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 1. (2024高一上·南康月考) 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各区域在环境基础、经济内容、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别,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这一论述(     )
    A . 说明区域间文明存在频繁交流 B . 强调了地理环境的决定性作用 C . 意在说明黄河文明的独特地位 D . 阐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 2.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先秦时期,汉族男子娶亲时,夫妻交拜是在原有居室中,无须搭临时帐篷。北朝时中原地区举行婚礼仿照草原民族“庐帐为屋”的形式,盛行使用“青庐”,即用青布搭盖的临时帐篷。这一变化表明北朝时期(       )
    A . 胡化之风日益盛行 B . 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下降 C . 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 . 少数民族汉化程度提高
  • 3.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下图为某一历史探究小组对隋朝和唐朝发展的总结。其中失误部分分别为(     )

    隋朝

    成就:实现统一、发展经济

    制度创新、兴建东都

    修建运河

    失误:?

    唐朝

    成就:制度完善、经济繁荣

    文化灿烂、民族交融

    对外开放

    失误:?

    A . 滥用民力、内轻外重 B . 三征高丽、机构冗杂 C . 大兴土木、资源危机 D . 穷奢极欲、内忧外患
  • 4.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据《太平广记》记载:“唐开元中,吴郡人入京应明经举。至京因闲步坊曲……于东市一小曲内,有临路店数间,相与直入,舍宇甚整肃。”据此可知,唐代(     )
    A . 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B . 坊市制度逐渐走向分离 C . 政府实施严格市场管理 D .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 5.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从下列哪种途径获得的(     )
    A . 战功 B . 辛勤劳动 C . 科举考试 D . 经商
  • 6.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钱穆认为:“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该作者认为( )
    A . 三省分工明确 B . 三省具有民主色彩 C . 三省之间彼此制约 D . 三省长官身份相同
  • 7.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下列叙述与唐高宗的政绩无关的是(     )
    A . 《唐本草》 B . 联合回纥灭亡西突厥 C . 《唐律疏议》 D . 《大唐六典》
  • 8.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中国古代科技一度走在世界前列,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优秀的科技发明成果。下列科技成果中,属于隋唐时期的是(   )

    ①贾思勰著述《齐民要术》    ②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③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    ④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史记》等记载,四五千年前,黄帝的足迹西达陇东、东到海岱、北至华北、南达江湘,设官监国,诸侯来朝。从考古发现看,四五千年前,黄土高原对周边文化影响显著,黄河流域一度实现以黄土高原为中心的原初一统,长江流域可能也受其节制。由此可知(     )
    A . 这一时期贫富分化加剧 B . 出土文物信息最为可信 C . 当时华夏认同观念流行 D . 文献记载有一定真实性
  • 10. (2024高一上·鸡西月考) 战国以前文献中,“华”与“夏”最初只指中原人,以别于周边的戎狄蛮夷。战国以后“华夏”渐为通用词,既包括原来的中原人,又包括华夏化的戎人、狄人、夷人等。这反映出(     )
    A . 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 B . 传统华夷观念开始被打破 C . 华夏的认同观日益增强 D . 各民族之间的区别已消失
  • 11. (2024高一上·富锦期中)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 . 道、儒、墨、法 B . 墨、儒、法、道 C . 法、儒、道、墨 D . 道、法、墨、儒
  • 12.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据公元前212年记载,来自东部滨海的一方士卢生与另一方士交谈时,指责“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至如此”。始皇大怒,亲自下令调查与这两个方士相关联的文人并处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 . 为秦朝的灭亡埋下种子 B . 群众舆论对统治的压力 C . 对儒学进行严重的打压 D . 统治者治理的昏庸无能
  • 13. (2024高一上·鸡西月考) 秦统一六国后,在秦故地和六国境内旧道的基础上修筑驰道,路中间专供皇帝出巡使用,如无特许就连王公贵族也不许在驰道中央行走。这一变化反映了秦朝(       )
    A . 高度组织化的权力结构 B . 最高统治者的无上权威 C . 道路修筑遵循的规范性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14.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西汉初年的吴越地区,既有楚文化特征的墓葬,也有先秦越人特征的墓葬。西汉中后期,吴越地区所出土的汉族墓葬形式越来越多,取代了原有的墓葬文化形制。这表明西汉中后期(     )
    A . 吴越地区经济得到了开发 B . 政府加强了对吴越地区的管理 C . 汉人大举向吴越进行迁徙 D . 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 15. (2024高一上·西固期中) 西汉初年,政府崇尚“无为而治”,默许民间自行铸造钱币。文景时期,部分诸侯王靠铸钱聚敛起的财富成为其发动叛乱的倚仗,一些宠臣也借助国家矿山铸钱敛财,富逾王侯。这可用于说明(     )
    A . 货币铸造业技术门槛偏低 B . 休养生息有助于改善民生 C . 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 D . 财政危机推动了币制改革
  • 16. (2024高一上·齐齐哈尔月考) 三国时期,士大夫们突破了汉末品评人物以道德情操为主的做法,他们引入了阴阳五行理论,把阴阳五行与人的才智、性情、外貌、举止、道德看成紧密联系的整体,逐渐形成更加全面的人物品评标准。这反映出,三国时期(     )
    A . 儒学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 B . 传统道德秩序趋向解体 C . 人才观念随时代变化更新 D . 玄学盛行影响品评标准
二、材料分析题
  • 17.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咸,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 (2) 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 (3) 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的?
  • 18.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1. (1) 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写出三省的各自职权?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提到的大量文书直接送达给皇帝处理的原因是什么?之后的明成祖是如何解决皇帝政务繁忙问题的?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出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中枢秘书机构是由哪一个皇帝设立的?
    4. (4)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个发展趋势?
  • 19.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边疆治理对于封建王朝统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边疆安稳则社稷安定,边疆动乱则中原震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看,汉武帝之后,在政治地理格局上,不但汉初王朝直接领属郡县与王国独立领属郡县并立的格局被彻底改变,中央集权程度大大加深,王朝还通过积极有效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北疆确立了对匈奴侵扰的有效辖制。

    ——摘编自郑帼《两汉之际的政治地理研究》

    材料二

    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方的突厥和回纥、西南的吐蕃和南诏、东北的契丹和靺鞨。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开明的边疆治理政策,怀柔与攻伐政策相结合,保障了唐代的疆域稳定,使大唐出现了“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盖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的盛世局面。

    ——摘自田宁《武则天与唐朝前期的边疆民族治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为改变“政治地理格局”所采取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的边疆治理政策,结合所学以唐与吐蕃关系为例加以说明。
三、论述题(12分)
  • 20. (2024高一上·靖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体制、政治机构适时的调整,是政府活力的表现,也是保持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这种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哪一个时期调整得快一点,整个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就会快一点。这在汉武帝时期、唐前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据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