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C | D |
|
|
| |
制取纯净水 | 常温下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 | 验证分子不断运动 | 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图像 | ||||
实验设计 | A.电解水时生成H2和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 B.两份相同浓度和体积的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 C.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 D.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 |
①两个氢氧根离子。
②3N2的含义:。
③5Mg2+。
④氧化钙中的钙元素呈正二价。
①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序号)。
②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③B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
离子发动机
离子发动机即通常所说的“电火箭”,广泛应用于空间推进,其原理是推进剂被电离成粒子,粒子在电磁场中加速,高速喷出。传统的火箭是通过燃料燃烧(如氢气燃烧),在尾部喷出高速气体实现向前推进的。离子发动机采用同样的喷气式原理,通过电能作用于媒介物质,喷出一束带电粒子,通过反作用力推动航天器进行姿态调整,有人形容这种推力只能“吹动一张纸”,但在低重力的太空中,“吹动一张纸”的推力经过一万、两万甚至十万小时的加速,最终速度极为惊人。
目前的离子发动机主要使用氪(Kr)或氙(Xe)推进剂,但成本太高。最新研究指出,加热固态碘使其升华成为气体,然后在高速电子的轰击下使其变成带正电的碘离子与自由电子,接着碘离子被加速至排气口排出,成功推动目标向前。碘的价格低廉、产量丰富、储存方便,有望成为离子发动机的高效推进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仪器 m 的名称: 。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③选用A 装置为发生装置,试管口蓬松棉花团的作用是 。
该制氧机常温下就能制取氧气,推断A 剂和B 剂分别是、(填名称),符号表达式是 。
①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图1 中的(填字母序号)。
②若用图一中C来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该从 端(填a或b)进入集气瓶。
请回答以下问题:
步骤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步骤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只有通过水的电解才能证明水的组成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原理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元素的种类不变,钾、锰元素不能形成气体,产生的气体只含有一种元素。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1)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
猜想二:该气体为;
猜想三:该气体为氧气和氯气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2)填空: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I |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 A瓶中木条复燃,B瓶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 猜想一成立 |
方案Ⅱ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 A瓶中木条,B瓶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3)同学:方案I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
(4)老师:不需要另外进行实验操作,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
【拓展应用】
兴趣小组继续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氯酸钾质量/g | 5 | 5 | 5 | 5 |
催化剂 | —— | 二氧化锰 | 氧化铁 | 氯化钾 |
催化剂质量/g | —— | 0.5 | 0.5 | 0.5 |
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 | 171 | 49 | 58 | 154 |
(5)表中所列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6)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
(7)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可以测量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
药品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化学式:C12H22O14Zn 规格:100mL/支含葡萄糖酸锌35毫克 儿童用量:每次10mL,每日2次; 1疗程:5日 【贮藏】遮光,密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