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结构 | 性质 | 用途 |
A | 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 | 具有酸性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
B | 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 | 具有酸性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
C |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 | 具有碱性 |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
D |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 具有碱性 |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
请分析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剂 | 稀盐酸 | 蔗糖水 | 蒸馏水 | 肥皂水 | 烧碱溶液 | 石灰水 |
颜色 | 红 | 黄 | 黄 | 绿 | 绿 | 绿 |
【提出问题】
如何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设计与实验】
第一步:燃烧向日葵秸秆,收集一定质量的草木灰。
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并过滤,洗涤滤渣2次,合并滤液。
第三步:蒸发滤液,烘干固体,取所得固体进行如图实验。
第四步:根据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总质量的增加量,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提出猜想】
猜想①:NaOH 猜想②:NaOH和Na2CO3
猜想③:NaOH和Ca(OH)2 猜想④:NaOH、Ca(OH)2和Na2CO3
【实验探究】
甲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Ⅰ.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 没有明显变化 | 滤液不含 |
Ⅱ.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滤液含有Na2CO3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得出结论】猜想②成立
【查阅资料】
资料1:固体酒精并不是固态的酒精,而是将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资料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资料3:氯化钡、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红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 清液中有碳酸钠 |
①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②小明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变红。据此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小明在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①取少量废液,滴加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②向废液中滴加溶液,测得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测量 | 第二次测量 | 第三次测量 | 第四次测量 | |
加入溶液的总质量 | 10 | 20 | 30 | 40 |
生成沉淀总质量 | a | 0.5 | 1.5 | 2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 |
第1次 | 40 | m |
第2次 | 40 | 14.8 |
第3次 | 40 | 12.2 |
第4次 | 40 | 11.2 |
第5次 | 40 | 11.2 |
甲
模型评价表
评价指标 | 优秀 | 合格 | 待改进 |
指标一 | 能除去大部分污染气体 | 能除去小部分污染气体 | 不能除去污染气体 |
指标二 | 能通过实验现象说明煤燃烧产生 | 有实验现象,但不能说明煤燃烧产生 | 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
指标三 | 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 能通过一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 不能通过实险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