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官员分工明确 ②法律执行严格 ③吏治有过必纠 ④文书制度完备
时期 | 法律制度内容 |
曹魏时期 | 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对八种特殊身份的人,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大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有大才能的人)、议功(有大功勋的人)、议贵(高级官员和贵族)、议勤(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议宾(前朝皇室宗亲)的犯罪处罚予以减免 |
西晋时期 | 颁布《泰始律》,强调“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即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依据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定罪量刑 |
材料一 美国制宪的导火线是谢司起义。它之所以引起全美上下巨大的震动,与北美独立之初的贫富差距过大、商业竞争无序有深刻的关联。混乱的状况暴露了美国立法上的缺陷,而谢司起义使得这种缺陷彻底暴露。就在起义被平定的这一年,华盛顿、麦迪逊等开国元勋们再次出山,勇挑重担,商讨制定宪法,主张用宪法来保障民主,制止骚乱,保护民众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此举既是为了切实解决当时美国发展中出现的危机,也是为了永防专制和实现长治久安。
——摘编自薛权开《也谈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析》
材料二 1789—1875年,法国先后颁布12部宪法,它们分别是:1791年宪法、1793年雅各宾宪法、1795年共和国3年宪法、1799年共和国8年宪法、1801年共和国10年宪法、1803年共和国12年元老院整体决议案、1814年国王路易十八钦定宪章、1830年7月王朝宪章、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宪法、1852年路易·波拿巴的宪法、1870年拿破仑第二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历史发展角度去看这些宪法,我们不难发现,宪法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王权和贵族之间利益较量和妥协的过程,这期间利益各方能够达成一致的,通常都作出了一定的让步和妥协,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宪法才能得以更好的实现。
——摘编自何萌《以近代宪法发展史为视角看宪法的妥协性》
材料一 两汉时期,地方势力表现出逐步摆脱中央集权统治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出现使得中央政府的核心统治与皇权的最高权威受到严重威胁。基于此,中央政府在任命地方官员时,制定且形成了以回避官员自身籍贯为主要内容的惯例。汉武帝时期,中央政府在任命各地方行政官员时,正式确立了回避官员自身籍贯的临时性措施,即“除京城外,刺史不用本州人,郡国守相不用本郡(国)人,县令长不用本县和本部人”;东汉元帝时期,中央政府颁布施行的《三互法》是中国古代关于官员任职回避的第一个成文性法规,它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员任职回避制度正式形成。
材料二 自汉朝以后,任官回避制度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演变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进一步将婚姻亲籍的回避主体扩大至五服以内的亲属范畴,并且将回避制度的规制范围由地方扩大至中央;隋朝时期,创立科举取士回避制度,继续发展完善着古代官员回避制度。例如,隋开皇三年(583年)规定:州县的辅佐官员,三年必须更换,不许重任,而且皆选用外地人担任。唐朝的中央政府又将官员任职回避制度的主体对象由地方行政主官逐渐延伸至中央机关官员。宋朝的官员回避制度被完整、精细地规定为四种基本类型,即自身籍贯回避、姻亲属回避、特定职务回避以及科举取士任职回避。另外,宋朝还第一次用法定明文的形式确定了中央、地方任职官员对自身籍贯的全面回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程延军等《中国古代官员任职回避制度之辨:历史、制度与价值》
材料一 罗马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如《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罗马法体系庞大,涵盖了人法、物法、诉讼法等诸多方面。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万民法逐渐形成,以解决不同民族之间的法律冲突问题。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英]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
材料二 《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它是一部典型的近代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等原则。这部法典是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制定的,它对欧洲大陆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法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法律时都借鉴了其内容和体系。
——摘编自[法]让·路易·安贝翰《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渊源与影响》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现实的考量和正义的坚持,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道反对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0世纪50年代开始,党的领导人把握时代大势,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加强与亚非拉国家的接触,致力于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根据国内国际重大变化对中国外交进行了战略性调整,确立了“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与“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提出建立联合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来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坚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强调亚太地区更加积极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摘编自于小惠《浅析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现代中国外交”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