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万历年间 | 天启年间 | 康熙二十五年 | 雍正三年 | 乾隆十八年 | 嘉庆十七年 |
运河诸关关税收入(万两) | 31.87 | 42.24 | 67.10 | 62.00 | 151.90 | 141.10 |
占全国关税总额的比重(%) | 92.7 | 88.0 | 50.6 | 40.9 | 33.1 | 29.3 |
数据来源:《续文献通考》《大清会典》关税项。
2006年:《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 2011年:《关于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2011—2015年总体规划》 2004—2012年:在世界108个国家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 |
材料一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这种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并非一日建成……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
材料二 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他们真正发现了“专制的秘密”:政权要稳定,危险无非来自两处,一曰外患,一曰内忧。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是不二法门,所以要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是关键,所以要把人民打成散沙。铁桶阵和散沙术,是明清治国者的两大法宝。……在农耕文明时期,一个国家若要拒绝公转,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土地之广袤和粮食之充沛足以养活全体公民,二是人口之众多足以满足工商生产的市场供应。碰巧,14世纪后的明朝,所有客观条件全数具备……从此之后,在长达四百年的漫长时间里,中国成为一个不再进步、超稳定的小农社会,一个与“世界公转”无关的,“自转”的帝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窃惟立国有疆,古今通义,规模存乎建置,而建置因乎形势。……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盖东南以大海为界,形格势禁,尚易为功; 西北则广漠无垠,专恃兵力为强弱。兵少固启戎心,兵多又耗国用。以言防,无天险可限戎马之足,以言战,无舟楫可省转馈之烦,非若东南之险阻可凭,集事较易也。周、秦至今,惟汉、唐为得中策; 及其衰也,举边要而捐之,国势遂益以不振。……为新疆画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已者。
——1877年(光绪三年) “统筹新疆全局疏”
根据材料推测该篇奏疏的作者,并评价作者的观点。
材料一 依靠国家信誉以近代股份筹资的方法吸收和募集社会资金,以维持对外贸易所需要的庞大资本;通过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赢得欧洲各国商业委托人的信任……荷兰以东印度公司为组织形式,通过武力征服逐步占领了跨越非洲和亚洲的诸多重要贸易据点,1619年在巴达维亚建立第一座城市,并以此为基地在东方编织起囊括台湾在内的庞大商业贸易网络。
——汪曙申《试论十七世纪荷兰海权的崛起与对台湾的侵占》
材料二 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而且储藏在交通方便的商业中心附近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工业革命是人的创造力的焕发,如果社会是压制型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瓦特所发明的汽机,是此后一切新工业的基础。他先影响了棉花及羊毛的制造,继而又影响了煤铁的工业……到了十九世纪的初年,不但在英国的本土上已是遍布工厂,即在欧洲各国中,机器的势力,也如春草一样,广蔓深入于他们的穷乡僻壤了。
——摘自《新全球史》《西洋史》等
材料三 这次战争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欧亚移民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使得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进入了一个广泛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到19世纪末,作为后起之秀已经超过了欧洲国家,但其国际影响力还不能与其实力相匹配。在资本主义本性的驱使下,在其进攻性战略文化的蛊惑下,面对世界殖民地瓜分完毕的形势,美国与欧洲国家展开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角逐。
——唐晋《大国崛起》
观察两幅图片,结合相关史实,围绕唐文明的开放与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