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1891 | 1901 | 1911 | 1914 | 1922 | 1939 | 1943 |
文官数量 | 79241 | 116413 | 172352 | 280900 | 317721 | 387400 | 710600 |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一 英国财政大臣罗金厄姆为了扩大内阁的权力,于1782年推动议会通过《文官定员法案》等法案,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到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1805年,财政部还首先设立了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作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命,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的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此次改革的政治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3)据材料一、二,简述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材料一 宋代“家训”的撰写者不仅包含帝王将相与文化名流,更包含“诸如隐士、善士、逸士、乡先生、各级州府的学生等下层士人”。宋代“家训”注重对圣贤事迹的梳理,以及对“家训”体例的完善。如刘青之甄选圣贤语录、名人事迹,生动而深刻地启迪族中子弟,司马光列举祖、父、母、子、女、孙、伯叔父、兄、弟等社会关系明确亲疏礼仪。宋代“家训”关注对择业立家与理财持家,如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提倡“丰俭适宜”,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提倡“量入为出”等。
——摘编自刘欣《宋代家训研究》
材料二
唐宋家训主要内容归类 | 唐 | 宋 | ||
北宋 | 南宋 | |||
1 | 处己(修身、励志) | 5 | 19 | 18 |
2 | 勉学、治学 | 3 | 14 | 15 |
3 | 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 | 3 | 6 | 8 |
4 | 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 | 6 | 14 | 10 |
5 | 处世(包括交友、尊师、礼仪) | 5 | 16 | 10 |
6 | 从政 | 11 | 11 | 6 |
7 | 治国 | 2 | 4 | 0 |
8 | 女诫 | 5 | 2 | 0 |
9 | 教子原则 | 2 | 4 | 2 |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材料 传承与创新制度的传承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两税法与一条鞭法的联系与区别,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制度在传承与创新中的不断发展。
两税法 | 一条鞭法 |
量出制入。中央合并原征各项税役,定出“两税元额”,向各地摊派。各州县根据所摊税额,向下摊派。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徭役、杂税,但丁额不废。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 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 无固定居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的1/30征税。 ——宁欣《中国古代史》 | 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明史·食货二》 |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