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理工大学附中东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

更新时间:2024-11-21 浏览次数: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2024九下·沙河口模拟) 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如图所示,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青铜器,该过程属于(  )

    A . 凝华 B . 汽化 C . 液化 D . 凝固
  • 2.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下列关于常用温度计原理与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 . 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可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 C .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 . 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若俯视,测得的结果偏小
  • 3. (2024九下·西安模拟) 以下是在西安的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 . 寒假中,室外一天内的平均气温约为-30℃ B . 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为80℃ C . 冰镇可乐的温度约为30℃ D .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6.5℃
  • 4.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我国的最低气温是零下50℃,最高气温达到44℃,图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能用表中的物质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测量我国各个地区气温的是(  )

    物质

    乙醚

    酒精

    水银

    熔点/℃

    114

    117

    39

    0

    沸点/℃

    35

    78

    357

    100

    A . 乙醚 B . 水银 C . 酒精 D .
  • 5. (2024八上·博罗期中)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图像中表示晶体材料熔化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6.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试管中的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左右开始,每隔大约记录一次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为标准大气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试管中的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是 , 这次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15min B . BC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且固体越来越少 C . CD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 . 该物质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为40min
  • 7.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冰在段处于液态 B . 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 C . 图乙:此时水的沸点为 D . 图乙:时,水停止吸热
  • 8.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所示(环境温度低于0℃);当烧杯中的冰块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 也熔化一部分 B . 全部熔化 C . 一点儿都没熔化 D .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 9.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为响应国家教育要求,某中学开办了厨艺课程,学生煮完煲仔饭后掀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升华后凝华 B . 先凝固后熔化 C . 先熔化后液化 D . 先汽化后液化
  • 10. (2024八上·武汉期中) 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提高节水意识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雨在下落过程中有熔化现象发生,放出热量 B . 树木蒸腾作用属于汽化现象,吸收热量 C . 云的形成有液化现象,吸收热量 D . 由图可知,自然界中水总量不变,不必节约
  • 11.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关于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是由于水升华吸热 B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 .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 .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 12. (2024九下·西安模拟) 周末小陆将外卖包装袋中用来保鲜的干冰倒入碗中,观察到碗外壁出现“白霜”,向碗中加入水后碗上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气”是水蒸气 B . “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C . 用干冰保鲜是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 . “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 13. (2024八上·深圳期中)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它是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的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B .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C .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吸热 D .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熔化现象,熔化放热
  • 14. (2023八上·无锡月考)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 . 同时沸腾 B .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C . 稍后沸腾 D .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 15.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假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温度-加热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图乙可知M、N肯定都是晶体 B . 第12min时M物质是固态 C . M物质在10~25min内因温度不变,没有吸热 D . “水浴法”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 16.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下列措施中,可以加快蒸发的是(  )
    A . 将湿衣服展开晒在向阳处 B . 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C . 用完酒精灯后盖上盖子 D . 晒粮食时,将粮食摊开
  • 17.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下列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霜的形成凝华放热 B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曹丕《燕歌行》)露的形成升华吸热 C . 凭栏明日意,池阔雨萧萧。(唐·李商隐《明日》)雨的形成熔化吸热 D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雪的形成凝华放热
  • 18. (2024八下·通州期中) 晓鹏在学习完几种物态变化后,发现物理课本中分别列举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于是他对比了几种物质在1标准大气压下熔点和沸点的值,得出以下规律。请你用所学知识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他得出的结论哪些是正确的(       )

    物质

    固态氢

    固态氧

    固态氮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259

    -218

    -210

    -117

    -38.8

    0

    328

    1538

    3410

    物质

    液态氢

    液态氧

    液态氮

    酒精

    水银

    液态铅

    液态铁

    液态钨

    沸点/℃

    -253

    -183

    -196

    78.5

    357

    100

    1740

    2750

    5927

    A . 1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固态氮的熔点是-210℃,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B . 1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沸点在0℃以下的物质,在温度为20℃时是气态 C .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一加热就会熔化 D . 物质在固态时熔点越高,其液态时的沸点就越高
  • 19.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0.03%,淡水的循环则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水循环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循环的场所主要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内 B . 陆地上的水一定是通过降雨的形式而来的 C . 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靠陆地和海洋中的水蒸发和沸腾上去的 D . 水循环的主要物态变化有蒸发、液化、升华、凝华等
  • 20.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两名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绘制了a、b两杯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烧杯上覆盖硬纸板只是为了防止水溅出 B . 实验中,如果出现大量水泡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的现象,说明水已经沸腾 C . 此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可能低于标准大气压 D . 两名同学所用水量相同,初温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50分)
  • 21.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小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2. (2) 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得出结论:冰在熔化前,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3) 当固体冰完全熔化后,如果继续加热下去,当烧杯中的水保持沸腾时,试管内的水(填“会”或“不会”)沸腾;
    4. (4) 实验中使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被加热物质,还可以延长固体熔化时间,方便记录温度,以下措施中不能延长固体熔化时间的是

      A.增加水的质量

      B.降低水的初温

      C.减小火力

      D.增加固体的质量

  • 22.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

    猜想③:与蔬菜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进行实验】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如图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中的胡萝卜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剖开的胡萝卜均为均匀剖开)。

    【分析论证】

    1. (1) 在上述实验中,实验C的探究方法不正确,原因是
    2. (2) 这四次实验中,实验可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
    3. (3) 实验B中发现剖开的胡萝卜比未剖开的胡萝卜干瘪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拓展应用】

      小军突然想到:下雨后,大雨地面干得慢,小雨干得快。于是他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人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实验发现水少的杯中没有水时,另一杯中还残留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军发现当放水少的杯中无水时,放水多的杯中减少的水量总是与放水少的杯中原来的水量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选填“有关”或“无关”)。

  • 23.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 (1) ①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调整好器材,用酒精灯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几分钟后停止读数;②小明观察到:第2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选填“C”或“D”)图;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④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2. (2) 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选填“空气”“水蒸气”或“二氧化碳”);
    3. (3) 水沸腾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白气”,如果突然停止加热几秒后,水面上出现的“白气”相对(选填“多”或“少”)一些;若用圆底烧瓶烧水,水停止沸腾后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将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丁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瓶内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气压降低,沸点(选填“升高”或“降低”),水又重新沸腾;

    4. (4) 星期天,小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如图能正确反映小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
      A . B . C .
  • 24.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小明用设计了图甲、乙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此方案的优点是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实验:小明观察到盛有干冰的容器壁出现一层白霜,白霜是(填“容器中的水”“容器中的水蒸气”“容器外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凝华形成的。

四、简答题
  • 25. (2024八上·北京市月考) 爸爸开车送小明上学的过程中,小明发现一个现象:人在车内,车窗关闭时,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很容易起雾。小明想:“如果向玻璃吹热风,把玻璃吹热了,就不会起雾了。”某一次,当玻璃上刚刚起雾时,小明让爸爸打开热风吹向玻璃,结果发现热风吹向玻璃的时候,玻璃上起雾的现象反而更严重了。请问;小明的想法有没有道理?为何实际情况与他的想法不符?
五、科普阅读题
  • 26. (2024八下·通州期中) 请阅读《海水淡化,为世界解渴》并回答。

    海水淡化,为世界解渴

    水是生命之源,在全球面临缺水的严峻情况下,海水淡化成为水资源领域科学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所谓海水淡化就是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目前的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以及碳酸铵离子交换法。

    最早投入工业化应用的是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甲图是其原理图,通过加热海水使之沸腾为蒸气,再把蒸气冷凝成淡水,在此过程中即使在污染严重、高生物活性的海水环境中也能产出纯度高的淡水。

    我国科学家朱嘉教授团队于2019年打破技术垄断,研发出新材料——纳米黑金,首次用于海水淡化。他们模仿蘑菇的碳基吸收体,设计制作了一种太阳能蒸汽驱动的反渗透装置,乙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供水通道利用毛细效应,把水供应到碳基吸收体(主要由纳米黑金材料构成)上,碳基吸收体具有吸光性强且内部热导很低的特性,使其只能给界面处的水加热,让水一层一层蒸发。顶端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增大了水的表面积。这种材料和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光蒸汽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在供水通道与海水接触处,团队受睡莲叶启发,设计了多级结构。成功实现水蒸发后,盐全部躺在容器底部,让水和盐溶质完全分离,保障器件不结垢,能长效利用。这项变革性水纯化技术,产水速度快、产水质量高、适用于各种水质、低成本、无污染,让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成功产业化,为世界解渴,造福全人类。

    1. (1) 请你归纳出利用图甲和图乙淡化海水需要经历的过程。(此题有两空需要作答)

    2. (2) 请你简述我国科学家研发的海水淡化装置的优点。
    3. (3) 请列举我国科学家的海水淡化技术还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