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下列疾病是因激素分泌失衡而导致的是(  )
    A . 呆小症和腮腺炎 B . 高血压和巨人症 C . 侏儒症和大脖子病 D . 心脏病和甲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题,共50分。)
  • 26.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示意图,a、b、c、d、e为液体,①②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示中e是指内环境成分中的,e与b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的含量不同。正常情况下,图中b、c、d、e中CO2浓度最高的是(填图中字母)。
    2. (2) 蚊子在叮咬我们的皮肤进行吸血时,会把含有抗凝血剂、蚁酸以及多种成分的唾液注入图中(填图中字母),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有些物质会引起免疫系统发生反应而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该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最终使图中(填图中字母)增加,造成被叮咬的地方出现又红又痒的包。
    3. (3) 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会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导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这些酒精至少需要穿过(填结构名称)。

      ②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缓冲对中最主要的是

    4. (4)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的进行,内环境的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主要调节机制是。但是,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容易发生中暑,出现高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这说明
  • 27.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如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A、B、C为突触,“+”表示兴奋,“-”表示抑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膝跳反射属于(填反射类型),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
    2. (2) 刺激图中1处,在完成踢小腿动作的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兴奋在B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3. (3) 若某药物可阻断伸肌收缩,为了探究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还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请补充以下实验方案:

      项目

      具体内容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药物置于(填字母)处,刺激神经纤维1处;

      第二步: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2处,刺激神经纤维1处。

      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若第一步中伸肌不收缩,第二步中伸肌收缩,说明该药物阻断

      若第一步中伸肌收缩,第二步中伸肌不收缩,说明该药物阻断;若,说明该药物可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递。

    4. (4) 现有以下几种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物质及其作用机理。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致病原因主要是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可用物质               进行治疗。
      A . 河豚毒素:抑制Na+通道的打开 B . 烟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打开突触后膜Na+通道 C . 某种有机磷农药:抑制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降解酶的活性 D . 肉毒素:阻止运动神经细胞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
  • 28.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剧烈运动时心跳过快、血压升高,此时机体可通过动脉压力反射来调节,使心率和血压恢复正常,其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神经元的树突很多有利于,轴突很长有利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填“相同”或“相反”)的,其意义是
    2. (2) 进行剧烈运动时,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随后位于血管壁上的压力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导,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使血压降低。
    3. (3) 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变化是
    4. (4) 离体心脏在营养液中可保持正常跳动。电刺激离体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可引起副交感神经释放物质甲,抑制心脏跳动。为验证物质甲会影响心脏跳动,请在下表中完成实验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材料

      离体蛙心脏+营养液

      离体蛙心脏+营养液

      处理方法

      向心脏灌注①

      向心脏灌注等量的营养液

      预期实验结果

      心跳正常

      ①②分别是

  • 29. (2024高二上·新津月考) 记忆最初在海马(脑中的某个结构)中形成,然后转移到其他脑区长期存储。海马中可塑性突触的形成、巩固和消除记忆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重复刺激海马突触前神经元时,位于树突上的突触后膜出现如图所示变化,从而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形成记忆。

    1. (1) 记忆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大脑还有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 (2) 大脑的两个半球中,左半球主要负责思维,右半球主要负责思维。
    3. (3) 人的记忆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感觉性记忆的信息被加以,则可以转入第一记忆。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的改变以及有关。
    4. (4) 由图可知,记忆形成过程中,突触后神经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稳定的肌动蛋白重组,拓展了细胞骨架,使得的面积增大,嵌有神经递质受体的囊泡与突触后膜融合,从而使,增强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5. (5) 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鼠在接受学习任务刺激时以及随后的睡眠休息阶段都可以激活图中所示过程,并且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独立的。这对你健康有效地学习和生活的启发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