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25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 1. (2024八上·大余期末) 一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 B . 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2. (2024八上·大余期末)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等特权,该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马关条约》
  • 3. (2024八上·大余期末) 太平天国运动起于1851年金田起义,终于1864年洪秀全病逝、洪天贵遇害,一场农民主导的运动,历经十余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其成功与失败,常常令后人感慨唏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 . 没有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C . 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D .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 4. (2024八上·大余期末) 洋务派为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A . 福建船政学堂 B . 京师大学堂 C . 北洋水师学堂 D . 京师同文馆
  • 5. (2024八上·大余期末) 下列不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是(     )
    A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 .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 C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6. (2024八上·大余期末) “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     )
    A . 维新派创办《国文报》 B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 .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D . 强学会的成立
  • 7. (2024八上·大余期末) 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在义和团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
    A . “自强”“求富” B . “民主”和“科学” C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 “扶清灭洋”
  • 8. (2024八上·大余期末) 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和领袖,他以无私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智慧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创做出的巨大贡献。这里的“他”是指(     )
    A . 林则徐 B . 孙中山 C . 毛泽东 D . 左宗棠
  • 9. (2024八上·大余期末) 护国战争的导火索是(     )
    A . 袁世凯复辟帝制 B . 宋教仁遇刺身亡 C . 北洋军阀割据 D .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 10. (2024八上·大余期末)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 . 《资政新篇》 B . 《钦定宪法大纲》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1. (2024八上·大余期末) 1919年12月,北大校长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明年招生时,倘有程度相当之女学生尽可投考,如程度及格,亦可录取也。”并招收了9名女学生,随后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沿袭多年的“大学女禁”被彻底打破。这说明(     )
    A . 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 . 男尊女卑格局得到改变 C . 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12. (2019八上·莘县期中)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D .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 13. (2023八上·天津市期末)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创建初期遇到的重大时代课题。以下史实与古田会议精神相符合的是(    )
    A . 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观点 B .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 .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 14. (2024八上·大余期末)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这首《七律·长征》体现了(     )
    A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 .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 .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 15. (2024八上·大余期末) 在一所学校大门两边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的这所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是
    A . 京师同文馆 B . 福州船政学堂 C . 京师大学堂 D . 黄埔军校
  • 16. (2021·南充)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台儿庄战役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A . B . C . D .
  • 17. (2024八上·大余期末) 有学者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在1937年奋起抗战,西安事变实为契机。西安事变引起中国国内政局的一大变动就是全国军民、男女老幼、朝野上下真心诚意的投入民族解放战争。”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     )
    A .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彻底解决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D . 太平洋战场迎来了转折点
  • 18. (2024八上·大余期末) 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柏林危机爆发,美苏双方的数十万大军在柏林对峙,摆出了强烈的战争姿态。正当美苏陷入“柏林危机”无力顾及其它时,人民解放军迅速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窗口期”而开展的战略决战是(     )
    A . 百团大战 B . 挺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 D . 平型关大捷
  • 19. (2024八上·大余期末) 十九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旋律。有人主张改革变法,有人主张暴力革命,有人主张实业救国……其中,主张实业救国并付诸实践的是(     )
    A . 孙中山 B . 康有为 C . 毛泽东 D . 张謇
  • 20. (2024八上·大余期末) 电影最早产生于法国,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诞生了《狼牙山五壮士》《风云儿女》《八百壮士》等一大批歌颂抗日救亡运动的电影。这主要反映了(     )
    A . 崇洋媚外思潮兴起 B . 民众关心国家命运 C . 中国享乐主义盛行 D . 已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第23题11分,第24题12分,共40分。)
  • 21. (2024八上·大余期末) 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自强,则莫如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材料二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促使一些与洋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多万匹。

    ——《中国近代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   维新派兴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李鸿章等人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洋务运动的进步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3. (3) 根据材料三,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 22. (2024八上·大余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做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做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做疯子。

    ——吴玉章

    材料二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讨袁檄文》孙中山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民国38年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的打倒皇帝的斗争是什么。说出该斗争的性质以及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的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窃取胜利果实的“民贼”是?随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保卫民主共和又进行了哪些斗争?
    3. (3) 材料三是毛泽东在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创作的诗篇,将其创作的年份民国38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哪一年?
  • 23. (2024八上·大余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他(国民革命失败后的毛泽东)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纪录片《苦难辉煌》

    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里程碑式的历史性事件,表明了我们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从“城市中心”式革命走向了“乡村中心”式革命,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初的实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材料三   遵义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在军事上主张面对敌人以阵地战的方式处处设防,这一决策造成了长征初期党和红军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困境,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重新总结斗争经验,集中全力纠正错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开始重新采用灵活的运动战,一路声东击西,党和红军很快重新获得战斗的主动权,最终挽救了中国革命。

    ——摘编自张树军

    1. (1) 请依据材料一,写出A代表的历史事件。A为B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请写出B与C的关系。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毛泽东开辟的“崭新的道路”。依据材料,归纳这一道路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遵义会议召开前后中央作战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遵义会议的召开在中共党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4. (4) 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你从以上三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 24. (2024八上·大余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1937年,蒋介石庐山谈话

    材料二   卅(三十)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媛,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从失败到胜利的伟大转折,为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画上了句号,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开端。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人类战争史上矗立起一座战略制胜的伟大丰碑。经过战争烽火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成为领导人民救亡图存、顶天立地的伟大砥柱。

    ——《论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1. (1) 材料一中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依据材料一概括两党的共同主张。
    2. (2) 材料二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哪一惨案而写的铭文?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 (3) 国家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