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三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11-12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0分)
  • 1. (2024八上·长春期中) 关于我国四至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最南端在海南省北部的琼州海峡 B . 最北端在漠河北端的黑龙江江边 C .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D .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 2. (2024八上·长春期中)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这是我国近62年以来的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及分布大势是(     )
      A . 黑河一腾冲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 B . 吉林省人口增长远高于广东省区 C . 沿海地区人口数量远小于内陆地区 D . 黑河一腾冲线以西地区人口增长较慢
    2. (2) 西藏自治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 . 炎热多雨 B . 森林茂密 C . 高寒缺氧 D . 炎热干燥
    3. (3) 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状况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鼓励年轻人出国务工,减轻就业负担

      ②探索提前退休制度,帮助子女家庭看护孩子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④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4. (4) 我国部分省份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人口负增长未来可能会导致(     )
      A . 人口年龄结构更优化 B .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 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D . 劳动力数量增加快
  • 3. (2024八上·长春期中) 下列各少数民族自治区与其聚居的主要少数民族组合正确的是(     )
    A . 宁夏回族自治区——维吾尔族 B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藏族 C .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D . 西藏自治区——回族
  • 4. (2024八上·长春期中)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 . 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B . 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不能独立 C . 长春地区全部是由汉族构成 D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5. (2024八下·龙华模拟) 2024年的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问这个冬天哪儿最‘热’,黑龙江哈尔滨绝对算一个。”许多网友表示对这座北国冰城充满向往。其中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1个身着统一橘色服装的3-6岁小朋友在3位带队老师带领下“勇闯哈尔滨”游学的画面,萌化全网(如图1)。图2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在我国的位置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这11个小朋友的家乡的简称是(     )
      A . B . C . D .
    2. (2) 结合这11个小朋友家乡盛产的水果,你觉得哪个称呼最适合他们(     )
      A . “小苹果” B . “小砂糖橘” C . “小冻梨” D . “小蜜瓜”
  • 6. (2023八上·九台期中) 关于我国地势特点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 . 众多大河滚滚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C .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不利于建设水电站 D . 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 7. (2024八上·长春期中) 在北方,一树繁花是春,枝头绿叶亦是春。读中国天气网推出的2023年全国树叶变绿进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渭城朝雨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王维描写长安(今西安)景象的诗句,如今在西安,此景象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是(     )
      A . 春节前 B . 劳动节前 C . 重阳节前 D . 国庆节前
    2. (2) 影响我国树叶变绿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地形地势 C . 经度位置 D . 纬度位置
    3. (3) 高寒草原所在的气候类型是(     )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 高原山地气候
  • 8. (2024八上·长春期中)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荆江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出北岸平原,加上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荆江进行了综合治理,防洪和航运效益显著。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和荆江治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长江自源头到入海口,依次流经的地形区是(     )

      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③四川盆地④华北平原⑤长江中下游平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2. (2) 左图中,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河段是(     )
      A . 上游和下游 B . 上游和中游 C . 中游和下游 D . 整个流域
    3. (3)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我国对荆江的综合治理效果显著,结合材料及图2,下列对荆江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

      ①修荆江蓄洪区②加高加固堤防③在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

      ④裁弯取直工程⑤疏浚河道清淤⑥初冬和初春时破冰排凌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⑤⑥ C . ②③④⑥ D . ①②④⑤
  • 9. (2024八上·长春期中) 2024年10月20日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大范围的大风、降雪、霜冻天气,进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该现象属于自然灾害中的(     )
    A . 洪涝 B . 干旱 C . 台风 D . 寒潮
  • 10. (2024八上·九台期中) 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 . 钢管 B . 森林 C . 壁毯 D . 雷电
  • 11. (2024八上·长春期中) 修建水库主要解决水资源的(     )
    A . 季节分布不均 B . 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布不均 C . 空间分布不均 D . 沿海和内陆分布不均
  • 12. (2024八上·长春期中)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做法合理的是(     )
    A . 可降解外包装箱送至专用回收站 B . 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随意堆放、投放 C . 减少城市绿化面积,道路更通畅 D . 出行尽量使用私家车,不使用公共交通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 13. (2024八上·九台期中)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②;③;④;⑤;⑥;⑦

  • 14. (2024八上·长春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7月末,全国遭遇当年首次高温天气,有媒体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信息绘制了一幅全国“高温蒸烤地图”。

    1. (1) 根据此图做出以下搭配,与事实相符的是____。
      A . 广州——“铁板烧”模式 B . 拉萨——“桑拿浴”模式 C . 济南——“赛煎锅”模式 D . 长春——“冰雪浴”模式
    2. (2) 根据我国图示“高温蒸烤”状况,体现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夏季南北都处于“高温蒸烤”中,主要是太阳直射点位于(重要纬线)以北。温凉区主要出现在青藏高原区,其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区东部的横断山区植被呈现变化。
    3. (3) 图示中“暑热伴雨水,犹如下热水”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冬季特点是。该区域中种植的重要油料作物是
  • 15. (2024八上·长春期中)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在三江源奔涌,经九曲处激荡,于入海口高歌。一条母亲河,滋润沿岸土地、养育华夏儿女、浇灌黄河文化。

    材料二黄河壶口位于黄河中游峡谷段,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2024年4月,多位网友拍到了壶口瀑布“清流飞瀑”的景观,令不少网友感叹“黄河水不再黄了”。

    黄河中游挟带大量泥沙→A→地势平坦→B→泥沙沉积→C→黄河成为“地上河”

    ①河床抬高②进入华北平原③流速减慢

  • 16. (2024八上·长春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丘陵。

    材料二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

    材料三左图为中国地形类型分布图,右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1. (1) 图中A盆地。B为内蒙古高原,该地形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华北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是我国粮食作物的主产区,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填干湿区)、半湿润区。
    2. (2) 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受其影响,降水量和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共同特点是。C山脉以南地区的植被以为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