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臭氧(O3)属于纯净物
②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④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再分
⑤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⑥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A. | B. | C. | D. |
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相同质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a试管中加入催化剂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 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①图甲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热
②图甲实验若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1/5
③图乙实验若未使用弹簧夹,实验前将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图乙实验若未使用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
⑤图乙实验中若白磷过量,则测得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1/5
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本校课本中的实验(见下图图例),设计出了如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根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已知:课本实验中,红磷燃烧的最低温度达240℃,在点燃时需要把燃烧匙放在集气瓶外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
【探究1】甲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白磷(白磷在40℃即可燃烧)平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置于20mL刻度处,并按图1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⑤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探究2】乙同学按图2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后,在集气瓶中装入a体积的水,关闭弹簧夹,用预先加热的玻璃棒引燃白磷,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容积为c。
①用碳代替白磷 ②用红磷代替白磷
③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④实验前弹簧夹未关闭
某小组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催化剂种类 | 气体产生速率(mL/s) |
二氧化锰 | 0.03 |
氧化铜 | 0.07 |
活性炭 | 0.12 |
【探究一】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催化剂均为0.4g,过氧化氢浓度均为10%,以收集10mL气体为准)。该小组采用了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具体数据如表: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相同条件下表中催化剂效果最好的是。
(2)为了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需测定:收集10mL气体。
【探究二】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水浴温度控制在21℃,二氧化锰均为0.5g,过氧化氢溶液均为5mL,三颈瓶容积为250mL)。
该小组采用了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依据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如图乙图象:
(3)图乙说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选填“快”或“慢”);
(4)以10%过氧化氢溶液为例,约40s后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