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11-11 浏览次数: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道小题2分,共计46分)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它每空1分,共24分)
  • 24. (2024九上·珠晖期中) 现有下列三种物质:

    A、氧气       B、氮气        C、氖气       D、活性炭

    请用合适的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1)可用于净水的是;(2)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的是

    (3)可供给呼吸的是;(4)可用在城市霓虹灯中的是

  • 25. (2024九上·珠晖期中)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
    2. (2) 5个镁离子
    3. (3) 2个铵根离子
    4. (4) 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5. (5)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6. (2024九上·珠晖期中) 有下列物质:①海水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氦气⑦冰水混合物⑧洁净的空气⑨KMnO4⑩铁粉。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 (1) 属于混合物的
    2. (2) 属于纯净物的是
    3. (3) 属于化合物的是
    4. (4) 属于氧化物的是
  • 27. (2024九上·珠晖期中)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 (1) 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一种元素符号),其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2. (2) 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 (3)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标号)。

      a.He和Ne          b.B和Mg          c.Al和Si            d.F和Cl

  • 28. (2024九上·珠晖期中) 如图1是电解水的装置。

    1. (1)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 (2) 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是,A是电源的极。
    3. (3) 该实验前通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4. (4)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若a→c→b可表示一种化合反应(如图2),那表示分解反应的顺序应该是
    5. (5) 实际操作中,C、D体积比通常小于1:2,原因是(任写其一)。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计6分)
  • 29. (2024九上·珠晖期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请写出一条爱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2. (2) 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写出其中属于氧化物的化学式,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条)
  • 30. (2024九上·珠晖期中) 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的原因是:不变,没有增减,不变。
四、实验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它每空1分,共16分)
  • 31. (2024九上·珠晖期中)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欲用装置F收集氧气,收集的最佳时刻是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 (3) 如果小红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4. (4) 将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G),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5. (5) 已知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实验室中锌粒(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制取氢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应选择(填字母)。
  • 32. (2024九上·珠晖期中) 为研究化学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实验三:称量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一根铁钉,然后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

    4.8g

    112.6g

    118.4g

    反应后

    8.0g

    108.2g

    118.4g

    1. (1) 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2. (2)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 (3) 在三个实验中,实验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4. (4) 由此可得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必须在体系中进行。
五、计算题(8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