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八上·昭阳月考) 2024年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中国的民族英雄、禁毒行动的先驱者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关天培 D . 曾国藩
  • 2. (2024八上·昭阳月考) 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抗英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 . 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 B . 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 . 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 D . 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 3. (2024八上·昭阳月考)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 封建经济落后 B . 军事技术落后 C . 外交政策落后 D . 封建制度腐朽
  • 4. (2024八上·昭阳月考) 法国政府在1856年11月的照会中提到:除因杀害马赖神父而要求正当的赔偿外,还打算命令帝国政府的公使和英、美全权代表一起,采取行动要求修约。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
    A . 西方列强蓄谋发动的 B . 法国单独策划发动的 C . 因杀害马赖神父而引发的 D . 因为宗教纠纷引起的
  • 5. (2024八上·昭阳月考) 2012年,电影《十二生肖》在内地上映,该片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艺术珍品是被什么人掠夺到海外的?(     )
    A . 英法联军 B . 八国联军 C . 沙俄军队 D . 美国军队
  • 6. (2024八上·昭阳月考) 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7. (2024八上·昭阳月考) 下面图示梳理了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内容。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A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 . 增开天津为商埠 D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8. (2024八上·昭阳月考) 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
    A . 拜上帝教教义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资政新篇》 D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9. (2023八上·白银期末)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重用洪氏亲戚。他的两个哥哥仗势卖官鬻爵,随便滥封。最后,他们竟然封了2700多个王。这些王爷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
    A . 统治腐败 B . 战略失误 C . 内讧严重 D . 纲领落后
  • 10. (2024八上·赵县月考)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 . “拜上帝会”吸收了西方文化 B .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C . 《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 .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 11. (2024八上·昭阳月考) 整理表格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下表中的史实反映了(     )

    时     间

    事       件

    19世纪60年代

    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

    1874年

    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

    19世纪70年代

    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1884年

    法国军舰袭击福建马尾军港

    A .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 中国的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C .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D . “海防”与“塞防”之争
  • 12. (2024八上·高安月考) “中国则从他们那里学习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镇压国内起义,但同时也致力于振兴旧式的儒家管理方式。”材料可以说明( )
    A . 闭关锁国的影响 B . 洋务运动的特征 C .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 戊戌变法的目的
  • 13. (2024八上·昭阳月考) 有人认为:“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国人,给整个世界。”他这样说的依据是左宗棠(     )
    A . 成功收复台湾 B . 成功收复新疆 C . 抗击了洋枪队 D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14. (2024八上·昭阳月考)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清政府此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减轻边疆地区赋税徭役 B . 促进边疆民族社会转型 C . 推动边疆社会经济发展 D . 抵御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 15. (2024八上·昭阳月考) 如下图是甲午战争形势图,对此图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 . 平壤战役中邓世昌英勇牺牲 B . 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 . 山东半岛战役发生旅顺大屠杀 D . 日本海陆军进攻山东的威海卫
  • 16. (2024八上·昭阳月考) 图1到图2通商口岸的变化说明(     )

                        图1                                                                      图2   

    A .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 B .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遭到彻底破坏
  • 17. (2024八上·赵县月考)  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里记录到:“……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与这段回忆相关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虎门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8. (2024八上·昭阳月考) 如下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 .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 .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 19. (2024八上·昭阳月考) 据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A . 维新变法符合民意 B . 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C . 光绪皇帝不愿变法 D . 实业救国观念深入人心
  • 20. (2024八上·昭阳月考) 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
    A . 实现了自强求富 B . 促进了思想启蒙 C . 结束了君主专制 D . 弘扬了民主科学
  • 21. (2024八上·昭阳月考)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符合历实事实的是(     )
    A . 都主张学习西方 B . 都主张暴力革命 C . 都主张民主共和 D . 都主张君主立宪
  • 22. (2024八上·昭阳月考) 在学习某课文时,小李同学收集到如下两幅历史照片,它们共同佐证了(     )

    A . 鸦片战争的巨大耻辱 B . 日军侵华的凶恶本质 C . 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 D .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 23. (2024八上·昭阳月考)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指出:“这一条关系重大。以后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时使用的军队就是根据这个条约早已盘踞在平津铁路沿线的‘中国驻屯军’。”此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4. (2024八上·昭阳月考)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旗上文字: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漫画的寓意是(     )

    A .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B .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
  • 25. (2024九下·绵阳模拟) 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A . 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 . 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 . 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 26. (2024八上·昭阳月考) 晚清是一个危机重重的时代,晚清历史是一部中国被动融入世界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样一个帝国(清)终于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马克思

    材料二   1843年前后英国从中国进出口棉花税率由24.19%降至5.56%,棉纱税率由13.38%降至5.56%。中英交往中,遇有交涉诉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馆照办。清政府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国脉自此伤矣。”

    ——摘编自《夷氛闻记》

    材料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的开始,然而清王朝对这种根本性变化全然无知,甚至拒绝了解与之作战的敌国,拒绝了解外部世界,仍坚持中国是“天朝上国”观念。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却被斥责为罪莫大焉的“溃夷夏之防”。结果,对中国人具有启蒙意义的《海国图志》在相当长时间受到朝野上下强烈批判,因此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有限。这本书传到日本后大受欢迎,产生极大影响。

    ——雷颐《尴尬!〈海国图志〉只睁圆了日本的眼》

    1. (1) 材料一中英国发动“殊死决斗”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表明中国哪两方面的自主权遭到了破坏?
    3. (3) 材料三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外部世界采取什么态度?
    4. (4) 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认识?
  • 27. (2024八上·昭阳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是役败后……日人……资(借助)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限制、约束)!均权之说昌。中国乃不国矣。

    ——摘编自周谷城《民国丛书第3编》

    材料三   4.5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也许经过核算,也许根本就是对国人的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1. (1) 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 (2) 材料二中的“是役”指的是哪一战争?根据材料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4.5亿”这个数字来源于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中哪一内容最能说明当时的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 (4) 上述材料反映的三场战争,反映了哪一历史主线?
  • 28. (2024八上·昭阳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编自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三   1894年的那场大败“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1) 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是在什么情况下向西方学习的?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李鸿章的主张及其直接原因。
    3. (3) 材料三中的“更彻底的变革”指的是近代的哪一场运动?揭开这场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请写出这场运动的两个领导人。
    4. (4) 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 29. (2024八上·昭阳月考) 按要求完成历史小论文。

    19世纪60年代,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对于洋务运动,有人认为它是中国第一场近代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也有人认为它是统治阶级发动的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撰写一篇小论文,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不少于1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