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

更新时间:2024-12-04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2024八上·南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也许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人人都可以心怀科学家精神。我们时常震撼于科技的发展,折服于科学家的奇思妙想。科学家的风姿是酷飒的,像“两弹元勋”邓稼先那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甲】科学家的情操是淡泊的,像物理学家郑哲敏那样“如果国家需要,即使去做一个管道工也可以”;科学家的情怀是壮志的,像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那样心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信念,dān精竭虑投身于科研事业中,默默将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脊梁挺起【乙】我们致敬赞美科学家精神,谨记先辈们的谆谆教诲,将这种精神化为奋进的动力。科学星河璀璨,但并非耸入云霄、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心向往之、行渐趋之,“手可摘星辰”“日月入胸怀”就不是梦想。

    1.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dān精竭虑②教

    2. (2)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              【乙】······ B . 【甲】,              【乙】。 C . 【甲】:              【乙】······ D . 【甲】。              【乙】。
    3. (3) “振兴中华”的短语类型是:短语。
    4.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类似飞机轰鸣的巨大声响振聋发聩 , 火箭竖直向上,穿过云层,身后的云朵变幻出一条巨龙的形象。 B . “中国天眼”奠基人南仁东22年扎根深山,矢志不渝铸造大国重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埋头耕耘数十载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C .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锐不可当的气势。 D . 朗读《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我们心潮澎湃 , 豪情万丈。
  • 2. (2024八上·南关期中) 完成下面的古诗词积累卡。

    古诗词积累卡

    主题

    古诗词名句

    自然美景

    ①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借景言志

    ③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发出了“?松柏有本性”的赞叹,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④曹操《龟虽寿》中“”表达了衰老的骏马,还有奔驰千里的志向。

    游子情思

    ⑤崔颢在《黄鹤楼》中自问自答抒发乡愁的句子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⑥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写故乡水的深情,含蓄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45分)
  • 3. (2024八上·南关期中)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与为乐者(思念) B . 至承天寺(于是,就) C .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D . 竹柏影也(大概是)
    2. (2) 文章最后写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3. (3) 《记承天寺夜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描写月的句子中,并无一个“月”字,请结合文中句子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 4. (2024八上·南关期中)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 , 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节选自郦道元《西陵峡》)

    【注释】①践跻:登临。②崿:山崖。③离离蔚蔚:形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

    1. (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2.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B .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C .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D .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3. (3) 请你谈一谈,选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5. (2024八上·南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铭记历史 坚定前行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①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9月,美国等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在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朝鲜半岛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迫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难决策。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核。在长津湖、龙源里、松骨峰、大同江、上甘岭······志愿军战士们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浴血奋战,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面对敌人飞机的密集轰炸,志愿军坚守阵地,决不后退一步。

    ③在朝鲜上空,志愿军空军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中力量,两国空军作战实力悬殊。一群年轻的共和国雄鹰,凭借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术战法,不断在实战中书写传奇,取得令世人震惊的辉煌战绩,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④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些人民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敌人击退,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自强品格和必胜信念。

    ⑤美军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中国士兵是顽强的敌人,他们虽然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携带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及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的粉······但是,他们永远向前作战,奋不顾身······战后,美军对志愿军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是世界上唯一支能用步兵围歼机械化部队的军队,步兵战术堪称巅峰,这是只有中国才能做到的奇迹。

    ⑥国防大学教授刘光明这样阐释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抗美援朝战斗取得伟大胜利,靠的是中华儿女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场战斗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钢铁意志的对决。

    ⑦铭记历史,缅怀英雄,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直面挑战,勇于创新,在新的起点上,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选自《经济日报》,有删改)

    1. (1) 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相关描述,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 . 1950年9月,美国等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在仁川登陆,并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 B .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凭借强大的空中力量,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 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等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D . 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包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 (2)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 (3) 2024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第74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新时代怎样才能做到“铭记历史,坚定前行”呢?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 6. (2024八上·南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为祖国撤下那生机勃勃的“种子”

    李春剑

    ①“吃一堑长一智”。

    ②1998年,再次回忆起30多年前的那次失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感慨万千。他提起笔,郑重地在稿纸上写下这个标题。

    ③薄薄的稿纸早已泛黄,但字迹清晰俊雅。一撇-捺间,满是老人对航天事业的执着,对科学真理的渴求,对祖国的赤诚.

    ④他是我国著名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筑基者。

    梁思礼          ⑤那次失败为梁思礼带来怎样的感悟?它又为蓬勃发展的新中国注入了什么动能?

    ⑥忆往昔,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

    ⑦1949年10月,自美国旧金山驶来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缓缓靠岸。尽管已在汪洋之上漂泊了一个多月,留美8年的梁思礼却丝毫不见疲累。他快步走下舷梯,张开怀抱奔向母亲,奔向他阔别已久的祖国。

    ⑧“祖国需要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和一同归来的30多位留美学子一样,梁思礼浑身充满干劲儿。

    ⑨1956年,一项新事业摆在梁思礼面前。此时,我国决定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五院”),要下大力气开展导弹与火箭研制。作为无线电工程与自动控制两大前沿领域的高才生,梁思礼被任命为五院的自动控制研究室副主任。在院长钱学森的带领下,他成为我国第一代航天人.

    ⑩隐姓埋名,为国铸剑,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事业!站在这个崭新的起点,梁思礼兴奋不已。可是,导弹到底是什么?究竟长什么样?在五院,除了钱学森,还没有人见识过它的“庐山真面目”。

    ⑪“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回忆当年,梁思礼这样形容。

    ⑫“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梁思礼明白,这颗“种子”一定要在中国的国土生根发芽,结成一道坚实有力的国防屏障!

    ⑬这更是一项无比艰巨的事业。没水、没电、没床铺·····大漠深处,发射基地的房子四处透风,沙砾使劲儿从墙缝钻进屋子,还直往人的头发丝和耳朵眼里钻。

    ⑭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除了决心!

    ⑮没有资料和经验?那就边学边干。没有厂房和设备?那就改造旧机库,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咬住牙,绷住劲,顶住一口气,这些年轻的航天人誓要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

    ⑯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1059”近程液体地地导弹成功试射,标志着我国在导弹技术领域的初步胜利,科研人员亲昵地叫它“争气弹”。它还有另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东风一号”。

    ⑰梁思礼清楚地知道,尖端技术不能只靠模仿,更不可能靠花钱买到手。顾不上休息,他带领团队,迅速开展中近程液体地地导弹的自主研发工作。

    ⑱似乎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不到两年,“东风家族”的又一成员“东风二号”问世,准备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⑲“砰”的一声巨响,让发射现场的人们都愣住了!刚飞上天几秒,导弹就打起“摆子”,然后猛地一头“栽倒”在地,炸起一个巨大的蘑菇云。不知过了多久,烟雾终于散去,地面上只留下一个直径20多米的大坑,宣告着刚才的一切都真实地发生了。

    ⑳梁思礼无法忘记那一天,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首次发射任务,失败。

    ㉑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历尽千辛万苦设计出的成果,就这样毁在自己眼前,梁思礼心里装满了痛苦和疑问。

    ㉒问题就出在导弹的控制系统!梁思礼迅速冷静下来,敏锐地捕捉到了问题所在:“东风二号”模仿的是苏联导弹控制技术,发射时受地形因素影响很大。如果是在复杂的山地,搜索雷达必须跟着导弹“跑”,移动到朝向发射目标的位置。毫无疑问,这不可能满足实战需求。

    ㉓在梁思礼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反复修改、试验。他们要给“东风二号”安上一个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大脑”.

    ㉔ 1964年6月29日,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东风二号”腾空而起,直奔苍穹。“东风二号”控制系统的双补偿方案,使导弹命中精度大幅提高,我国导弹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从个人历练来说,失败比成功更有启发、更起作用。正因为失败以后,做了大量工作,总结了经验,才使我们把坏事变成了好事,才真正懂得应该怎样自行设计。”在那篇名为《吃一堑 长一智》的追忆文中,梁思礼这样写道。

    ㉖随后,梁思礼被任命为“东风二号甲”导弹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参与到导弹、核弹“两弹结合”的工作中。体积和重量被大幅压缩的核弹头对外部条件极为挑剔,研制难度极大。中国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谢光选打了个比方:“两弹结合,好比一个“啰唆汉”娶了一位“娇小姐'。”

    ㉗ “点火”“导弹飞行正常”······功夫不负有心人,1966年10月27日,“两弹结合”首次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导弹在指定区域实现核爆炸。这声巨响再次震惊世界。从第一次核爆炸到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爆炸,我国仅用了两年。

    ㉘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神舟飞船······航天事业融入了梁思礼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病床上的老人已神志不清,嘴里却还念叨着要为火箭开“评审会”“查找故障”。

    ㉙“我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在探索茫茫宇宙的征途中,他,已是最亮的那颗星。

    1. (1) 请简述梁思礼在回国初期面对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2. (2) ⑫段中“生机勃勃的种子”指的是什么?请解释其象征意义。
    3. (3) 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谈谈对你的启示。

      “从个人历练来说,失败比成功更有启发、更起作用。正因为失败以后,做了大量工作,总结了经验,才使我们把坏事变成了好事,才真正懂得应该怎样自行设计。”

    4. (4) 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探索茫茫宇宙的征途中,他,已是最亮的那颗星”?
    5. (5) 从文章中,你能感受到梁思礼对祖国的什么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 7. (2024八上·南关期中) 名著阅读;
    1. (1) 请根据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列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中,“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中的“他”是①;“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其中的“他”是②;“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中的“他”是③

    2. (2)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B .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后,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C . 《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采访的许多红军将领都出生富贵,但甘愿为穷苦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如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 D . 《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将“红军长征”称誉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
    3. (3)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哪个人或哪件事令你印象深刻?请结合内容谈谈对你的启示或影响。
三、综合实践(10分)
  • 8. (2024八上·南关期中) 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新闻悟诚信】

    科技日报2024年09月27日电  9月26日,首届玉渊潭科研诚信会议在京举办,围绕“数智新时代的科研诚信”主题。在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高度融合的数智新时代,科技创新和科研诚信面临新挑战,需要各方同心协力、携手共治,方能筑牢科研诚信之基,共塑学术道德之魂。

    1. (1) 请用一句话拟写新闻标题。
    2. (2) 【活动展诚信】下面是“诚信”活动策划简案,请你参与拟定,完成下表。

      活动

      活动形式

      目的

      活动一

      诚信故事图片展

      以图文并茂的故事激励学生做诚信之人

      活动二

      诚信名言背诵比赛

      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活动三

    3. (3) 【教育传诚信】以下哪句最能体现“诚信”这一主题?(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C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D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4. (4) 【生活践诚信】结合下面新闻,谈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坚守诚信原则?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新闻链接】

      某电商平台售假被曝光,诚信经营再敲警钟。近日,某知名电商平台因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被媒体曝光。据报道,该平台上有部分商家利用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手段,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一些商家还通过虚假广告夸大产品的功效和效果,误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四、写作(50分)
  • 9. (2024八上·南关期中)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⑴题目:你的样子,真美

    作文⑵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记录着激动人心的国家大事,也记录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小事。历史记住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锐不可当,也记住了朱德母亲任劳任怨、不辍劳作的身影。历史的讲述,离不开那些青史留名的伟大人物;历史的创造,也离不开一个个湮灭在时光里的普通人。

    请以“伟大与平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