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11-16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共15分)
  • 16. (2024九上·惠城期中) 用化学符号填空:
    1. (1) 2个氧原子:
    2. (2) 3个铝离子:
    3. (3) n个二氧化硫分子
    4. (4)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则x的值为,该粒子符号为

      ②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x的值为,该粒子符号为

  • 17. (2024九上·惠城期中)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①液氧、②碘酒﹑③镁条、④二氧化锰、⑤冰水混合物、⑥澄清的石灰水﹑⑦高锰酸钾

  • 18. (2024九上·惠城期中) 下面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找出的几种元素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钠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钠原子内的质子数为
    2. (2) 现有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用字母序号填空:属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属阳离子的是

三、实验题(共15分)
  • 19. (2024九上·惠城期中) 通过近两个多月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装置是(在A-G中选择),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加以改进,请你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 (3)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可选择(填字母序号)作为发生装置。
    4. (4) 如果用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进入。
    5. (5) 如图是化学中“有名”的装置,有如下用途:

      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 20. (2024九上·惠城期中)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请解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 (1) 电解水实验示意图: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由该实验可将特出的结论是
    2. (2) 实验I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3. (3) 生活中可用(填试剂名称)来鉴别硬水软水。
    4. (4) 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该过程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四、综合能力题(共25分)
  • 21. (2024九上·惠城期中) A~G是初中化学第一至四单元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已知:A、D常温下均为液体;B、F均为黑色固体:C、G均为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D、E
    2. (2) 写出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 (3) 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2. (2024九上·惠城期中)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

    资料信息: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实验过程】

    (1)图I所示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 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 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1所示,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II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图II所示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由图II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
    (5)氨气由分子构成,其化学符号为NH3 , 下列表示氨分子的模型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 23. (2024九上·惠城期中)

    2021年10月6日,诺贝尔化学奖名单公布。本杰明·李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因在“发展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获奖,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化学兴趣小组以“催化剂”为主题,进行大单元学习。

    活动一:验证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某同学用电子天平称取1.0g二氧化锰,按照下图步骤进行探究活动。

    (1)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实验现象是。上述步骤中,对比步骤(填步骤)序号),说明二氧化锰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步骤⑤称量,二氧化锰质量仍为1.0g。

    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活动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猜想假设】猜想1:催化剂的种类

    猜想2: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猜想3:温度

    【实验探究】学生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用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40mL),以收集50mL的气体为标准,比较反应的快慢,实验方案如表所示:

    序号

    温度/℃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1g催化剂

    时间/s

    l

    20

    5%

    二氧化锰

    36

    2

    20

    10%

    二氧化锰

    14

    3

    20

    5%

    氧化铜

    x

    4

    80

    5%

    二氧化锰

    28

    (2)写出实验3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对比实验1和3的数据,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强的实验依据是

    【拓展延伸】在实验3中,学生将注射器换成了压强传感器,测得了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实验过程中,学生触摸锥形瓶外壁,有发烫的感觉,至反应结束后,发生装置的温度慢慢趋于常温。

    (4)根据实验探究推知,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分析图2发现:反应速率在不断发生改变。反应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填2种)。

    (6)图2中,CD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