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11-18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24 分)
  • 1. (2023八上·广州期中) 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南        裹/脸        不/泣        刻/ B . /堵        农/农        形/岖        然/ C . 黑/闲        灭/移        责/白        首/连 D . /死        追/气        红/谤        热/
  • 2. (2023八上·广州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杀戮        藏污纳垢        彰显        振聋发聩 B . 呓语        筋疲力尽        吹嘘        正经危坐 C . 愚顿        合颜悦色        劳碌        入目三分 D . 轩昂        摧枯拉朽        娴熟        苍海桑田
  • 3. (2023八上·广州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变得杳无音信 B .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 , 让腐败分子诚惶诚恐 C . 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 , 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D . 电影《战狼 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 4. (2023八上·广州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过去一年,全球雅思考生数量突破首次300万人次。(将“突破”和“首次”对调) B . 通过家长给孩子的自律性进行评分可见,得分越高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强。(删去“通过”) C . 新技术融入教育后,老教师更担心自己能否赶上年轻教师的脚步,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将“不能”改为“能否”) D . 长期在盲校从事计算机课教学的老师表示,目前国内盲校基本都普及了计算机教学。(删去“都”)
  • 5. (2023八上·广州期中)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学校将举办“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请问在这几个典故中,与“诚信”有关的三个是 ( )

      ①商鞅立木        
      ②伯牙绝琴        
      ③曾子烹彘        
      ④割席断交 
      ⑤一诺千金

      A . ②③⑤ B . ①③⑤ C . ①④⑤ D . ②④⑤
    2. (2)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22字)

          大河报重庆10月18日电重庆市一学生陈某骑自行车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倒车镜损坏,车身多处划伤。肇事后,该学生在原处等待车主半个多小时,后来留下一封包含联系方式的道歉信,并将道歉信包着身上的全部现金三百余元,粘在宝马车左前门的把手内侧。车主前来开车时,发现了道歉信和钱,深受感动。他与媒体联系,想要将钱还给对方,并资助其一万元“助学金”。

    3. (3) 陈同学因为上述诚信行为引起网络关注,获评“诚信少年”,参与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你恰好是陈同学的表弟,班主任李老师对你说:“我们班想要举办一次诚信主题班会, 听说你的表哥获评‘诚信少年’,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 5 点来到班上为同学们做个关于诚信的演讲,请你问问他能来吗?”第二天,你应该如何给表哥转述班主任李老师的话?
二、古诗文默写。
  • 6. (2023八上·广州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1) 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六题选四题作答)

      , 猎马带禽归。(王绩 《野望》)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③神龟虽寿,。(曹操《龟虽寿》)

      ④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

      , 归雁入胡天。(王维 《使至塞上》)

      ⑥八方各异气,。(曹植《梁甫行》)

    2. (2)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

      ①《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写水势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崔颢《黄鹤楼》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的诗句是:

三、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 46 分)
  • 7. (2023八上·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四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苏轼《临皋闲题》)

    【注释】①临皋:位于 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范子丰:名百嘉,是苏轼的儿女亲家。

    1. (1) 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竹柏影也/ 以诱敌 B . 月色入/木兰当 C .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手熟尔 D . 步于中庭/未复有能其奇者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3. (3) 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月光虽非夜夜有明,竹柏亦非夜夜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刻刻有 B .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4. (4) 《记承天寺夜游》中探讨过“闲”的含义,苏轼在《临皋闲题》中亦称自己为“闲者”,请你联系写作背景,谈谈对两文中“闲”的理解。
  • 8. (2023八上·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1) 请描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的画面。
    2. (2) 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 9. (2023八上·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锦鲤”的主题阅读“转发这条锦鲤,好运不断,心想事成!”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句话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在这里,“锦鲤”已经不只是一种 鱼,更是一种符号——它既可以是锦鲤,也可以是王思聪、杨超越、魏璎珞,或者是最近的 “信小呆”。

    作为鱼的锦鲤

        在网络时代之前,作为鱼的“锦鲤”在真实的历史中其实已被赋予很多鱼之外的涵义。 在中国的典籍中,不难找到带有神话色彩的相关传说。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了鲤鱼驮人升天成仙的传说,将鲤鱼作为仙人的坐骑;东汉的《三秦记》已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梁代陶弘景认为,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可见当时的鲤鱼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至唐代,“锦鲤”二字开始出现在诗中。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黄滔《成名后呈同年》中都出现了“锦鲤”。鲤鱼成为可供欣赏的品种。

        需要说明的是,诗句中的“锦鲤”一般认为指“鳞光闪烁的鲤鱼”,并非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锦鲤。

        现代锦鲤诞生于 19 世纪的日本,祖先应是原产于中国的鲤鱼。由于鲤鱼本为黑色,因变异而颜色艳丽、带有花纹的鲤鱼颇为少见,当时人们将这种鲤鱼称为“神鱼”,后来又衍生出“变种鲤”“色鲤”“花鲤鱼”“模样鲤”等说法。

        有文章考证,日本人兰木五助 1889 年培育出现在红白锦鲤的原种。此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养殖,反复作交配、改良,锦鲤的色彩愈发丰富绚丽,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中国红鲤鱼、金鲤鱼的色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锦鲤开始成规模进入中国。

    锦鲤的“信仰之跃”

        今年 2 月发表在《新闻研究导刊》中的一篇论文统计,在微博指数页面以“锦鲤”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涉及此话题的人群年龄分化明显:12-34 岁的用户占87.62%。

        文章将这种被称为“日常迷信”的“在线祈愿行为”看作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并认为这呈现出明显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当锦鲤成为一种“转运符号”,它开始成为网上的一张张图片。各种冠以“锦鲤”之名的“转运”图片涌现。

        此前支付宝抽中的“中国锦鲤”中奖者“信小呆”一夜爆红,两天内狂涨 85 万微博粉丝。写出“超级锦鲤”文章的公号作者在之前给读者的回复中坦言:“公号变现方式很多,当下 80%都是靠广告费。”只要能吸引流量,账号价值就能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陈歆磊表示,此类转发行为都可以被归类为“病毒式营销”,其特点是速度快、扩散性强、内容有趣或搞怪,“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做一个很好的包装,这样大家乐意去分享转发”。

    转发“锦鲤”需谨慎

        “转发又不要钱,不转白不转”的行为真的没有代价吗?方可成认为,社交媒体时代并非文章好就能传播广,这种文章刷屏的后果就是让公众注意力被绑架,社交媒体上其他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公众号却收割了大批流量,“真正只赚不赔的只有公众号”。

        对于“锦鲤崇拜”,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解释称,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外控型个体”,他们通常认为事情的结果是由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越是外控型的个体,越是觉得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更加焦虑。“转发锦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的恐惧感。

        “转发‘锦鲤’除了求好运以外,还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是一种紧跟热点的表现。年轻人的目标大多是未来导向,动动手指转发没有成本,而且心理暗示如果对未来有帮助岂不是更好。”张昕认为,转发锦鲤并不会让你真的心想事成,但有可能减少眼前面临的无助和失控感。

        “营销的本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陈歆磊认为,消费者要想防范此类虚假营销,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抱着占便宜的心理,“某些‘锦鲤’营销已涉嫌欺诈,其成功的核心就是把握了消费者占便宜的心态,本质上和电信诈骗并没有区别。”陈歆磊指出,由于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太快,一些法律法规还存在滞后或空白,消费者需注意保护自身权益,而工商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健康。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在社交媒体中,转发好运的“锦鲤”既可以是锦鲤,也可以是各种幸运的人。 B . 锦鲤在网络时代前的历史中被赋予很多“鱼”之外的含义,我国也有锦鲤的传说。 C . 现代锦鲤诞生于 19 世纪的中国,祖先是原产于日本、被称为“神鱼”的鲤鱼。 D . 上海交大陈教授认为,锦鲤转发的特点是速度快、扩散性强,内容有趣或搞怪。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某论文统计,某社交平台涉及“锦鲤”话题的人群大多数是 12-34 岁的用户。 B . 北大张教授表示转发锦鲤可以降低外控型个体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的恐惧感。 C . 北大张教授认为,转发锦鲤没有成本,同时可以减少眼前面临的无助和失控感。 D . 上海交大陈教授指出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虽然完善,但消费者仍需注意保护自身权益。
    3.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
      A . “锦鲤”在我国的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唐诗中就曾出现“锦鲤”二字,后来经日本人精心培育,才开始大规模养殖。 B . “中国锦鲤”图片经支付宝中奖者“信小呆”转发后,一夜爆红,成为了一种“转运符号”, 成了某些人借“在线祈愿”以赚钱的工具。 C . 网上出现一张张冠以“锦鲤”之名的“转运”图片,是“病毒式营销”者借助网民的迷信心理,以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的恶意行为。 D . 转发“锦鲤”,看似没有造成个人损失,但刷屏的后果是让公众的注意力被绑架,使其他 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4. (4) “锦鲤”图片在网上被频频转发,异常火爆,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回答。
  • 10. (2023八上·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另一个广州,在老城区菜市场

    陈思呈

        ①一连几天要去老城区办事,办事前后,免不了逛逛。平时我住在广州的城乡结合部。这一带全是外地人,广州话在这里走不通。小区保安也讲普通话,邻居碰面都讲普通话。也有附近的农民推着板车卖一点儿水果什么的,看着是当地人,按理应该讲广州话,但他们还是按市场需求讲粤式普通话:“西瓜很靓的哪。”。

        ②所以我虽“现居广州”,事实上和广州心脏地带的人们居住的是不同的广州。真正的广州应该有两个代表:一个是商业中心天河区,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条条高端的商业街,来来往往都是西装革履或妆容精致的精英白领,处处洋溢着优雅的小资情调;另一个代表就是老城区,那里的街景最广州,气氛最广州,连市场卖的菜也跟别处有区别。

        ③第一天,我在一条巷子口看到一家菜摊子的尾货,居然有几十个佛手柑。当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这家小摊子正在收摊儿。我们城乡接合部的市场收摊儿前,摊子里多数是残败的菜叶子,哪里见到过这么多佛手柑。

        ④“能用来做菜吗?”我问摊主。摊主言简意赅地说:“煲汤。”我又问旁边挑菜的阿姨:“这个怎么煲?”阿姨也是言简意赅:“切成块。”然而时间太晚,我还要去另外的地方,只能放下匆匆走了。

        ⑤第二天来时,便沿这个菜摊子向巷子里面走去。果不其然,巷子里别有洞天,两旁全是因地制宜的小摊子。昨天正要收摊儿的蔬菜档口现在全盛开放,除了常规的菜式之外,还有大捆大捆的新鲜桑叶,不是给蚕吃的,是给人煮水煲汤的。

        ⑥往里走,不但有鱼腥草、艾叶,还有蒲公英,摊子前挤满了默默挑选的阿姨们。摊子上还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好处多多,请上百度查一查”。我不禁暗暗赞叹,聪明的卖家,可以少说多少话。

        ⑦倒也不能说这些菜有多稀罕,但是只要品种比普通菜市场多一样,就像虽然穿着 旧衣服但多戴了一条丝巾,多出来的是那一点儿喜悦。

        ⑧这时一张轮椅从人群中艰难地挤过来,一个衰弱的老头儿坐在轮椅上,停在一家鱼档前。推轮椅的中年妇女与杀鱼的一番交涉,老头儿一会儿看看摊主,一会儿看看中年妇女,眼神一忽儿质疑一忽儿赞许,你看他一言不发,但看得出,那点儿数儿是在他心里的。

        ⑨我走开几步,明白过来。这中年妇女,该是老头儿家里的保姆。老头儿家里的经济不会差,但并不会因为殷实就乱花钱。我以前常听邻里乡亲这样教我算账:“你请保姆去买菜,她每次不用多,一天多算你八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两百四。”对此,我不敢苟同,但也能理解。

        ⑩现在这位老头儿不畏菜市场的污水和颠簸,亲临杀鱼现场,第一,可以保证买到的菜都新鲜;第二,可以保证保姆没有多算八块钱甚至更多;第三,菜市场以及沿途一路,各种风情和风景,也很有益于健康。所以虽然动静大,他坐轮椅也要来。他对生活是真爱。

        ⑪距离市场不远处,就在街道旁边,有两个外贸衣服店。其中最大的那一家,第一 天已经把我镇住了,因为整整一层,所有的衣服都是 18 元。

        ⑫我在衣服的海洋里遨游。她们不设试衣间,非但不设试衣间,导购的阿姨,不知

    道为什么,似乎不鼓励你买。比如我拿起一条裙子,正在端详和想象,阿姨站得也不近,却大声对我说:“你穿不下的,靓女!”又指指另一个陌生的顾客,“她穿差不多。”但我就不能先买回去再减肥吗?我就不能买回去送人吗?但我也许可以审慎地得出两个社会学方面的结论:老城区的广州人真的实在太瘦了,连我都能成为穿不下的教材,以及阿姨们未免太耿直了。

        ⑬另外一天在路边,我竟看到有人坐在榕树下“挽面”。我本以为这门手艺只是吾

    乡的传统手艺,甚至连吾乡也见得很少了。“挽面”的书面语表达是“开脸”,在吾乡,一般是由一名老妇人手执长长的湿纱线,一头扣在左手拇指,一头咬在嘴巴里,紧贴着将要出嫁的女子脸部,交叉绞动拔掉脸部茸毛。小时候我见过这种手艺,但感觉很可怕,第一感到很疼,第二那名“挽面”的老妇人因为嘴里咬着纱线显得特别沉默和严厉。

        ⑭但今天在广州街头见到挽面,却觉得分外温暖,甚至很喜感。掌握这门技艺的这名妇人年纪也不老,她旁边的广告牌上写着“欢迎女士脱面毛/有房租”,所以她同时还是一个房产中介。我问她们可不可以让我拍一张照片,她们答应了。

        ⑮那天我还绕到一片民居去拍照,是几栋骑楼连成一片,白色的墙,但墙角被雨水和青苔泅成黑色或绿色,看起来就更美了。我的一位画家朋友热心从旁指导:“你要平着拍,不要俯拍也不要仰拍,要成块地拍,不要切断。”看着手中的照片,我不禁心生感触——拍照如此,看待一个地域的文化不也应如此吗?

        ⑯广州老城区的市井百态对于诗歌来说或许过于乏味,但对生活来说却刚刚好。

    (选自《文汇报》2019年4月,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广州是充满小资情调的现代化商业城市,商业中心天河区是其中的代表。 B . 广州老城区的市井百态缺乏诗意,是因为人们务实市侩、过于关注生活的细节。 C . 广州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老城区,街景和气氛都与别处有区别,最有地方特色。 D . 老人亲临市场,“质疑”与“赞许”可见他能对生活的柴米油盐非常关注。
    2. (2) 结合文段,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⑴“能用来做菜吗?”我问摊主。摊主言简意赅地说:“煲汤。”我又问旁边挑菜的阿姨:“这个怎么煲?”阿姨也是言简意赅:“切成块。”(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体会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⑵倒也不能说这些菜有多稀罕,但是只要品种比普通菜市场多一样,就像虽然穿着旧衣服但多戴了一条丝巾,多出来的是那一点儿喜悦。(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 (3) 作者在广州街头看到“挽面”,为何“觉得分外温暖,甚至很喜感”?
    4. (4) “你要平.着.拍.,不要俯拍也不要仰拍,要成.块.地.拍.,不要切断。”句中加点字表面在讲摄影的技巧,实际上隐含了作者对广州老城区文化的两种态度,请写出作者的这两种态度,谈一谈你对“另一个广州”的理解。
四、第三部分 写作(共50分)
  • 11. (2023八上·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真管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600字以上。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五、附加题(8分)
  • 12. (2023八上·广州期中) 学校开展以“青春向党”为主题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活动,请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三项任务。
    1. (1) 任务一: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相关内容以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写出诗中提到的长征相关事件 2 件。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领袖”人物专题阅读的摘抄卡片


      人物

      摘抄文段

      批注

      ㅤㅤ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他很能吃苦,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

      性格率真

      朱德

      ㅤㅤ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

    2. (2) 任务二:下面是初二同学的“红军领袖”人物专题阅读的摘抄卡片,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表格。
    3. (3) 任务三: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相互扶持,得以渡过难关,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请从《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海底两万里》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团结一致,相互扶持”的感受和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