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阳安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 1.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内环境中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 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B . NaHCO3和乳酸反应 C . 血红蛋白运输O2增强 D . 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增加
  • 2. (2024高二上·广元月考) 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图中①)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葡萄糖进入①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 . ③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 C . ⑤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③内一样多 D . 由②携带的氧扩散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
  • 3.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低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浆中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需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滴注予以治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治疗时输入的溶液不能从血浆直接进入组织液 B . 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水分均丢失 C . 滴注高渗盐水是为了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D . 长时间大量出汗后若只补充水分,易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 4. (2022高二上·镇平期中) 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的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目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④即使外界环境发生剧变,人体也一定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23高二上·宣威月考)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下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 B . 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可以流到C中 C . 图甲①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 D . 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 和 ③<④
  • 6. (2024高二下·桐梓月考) 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液 ⑤原尿 ⑥细胞质基质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内液 ⑩胃液

    A . ③④⑥⑦⑧⑨ B . ③④⑤⑦⑨⑩ C . ②③④⑤⑦⑨ D . ①②③④⑤⑦
  • 7. (2024高二上·开封开学考) 某同学假期期间去农村的亲戚家里体验了一下收割玉米的劳动,先用镰刀将玉米一棵棵地割倒,再一穗穗地去皮,该同学尽管戴了手套,手还是很快就磨出了水泡,而且又渴又累,特别是腿酸得都要站不住了,深感劳动的辛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B . 对水泡不作任何处理也会自行消失,这是因为其中的液体被毛细淋巴管吸收 C . 该同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的微粒数量 D . 腿酸是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使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所致
  • 8. (2024高二上·射洪开学考) 下列关于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细胞都是通过组织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B . 消化液属于体液,属于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外液 C . 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D . 淋巴液由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 9.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口服药物后,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的途径一般是(       )
    A .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血浆→靶细胞 B . 淋巴液→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 . 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 10. (2024高二上·宜城月考) 如图①、③表示人体血管,②表示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多 B . 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多 C . 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 D . 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多
  • 11.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 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血浆 C .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是消化系统 D . 肺泡中的O2要到达指定的组织细胞中,需要穿过9层磷脂分子层
  • 12.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类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内环境 pH稳定则利于机体维持稳态 B . 正常人血浆 pH稳定靠缓冲对维持 C . 内环境pH稳态主要依赖神经调节 D . 当摄入一定的碱性食物后pH会明显升高
  • 13.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 B . 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 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反射活动 D . 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 14.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节律性控制与脑干有关 B . 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 C . 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呼吸的活动中枢 D .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胶质细胞
  • 15.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运动员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的乳酸等酸性物质,但运动员血浆的pH却能维持在7.35-7.45。这与血浆中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
    A . Cl- B . Na+ C . CO3- D . HCO3-
  • 16. (2024高二上·自贡月考) 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协调与稳定。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 . 神经元是由胞体、树突、轴突等部分构成 C .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入神经 D . 脑神经和脊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 17.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 B . 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受意识的支配 C . 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外包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D . 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 18.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由脑中的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B . 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效应器是唾液腺 C . 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 . 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退,需要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
  • 19.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下列关于两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现象1:小吉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

    现象2:小吉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A . 完成现象1和现象2的结构基础都是反射弧 B . 现象1和现象2都只需要脊髓的参与 C . 现象2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于现象1 D . 现象1和现象2的效应器都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
  • 20.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将一只饥饿的大鼠放在一个箱子中,箱内有一个杠杆能发送食物。在箱内活动过程中,大鼠碰上杠杆,就会获得一份食物。多次意外发生后,大鼠会有意识地按压杠杆获取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鼠有意识地按压杠杆是一种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条件反射 B . 个体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则是有限的 C . 该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大鼠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D . 撤掉食物引起的条件反射消退,可能使大脑皮层神经元间建立新的联系
  • 21.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如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C点会持续兴奋 B . 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值将会变大 C . 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 . 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 22.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区域可能刚恢复静息电位 B . 乙区域与丙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丙 C . 此时丙区域的电位差是靠K+外流维持的 D . 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一定是双向的
  • 23. (2024高二上·保定期中)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能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毒品可卡因会使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下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巴胺从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结合并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B . 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与多巴胺结合后,会使其Cl-通道打开 C . 多巴胺在突触间隙扩散需要能量 D . 多巴胺的重摄取会被可卡因阻碍,导致有关中枢持续兴奋
  • 24. (2024高二上·凉州期中) 某同学一家暑假驾私家车去某景点旅游,途中该同学产生“尿意”,憋尿痛苦表情浮现脸面,突然看到路标,离前方服务区还有15km,心情放松了许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产生“尿意”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尿意”过程不属于反射 B . 膀胱中尿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尿液的渗透压比血浆的渗透压小 C . 该同学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能对脊髓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控 D . 该同学憋尿产生痛苦的表情是一种反射活动
  • 25.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本实验每一组都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不必进行重复实验 B . 生物材料的pH变化更像缓冲液,不像自来水的变化剧烈 C . 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D . 血浆pH的稳定,只与缓冲物质中和过多的酸或碱的反应有关
  • 26. (2024高二上·兰州月考)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化学元素,进入人体内,能够形成多种比较稳定的铅化合物,分布于人体的多种组织细胞中。铅可导致神经组织的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结构发生改变、高尔基体扩张化,进而影响这些细胞器的正常功能。但这些改变不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       )
    A . 神经元缺氧时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 B . 在相邻两个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C . 神经递质的合成、加工和释放 D . [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形成ATP的过程
  • 27.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研究人员将带有神经的蛙心取出,置于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中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 ,其中电流计两指针均置于神经纤维膜外。离体的蛙心仍能保持搏动,刺激a点,蛙心的心率加快,刺激b点,蛙心的心率下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 . 神经纤维A属于传入神经,神经纤维B是副交感神经 B . 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外的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C . 刺激a点导致心率加快,该过程存在两种信号的转变 D . 刺激b点,电流计指针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28.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神经递质是神经调节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分子。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神经递质的释放受电信号的调节 B . 神经递质的受体都位于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都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 C . 神经递质可为突触后膜受体提供能量,从而使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 D . 大多数神经递质都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
  • 29. (2024高二上·常德月考) 如图是人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婴儿可以无意识排尿,成人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婴儿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为:E→D→乙→B→A B . 尿意不可能在图中的乙方框处产生 C . 兴奋在C处的传递(导)速度快于D处 D .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 30.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过程中涉及的“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B . 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可以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C . 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释放, 也可由突触前膜吸收 D . 在静息电位的形成和恢复过程中, 钾离子只能从膜内流向膜外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
  • 31.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1中下列液体的名称A液;B液;其中A液与B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2. (2) 细胞1所处的内环境是,细胞2所处的内环境是。图1中液体中浓度最高的是(填中文名称)。
    3. (3) 写出图2中各标号代表的两个系统分别是:①,②
    4. (4) 某人在吃火锅时不小心烫伤,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填内环境成分),一段时间后水疱自行消失,原因是
    5. (5) 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32. (2024高二上·汉阳开学考)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乙醇乙醛二氧化碳和水

    1. (1) 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
    2. (2) 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离子主要有(写一种即可)等。
    3. (3) 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出现肺水肿的原因是
    4. (4) 酒精过敏的人在饮酒后可能出现皮肤发痒的现象,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PTEN蛋白和TRPV1蛋白对痒觉的影响。用组胺刺激正常小鼠产生痒觉,引起抓挠行为。用组胺刺激PTEN基因敲除小鼠、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图。请推测:PTEN蛋白(填“促进”或“减弱”)痒觉的产生,TRPV1蛋白(填“促进”或“减弱”)痒觉的产生。

         

  • 33. (2024高二上·深圳月考) 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①为;②为。③为;④为
    2. (2) 神经元的树突较(填“长”或“短”) ,其主要功能是
    3. (3) 神经元的细胞体大都分布在脑和脊髓,这两部分构成

      神经纤维大都分布在脑神经和脊神经,这两部分构成。由此可见,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 34.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如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内。
    2. (2) 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A、B指针的偏转情况分别是:

      A:

      B:(选填“偏转一次”、“偏转两次”或“不偏转”)

    3. (3) 图乙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当钠离子内流时,产生兴奋。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选填“增多”或“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并收缩表现出肌无力。
    4. (4) 若图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选填“兴奋”或“抑制”)。若在图丙所示的⑤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指针不偏转,但发现图丙⑤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用图丙中的标号表示)的功能。
  • 35. (2024高二上·成都月考) 下图(一)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二)为图(一)中结构B(突触)的模式图,②表示线粒体。分析回答:

    1. (1) 图(一)中,“A”表示反射弧中的;“2”表示反射弧中的
    2. (2) 在图(二)所示的突触中,神经冲动传递的机制是:当神经冲动从①传导到突触小体时,[     ]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     ]里,然后作用于[⑥]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
    3. (3) 已知某化学物质可以阻断反射活动。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思路,以研究该化学物质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将实验材料分为甲、乙两组,在A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②对甲组材料的处理应是将该化学物质放在处,从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并记录,对乙组材料的处理应是该化学物质放在C处,在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并记录。

      ③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

      ,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