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广州市真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4-12-28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八上·荔湾期中) 7月28日结束的巴黎奥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24岁的中国选手谢瑜后来居上,以240.9环的成绩为中国队拿到本届奥运会的第三枚金牌。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气手枪长度最接近(  )

    A . 30mm B . 30dm C . 30cm D . 30m
  • 2. (2024八上·重庆市月考)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潘展乐游出46秒4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的同时赢得冠军,这也是中国游泳队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有关比赛过程中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以泳池为参照物,潘展乐是静止的 B . 以潘展乐为参照物,站立在泳池边的裁判是运动的 C . 以潘展乐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静止的 D . 以潘展乐为参照物,浮标是静止的
  • 3. (2024八下·增城开学考) 某学生用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五次结果如下:L1=3.72cm,L2=3.52cm,L3=3.51cm,L4=3.51cm,L5=3.53cm,其长应记为(  )
    A . 3.5175cm B . 3.56cm C . 3.52cm D . 3.558cm
  • 4. (2024八上·荔湾期中) 下列对图中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乒乓球可以传声 B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的 D . 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 5. (2024八上·荔湾期中)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 . 冰雪消融 B . 露珠的形成 C . 霜的形成 D . 冰的形成
  • 6. (2024八上·荔湾期中) 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两汽车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4八上·荔湾期中) 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8. (2024八上·荔湾期中)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 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 . 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升华吸热 C . 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华成冰,后又升华成水形成的 D .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
  • 9. (2024八上·荔湾期中) 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 B . 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C . 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 D . 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 10. (2024八上·荔湾期中) 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

    A . 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液化形成水蒸气 B . 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 C .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 . 因为自然界水是循环的,所以人类不必担心水资源枯竭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 (1)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通过甲刻度尺测得该物体长度是cm;

    2. (2) 学校要求所有师生每天测量体温,小红用电子体温计测出体温偏高后,用水银体温计重新测量体温,水银体温计的设计原理是,测完后体温计的读数(如图所示)是。使用体温计后校医给体温计进行消毒,正确做法应该是

      A.用自来水冲洗                           B.在沸水中煮一会儿

      C.用医用酒精棉球擦拭                    D .B和C两种方法都可以

    1. (1) 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填“信息”或“能量”)。

    2. (2) 昆虫学家法布尔在他的著作《昆虫记》一书中记录了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Hz,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3. (3) 把甲、乙、丙、丁四种声音分别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中音调最小的是,响度最小的是,音色相同的是

    4. (4) 2024年7月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广州)实施方案》,真光中学迅速响应,在校园中种草、种花和植树,不仅能绿化环境,还能有效控制噪声,这属于在减弱噪声。《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盗铃者是采用了在处减弱噪声的方法。
  • 13. (2024八上·荔湾期中)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 (1) 如图所示,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选填“水蒸气”“小水珠”或“小冰晶”)。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高,仍然保持气体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2. (2) 为了更好开展春耕和缓解干旱,我们会进行了人工降雨增大降水量。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将干冰撒在大气中,干冰会迅速,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流成小水滴,形成降水。(以上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 14. (2024八上·荔湾期中)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正对山崖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汽车A处鸣笛,2.5s后汽车行驶到B处时司机刚好听到山崖对鸣笛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取340m/s)。求:

    1. (1) 求AB间的距离;
    2. (2) 求B处离山崖的距离。
  • 15. (2024八上·荔湾期中)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2024年2月13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单日出入境客流达14.4万人次,单日出入境车流首次突破1.8万辆次,双双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大桥全长55千米,如图1所示。小明看到此处设有限速标志如图2,汽车里程表如图3所示,同时按下停表,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同时看到汽车里程表如图4所示。(除不尽的请小数点后保留1位)

    1. (1) 小汽车行驶这段路程所需时间为秒,合小时;
    2. (2) 请根据图中显示的数据进行计算,判断该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
    3. (3) 若以最大限速匀速行驶通过大桥全程(忽略车长),请计算出通过大桥全程所需时间?
  • 16. (2024八上·荔湾期中)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 (2) 由图可知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cm/s;
    3. (3)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量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选填“偏大”或“偏小”),判断依据:
  • 17. (2024八上·荔湾期中)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将适量的固体A碎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将放入固体A碎末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其目的是使试管内固体A碎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乙,固体A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 (2) 图像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另一种固体B熔化图像,其熔点是℃,熔化用了min,图中的BC段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若在第2min熄灭酒精灯,固体B(选填“能”或“不能”)继续熔化(室内温度为25℃),依据是
    3. (3) 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固体B熔点分别为-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
  • 18. (2024八上·荔湾期中) 小明想知道某种液体在沸腾时有什么现象和特点,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探究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

    二、测量工具:机械停表、

    三、实验步骤:

    1.继续对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2.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利用机械停表测量此时的时间t;

    3.每隔1min,利用

    4.该液体沸腾时,在液体的底部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不断上升,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数据记录: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

    温度T/℃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

    五、实验结论:该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该液体是水,此时的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