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
  • 21. (2024九上·温州月考)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 (1) 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比如利用铜的导电性制成导线。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性质。
    2. (2) 《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石胆”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生活中铁制品容易生锈,铝制品比较耐用,是因为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保护膜。
  • 22. (2024九上·温州月考) 学了酸的知识以后,小实为探究酸的性质进行了相关实验。
    1. (1) 如图所示,A、B烧杯中分别盛有一定质量的浓盐酸与蒸馏水和石蕊试液,并用大烧杯将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液体变成色。小实想确定烧杯A中是否含有Cl- , 可向A溶液加入试剂

    2. (2) 小实用火柴梗蘸一点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火柴梗的颜色会变黑,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性。
  • 23. (2024九上·温州月考) 如图为小实绘制的物质化学性质关系图。其中A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B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 (1) B可能的物质是
    2. (2) 反应⑤的实验现象是
  • 24. (2024九上·温州月考) 小实在实验室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的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

    1. (1) 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 (2) 该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
  • 25. (2024九上·温州月考)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实验室常见的两种碱,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1. (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填写微粒符号)。
    2. (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明设计了如图三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碱)。其中可行的是方案。(可多选)

  • 26. (2024九上·温州月考) 小实将稀硫酸逐滴加入到滴有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过量。如图是实验操作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 (1) 图中甲表示的微粒是(填符号)。
    2. (2) 为验证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稀硫酸,可加入的试剂是
  • 27. (2024九上·温州月考) 向硫酸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从图中可以判断,AB段的实验现象是
    2. (2) 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3. (3) C点溶液的pH值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8. (2024九上·温州月考)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量,某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利用生成CO2的质量来测定(忽略稀盐酸挥发的影响)。小实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1. (1) 仪器B的名称是
    2. (2) 小科用如图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丙装置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装置乙中应装入(填试剂名称)。
    3. (3) 如果没有丁装置,实验结果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 29. (2024九上·温州月考) 小实为了寻找酸和碱反应的证据,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图甲实验中通过观察到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 (2) 从微观角度分析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3. (3) 小实进一步测得图甲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小实选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4) 小实利用5%稀盐酸与等量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次进行实验,请在图乙中画出pH随盐酸质量变化图像。
  • 30. (2024九上·温州月考) 钢丝棉是一种由低碳钢制成的细丝,直径约0.125-0.189毫米。小实利用钢丝棉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如下:

    步骤一: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

    步骤二: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

    步骤三: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步骤四: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


    5分钟

    20分钟

    1小时

    5小时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出现少许锈斑,活塞处于46mL刻度处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处于45mL刻度处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处于40mL刻度处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处于45mL刻度处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处于41mL刻度处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1. (1) 实验前先检查注射器气密性: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则气密性良好。
    2. (2) 5小时后丙实验中活塞仍处于39mL刻度处的原因是
    3. (3) 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4. (4) 为了进一步探究空气是否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小实增加了注射器丁进行实验。注射器丁中应补充的实验条件是
  • 31. (2024九上·温州月考) 小实用如图装置实验,发现实验I中试管温度升高,实验Ⅱ中试管温度降低。

    小实猜想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而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小温认为小实的猜想有不足之处,欲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分别量取10毫升水倒入2个烧杯,测得液体温度为t0

    ②在2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Na2CO3固体、NaHCO3固体,充分搅拌溶解,测得液体温度为t1

    ③静置直到温度不变,测得液体温度为t2

    ④分别加入10毫升25%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液体温度为t3

    ⑤多次实验后计算平均值,记录如表。


    t0/℃

    t1/℃

    t2/℃

    t3/℃

    Na2CO3

    20.0

    23.3

    20.0

    23.7

    NaHCO3

    20.0

    18.5

    20.0

    20.8

    1. (1) 实验I除了放热现象外,还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有
    2. (2) 进行步骤①②,是为了探究
    3. (3) 小实受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的启发,查询资料后发现浓度为25%以上的盐酸属于浓盐酸。因此小实认为小温的研究仍存在不足,请简要写出应补充的实验。
    4. (4) 结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
      A . 碳酸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B . 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吸热 C .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 D .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四、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第32题6分,33题8分,34题10分,共24分)
  • 32. (2024九上·温州月考) 海水晒盐在我国具有悠的历史。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经过滤除去不溶性的固体杂质后,可能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为检验食盐中杂质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注:实验过程中微溶算可溶)

    1. (1) 步骤①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2. (2) 根据步骤②的现象说明杂质中不含
    3. (3)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该食盐的杂质中一定有的成分是
  • 33. (2024九上·温州月考) 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 , 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 (1) 反应分离室中分离固体和溶液的实验操作是
    2. (2) 该反应流程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3. (3) 该流程捕捉二氧化碳并储存的效率为90%(即储存的二氧化碳与被氢氧化钠捕捉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值),请计算储存1吨二氧化碳,需要10%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吨?(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
  • 34. (2024九上·温州月考)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批次合金(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四组同学分别取部分合金与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进行了四次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所取样品质量(g)

    25

    20

    20

    1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50

    75

    75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18.5

    13.5

    13.5

    a

    1. (1) 据实验数据分析,四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的是第组,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2. (2) 第四组实验中a的值为
    3. (3) 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