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课堂...

更新时间:2024-11-20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七上·柯桥期中) 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 “问天”号踏上问天之路 。小科注意到火箭发射时周围有浓浓的白“烟”, 他猜测这是水蒸发后形成的, 而同伴则认为是发射时产生了某种物质。两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猜想和假设 C . 设计实验方案 D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2. (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B . 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 D .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 3. (2024七上·柯桥期中)  下表是盛放浓硫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该试剂瓶上还需贴上的安全标志是 ( )

    中文名称

    浓硫酸

    密度

    1.84 克/厘米3

    质量分数

    98%

    颜色、状态

    无色黏稠、油状液体

    特性

    强腐蚀性、酸性等

    A . B . C . D .
  • 4. (2024七上·柯桥期中) 科学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 . 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B . 爸爸爸爸,小蜻蜓在下雨前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C . 妈妈妈妈,宇宙是怎么诞生的? D . 老师老师,为什么月球不会落到地面上?
  • 5. (2024七上·柯桥期中) 以下出现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的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 . “吉祥物”莲莲 B . “绿化者”青草 C . “歌唱家”音响 D . “搬运工”机械狗
  • 6.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小科学习了酒精灯的使用后,联想到厨房里油锅着火后,可以用下列哪种措施来灭火? ( )
    A . 立即用嘴用力吹 B . 立即往锅里加入冷水 C . 立即把锅盖盖上 D . 立即把锅里的油倒掉
  • 7. (2024七上·柯桥期中) 下列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①金蝉脱壳  ②螳臂挡车 ③井底之蛙  ④瓮中捉鳖 ⑤虾兵蟹将 ⑥鱼目混珠 ⑦蜂拥而至,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A . ①②⑤⑥ B . ①②⑤⑦ C . ①②④⑤ D . ③④⑥
  • 8. (2024七上·柯桥期中) 有的科学家认为,“苏醒”的太阳产生的太阳耀斑将给地球磁场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 . 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 . 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可分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 D .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呈熔融状态的、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固体星球
  • 9.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如图是沿海滩涂上一种有趣的生物——滩涂鱼。因其能在滩涂上跳跃,所以又叫“跳跳鱼”。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很快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而滩涂鱼却能较长时间在滩涂上生活,滩涂鱼的下列特征不能支持其在滩涂上生活的是()

    A . 胸鳍发达,能支撑起身体,帮助爬行和跳跃 B . 鳃所在的鳃腔空间很大,能够储存水分和空气 C . 皮肤极薄且布满血管,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D . 滩涂鱼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是两栖类动物
  • 10.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四明山森林公园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即使进入寒冬季节,依旧景色宜人。小科参加“感受自然”活动时,记录了若干观察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A . 溪边是茂密的松林,果实早已成熟 B . 孢子植物可轻易找到,如:蕨、苔藓、杉、柏等 C . 脊椎动物随处可见,如溪水中的小鱼、天空中的小鸟等 D . 松林中,时常会有不知名的蛇类在活动
  • 11.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小余在校园中发现了一些现象,下列现象与物种多样性相关的是()
    A . 金桂的气味比银桂更浓郁 B . 广玉兰与腊梅开花时间不同 C . 同学们的指纹各不相同 D . 绣球花的颜色多样
  • 12. (2024七上·柯桥期中)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鸟类的前肢变成翼 B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C .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D . 新疆的哈密瓜比较甜
  • 13. (2024七上·义乌期中) 将一支普通温度计和一支示数为37℃的体温计放在窗台同一位置,记录一天中温度计示数T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并绘成图像,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为某同学整理的对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 . 一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它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偏小 B . 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线绕得不紧密,测量结果偏小 C .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测量结果偏小 D . 用绷直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测量结果偏大
  • 15. (2024七上·柯桥期中) 下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②位于液泡的下方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体育测试中,小金100米赛跑成绩约8秒 B . 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260平方米 C . 一瓶农夫山泉水的体积约为550升 D . 绍兴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3℃
  • 17.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小科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B . 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 C . 若换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视野中观到的细胞数目变多 D . 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18.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植等量的水稻苗和水花生、鸭舌草、狐尾草3种杂草(均为1株/米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即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水稻对福寿螺生长的影响 B . 本实验的变量是植物的种类 C . 分析下图得知福寿螺对狐尾草的去除效果最差 D . 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福寿螺→水稻
  • 19. (2024七上·柯桥期中) 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一幅是( )
    A . B . C . D .
  • 20.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小科帮老师准备分组实验,在实验室摆放温度计时,发现有一支温度计示数为18℃,而其余温度计均显示20℃。老师告诉他,这支温度计刻度虽然均匀但示数不准确,你研究下,当环境温度为25℃时,它会显示多少摄氏度?小科想了想,然后用一支准确温度计和这支温度计同时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准确温度计显示75℃,不准确温度计显示62℃,小科经过计算,告诉老师正确的答案是()
    A . 20℃ B . 21℃ C . 22℃ D . 23℃
二、填空题
  • 21.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如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 (1) 写出仪器名称:E,G,H
    2. (2) 写出量取10毫升液体所需要用到的仪器(填名称)。
  • 22.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利用工具可以完成一些测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所示,用直尺测量物块的长度为 cm。
    2. (2) 气象人员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为

    3. (3) 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属于产生误差原因的是 (填序号)。

      ①测量工具

      ②测量者

      ③测量环境

  • 23. (2024七上·柯桥期中) 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如图是细胞结构或生理功能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乙两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
    2. (2) 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丙图反映了[②]具有的的作用。
    3. (3) 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填序号和名称)指挥和控制下进行。
  • 24. (2024七上·柯桥期中) 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内分布动植物200余种,是绍兴良好生态环境的一张绿色名片。请回答:

    类别

    动物名称

    野鸭

    白踾

    草鱼

    青蛙

    蜜蜂

    蚯蚓

    1. (1) 该湿地公园每年四月大量白鹭会成群结队来此繁衍生息,这些白鹭的体温(填“恒定”或“不恒定”);湿地内昆虫也较多,昆虫体表都有一层保护身体的
    2. (2) 小科将湿地内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表所示,他是依据有无这一特征来分类。
  • 25.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剖绿喷香雾,入口甘琼浆”,又是一年橘红时。下图是涌泉蜜橘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分类检索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芸香科植物种类(填“多于”或“少于”)芸香目植物种类
    2. (2) 1a的“?”处填写的内容是
    3. (3) 涌泉蜜橘在上述二歧分类检索表中的位置是
  • 26.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如图是某校学生绘制的一幅校园平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校教学楼位于校门的方向。
    2. (2) 若该图所用的比例尺为1:10000,经测得该校教学楼东西方向实际距离为150米,则该生在绘图时图上距离为cm。
  • 27. (2024七上·柯桥期中) 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学习科学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制作临时装片是显微镜观察的重要手段。如图甲所示是“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图甲中①到④中实验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排序:
    2. (2) 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下列几个视野:

      ①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看到的视野依次是(填字母)。

      ②若实验中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视野较亮的是(选填“C”或“D”)。

    3. (3) 他们在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观察到了“黑色圆圈”,请你写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的正确操作是
  • 28. (2024七上·柯桥期中)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下列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 (填序号)。

      ①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推断出地球是个球体;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一周,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③人们凭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④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

    2. (2) 如图是微信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照片,它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 从太空拍摄的祖国最新气象云图。以下关于这幅照片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填字母编号)。
      A . 显示了地球是规则的正球体 B . 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 C . 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D . 是地球形状直观确凿的证据之一
    3. (3)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了 ____ (填字母编号)。
      A . 地球的形状随着人类的认识不断改变 B .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全凭突发奇想 C .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断完善的 D .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与科技发展有关
    4. (4) 科学家不仅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而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小明按照科学书上的步骤,自制地球仪,他先在乒乓球的中间用笔画了一个圈,如图所示。则小明是想用该圆圈表示
  • 29. (2024七上·柯桥期中) 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都会热胀冷缩。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发明了各种类型的温度计。

    1. (1) 图甲是十七世纪时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设计的一个温度计,他用一根细玻璃管的一端与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整个装置不漏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相同情况下(选填“水”或“空气”)热胀冷缩效果不明显,由此可以推测出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关系是:A处B处(选项“<"、“=”或“>”)。
    2. (2) 如图乙是小科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3. (3) 如图丙所示: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紧贴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所测物体的温度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由此可推测,铜片与铁片的膨胀程度相比较,膨胀程度大(选填“铜片”、“铁片”或“无法确定”)。
三、实验探究题
  • 30.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小麦想探究某品牌洗手液是否会影响环境,开展了以下探究。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1. (1) 完善实验过程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步骤

      第一步

      放20条蚯蚓

      放20条蚯蚓

      第二步

      每天喷10毫升1%洗手液

      每天喷

      第三步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

      实验结果

      2条

      38条

    2. (2) 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好处是
    3. (3) 假如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对这些数据应该如何处理?
  • 31. (2024七上·柯桥期中) 某校科学实验社的同学想测量教室中粉笔的体积大小,利用两支相同的粉笔、细针、量筒等器材,分小组进行下列探究。

    1. (1) 甲组同学用排水法测量粉笔的体积,首先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然后将粉笔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得总体积为V2,由于粉笔吸水,这样测得的粉笔体积将(选填“偏大”或“偏小”)。
    2. (2) 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且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况。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是
    3. (3) 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则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下同)。
    4. (4) 丙组同学还想进一步知道一支粉笔能吸收多少体积的水,经过与甲组同学的讨论,利用他们两组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计算出了该粉笔的吸水量为
  • 32. (2024七上·柯桥期中)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1. (1) 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秒后取出, 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上表:由表得出结论:(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2. (2) 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对该问题质疑的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最多,酒精灯加铁丝网或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结合定量研究结论,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3. (3) 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 33. (2024七上·柯桥期中) 小科做了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后想到:人体细胞生活在生理盐水中,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那么植物细胞是否也会发生这

    样的改变呢?

    1. (1) 小科首先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折叠现象。其原因是:。改正问题后,小科观察到在正常状态下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如图1。
    2. (2) 接着,小科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2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细胞形状如图2,细胞膜和细胞壁距离变大,但细胞的外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具有支持作用。老师告诉小科,这是质壁分离现象。小科把此洋葱表皮细胞重新放在清水中浸泡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又复原了,如图3。
    3. (3) 小科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

      溶液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操作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三次

      “分离”时间

      60秒

      58秒

      25秒

      操作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多次

      能否“复原”

      不能

      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与的关系。

    4. (4) 以上实验结果或现象支持下列哪些观点?____(填字母)。
      A . 三种溶液引起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分离”速度不同 B . 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发生“分离” C . 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的植物细胞“复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