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到海边,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B . 这座城市气候温和 , 十分宜居。州妈妈性格温和 , 很少发脾气。
C . 教练在教学溜冰的小朋友怎么掌握平衡。他的身体失去了平衡 , 一头栽倒在地上。
D . 老师教育学生时,态度不应生硬。一位外国游客用生硬的中国话在问路。
①上面句子的情景用下面的成语来概括最为恰当。
A.议论纷纷 B.左右为难 C.一筹莫展 D.左思右想
②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用具体的情景来表现下面词语的意思。
津津有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五年级(3)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班主任张老师决定让同学们共同制定一份班级公约。下面是同学们的发言,请结合语境中的提示,把内容补充完整。
乐乐:有的同学上课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讲,我觉得应该制定一条
文文:课间打闹现象严重,我觉得应该制定一条
元元:有的同学喜欢乱扔垃圾,我觉得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桂花雨(节选)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①“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二)又是桂花飘香时(节选)
那时的我,还是个稚嫩的孩子,整天和小伙伴们无忧无虑地在田野里、小路上穿梭,而后山那一片桂花林,便是我们玩耍的乐园。每年秋天刚至,桂花们便会把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儿绽开,里面的小黄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香气袭人。我们在林子里闻着桂花香捉迷藏,过家家,好不快活。一阵秋风吹过,桂花树沙沙作响,许多小小的桂花便被抖落到了地上,如同一个个可爱的精灵,我总会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接住几朵美丽的桂花,仔细地观察着它,它是那样娇小可爱,令我着迷。
每逢桂花飘香时,我总能品尝到外婆亲手做的桂花糕,淡淡的鹅黄色,浓郁的香气,甜美的味道,令我回味无穷。②我也曾品尝过杭州的特色桂花糕,虽说比外婆做得更细致,但我总觉得味道还是比不上外婆亲手做的桂花糕。如今外婆也已经年近古稀,再没有精力为我亲手做桂花糕了,但我对桂花的特殊情感,却早已扎下了根。
①对这两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话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将杭州的桂花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杭州的特色桂花糕与外婆做的桂花糕进行对比。
B.这两句话突出杭州的桂花香味清淡、杭州的桂花糕做得不够细致。
C.句子①说明母亲对家乡的桂花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认为杭州的桂花不如家乡的桂花香。
D.句子②说明外婆亲手做的桂花糕中有浓浓的爱与亲情,这是其他桂花糕比不上的。
②下列诗句与这两句话的表达方式和情感相似的一项是( )
A.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漂泊在外的孩子:
这是我们家乡的桂花糕,它的颜色是鹅黄色的,它的香气是,它的味道是。快来尝一尝吧,桂花糕里面有你童年的记忆,有,还有。
时刻挂念你的乡亲们
2023年10月10日
一天,我与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子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我问:
“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儿,我的节奏又快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的瓷盆里本来就有不少。”我纠正他。
“我的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想起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去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从“我”的动作变化中,我们可以体会,这可以用文中的“”一词来概括。
要求:①选择一个让你觉得特别的人,将题目补充完整,如“与众不同的同学”“与众不同的他”等;②选择一两件能突出人物与众不同特点的事情来写;③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