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 |||||||
水 | 4.2 | 水银 | 0.14 | 玻璃 | 0.84 | 干泥土 | 0.84 |
冰 | 2.1 | 酒精 | 2.4 | 木材 | 2.4 | 铜 | 0.39 |
煤油 | 2.1 | 砂石 | 0.92 | 铝 | 0.88 | 铅 | 0.13 |
(1)小强给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的A、B两种物质加热,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相同的方法,来保证A、B两种物质相同,再通过比较它们来比较A、B两种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
(2)小强利用所测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选填“A”或“B”)种物质的吸热能力更强。
①根据表格前6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文字表述)
②对于测量数据的相关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7组数据的偏差可能是电流表读错量程引起的
B.分析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IA/A | 0.12 | 0.15 | 0.12 | 0.18 | 0.20 | 0.18 | 0.24 |
IB/A | 0.15 | 0.20 | 0.14 | 0.20 | 0.24 | 0.16 | 0.9 |
Ic/A | 0.27 | 0.35 | 0.26 | 0.38 | 0.44 | 0.34 | 0.42 |
UAB/V | UBC/V | UAC/V |
1.8 | 1.8 | 3.5 |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8 | 0.8 |
B | 镍铬合金 | 1.6 | 0.8 |
C | 镍铬合金 | 0.8 | 1.6 |
D | 锰铜合金 | 0.8 | 0.8 |
(1)实验中应通过观察来比较电阻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2)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的关系;
(3)选用编号为A、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的关系;
(4)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电阻和电阻率
金属导体的电阻的形成原因是:金属导体内有大量可自由运动的电子,当导体两端有电压时,自由电子便可定向移动,做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跟金属导体内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的正离子频繁地发生碰撞,宏观上表现为金属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金属导体有电阻。
导体的电阻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如金属导体的电阻就是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和温度决定的。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一定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均匀的导体,它的电阻R与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即 , 这个关系叫作电阻定律。式中ρ叫作电阻率,是一个跟温度和材料有关的物理量。电阻率可以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物质的电阻率差别很大,例如在常温下导电性能最佳的材料是银,它的电阻率最小。相同几何形状的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相比较,金属的电阻最小,绝缘体的电阻最大,半导体电阻的大小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有时电阻元件也简称为电阻。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导体的电阻是由于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跟导体内的正离子形成的;
(2)如图所示的一个长方体金属块,AB间的电阻为R1 , CD间的电阻为R2。则R1R2(选填“>”“<”或“=”);
(3)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很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假定银原子的体积为1×10-29m3 , 银原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每个银原子可以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1cm3金属银中有个自由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