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11-19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识字与写字
  • 1. (2024六上·长沙期中) 用楷书誊写下面这首诗,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2. (2024六上·长沙期中) 看拼音写词语。
    1. (1) 看完电影《长津湖》,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xuán yá之上,风雪在páo xiào,dān bó的衣裳根本抵御不了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即使是冻成了冰gē da,志愿军战士们也依然紧握手榴弹,保持着战斗姿势,用热血和生命保卫国家。
    2. (2) 请写出正确的同音字。

      【yì】

      近人

      【zào】

      动不安

二、梳理与探究
  • 3. (2024六上·长沙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mí) 着(qín) 礴(páng) 金棒(gū) B . 金(liú) 石(yǔn) 提(gōng) 扶(chān) C . 起(lún) 龙(pān) 抽(yè) 笨(zhuó) D . (jiàn) 吟(sēn) 养(juàn) 月刀(yǎn)
  • 4. (2024六上·长沙期中) 下列画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 . 明月别枝惊鹊(别枝:横斜的树枝) C . 路转溪桥忽(见:同"现") D . 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指海、陆、空三军)
  • 5. (2024六上·长沙期中)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如果字写得横七竖八 , 即使内容再好,作文也很难拿到高分。 B . 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的宣告使得在场的观众热血沸腾 C . 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D . 太和门失火后,工匠们弄巧成拙 , 按照原建筑面貌复制了一个逼真的“太和门”。
  • 6. (2024六上·长沙期中) 下列关于地名和人名拼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桔城路(JUCHENG LU) B . 平溪江(PINGXIJIANG) C . 诸葛亮(Zhūgě Liàng) D . 西门豹(Xīmén Bào)
  • 7. (2024六上·长沙期中) 下列句子中,分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睡。 B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C .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到在他脚下。 D . 微笑,是一缕温暖的阳光;微笑,是寒冬中的炉火;微笑,是艳阳下的清风。
  • 8. (2024六上·长沙期中) 下面描写场面的句子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的一项是(  )
    A . 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和着节拍拍手,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 B . 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的投射下重返座位。人群中爆发出如潮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 C . 原本寂静的操场一下子沸腾起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仿佛变成了一个自由市场。 D . 几个小时如流水一般飞快地过去了。义卖结束了,操场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 9. (2024六上·长沙期中)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G,再查音节guan。“贯”的第2笔是横折。
    2. (2) 有说服力的演讲稿,应该要观点鲜明,并且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或名言警句,这样更有感染力。
    3.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等闲”都是平常的意思。
    4. (4) 《过故人庄》是一首五言律诗,《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
    5. (5)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 10. (2024六上·长沙期中)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2. (2) 爸爸对小明说:“我明天要去洞口开会,你自己做饭吃。”(改为转述句)
    3. (3)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

      “这儿简直太漂亮了!”旁边传来一声赞叹。

    4. (4) 学习是否刻苦,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修改病句)
    5. (5) 所有人都被“时代楷模”张桂梅的事迹所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 11. (2024六上·长沙期中) 根据积累填空。
    1. (1) 轻叩诗歌大门,我们看到了苏轼笔下“黑云翻墨未遮山,”的疾风骤雨;感受到朱熹笔下“,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天气息;体会到贺知章“,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思乡之情。
    2. (2) 宋代名臣李纲非常爱国,外都侵略国土,他这样说:“祖宗疆土,。”
    3. (3) 在《七律长征》这首诗中,“”这两句诗中写到了长征途中的两大战役。
    4. (4)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即使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也要在心里牢牢记住国家,常怀忧国忧民之心。”老师的话可以用诗句“”概括。
三、阅读与鉴赏
  • 12. (2024六上·长沙期中) 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选段

    ㅤㅤ五位壮士____(屹立 挺立)在狼牙山顶峰,____(眺望 遥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____(相继 连续)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____(壮烈 激烈)豪迈的口号声:

    ㅤ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ㅤㅤ“中国共产党万岁!”

    ㅤㅤ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 (1) 给选段加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2. (2) 在选段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
    3. (3) 我从等词语中感受到五位壮士跳崖时的奋不顾身。
    4. (4) 选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属于的描写,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属于的描写,这样的描写方法叫,这样写的好处是
    5. (5)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文中“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从“这声音”里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 13. (2024六上·长沙期中) 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ㅤㅤ①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有个普遍的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手机和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ㅤㅤ②这样的孩子,见闻广____(搏 博),却缺乏深入思考的____(奈 耐)心,知识虽多却认识肤浅,反应敏捷却欠缺推敲思索。

    ㅤㅤ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坐在屏____(幕 暮)前就可以____(豪 毫)不费力地获得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ㅤㅤ④大家可能读过《西游记》这本书,也可能看过关于《西游记》的影片、漫画书。两相比较,在读书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神奇的语言文字之美。至于影片和漫画,虽然也会带给人们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ㅤㅤ⑤如果把阅读书籍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屏幕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虽然同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ㅤㅤ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虽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希望大家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 (1) 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瞬间——

    3. (3) 第二自然段中的“这样的孩子”,其优点是、知识多、反应敏捷,其不足是缺乏、认识肤浅、欠缺推敲思索。
    4. (4) 作者把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把屏幕前的观赏比喻成
    5. (5) 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就不同。如果想了解儿童不喜欢阅读书籍的原因,应该重点阅读第自然段。读后可知,儿童不喜欢阅读书籍的原因是:
    6. (6) 选择:本文的观点是(    )
      A . 静下心来读书的孩子愈来愈少了。 B . 希望孩子们走进书里去。 C . 影片和漫画带给人们艺术享受。 D . 现代科技使阅读变得更加快捷。
    7. (7) 小浩沉迷于看电视,不爱读书,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劝劝他。

      小浩,

四、书面表达(30分)
  • 14. (2024六上·长沙期中) 习作。两者选其一,写一写,不少于400字。
    1. (1) 六年来,我们读了很多革命烈士英雄故事,如果你能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你想变成谁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2. (2) 如果小英雄雨来穿越到现在,遇到了同龄的你,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发挥想象,写一写。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