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4-11-27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判断题(共8题,每题1分,共8分。正确写T,错误写F)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 9. (2024八上·婺城期中)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在这些“非常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 )
    A . 缉拿烟贩 B . 没收鸦片 C . 虎门销烟 D . 对英作战
  • 10. (2024八上·婺城期中)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这表明( )
    A . 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 B . 中国已经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失去了抵抗能力 D .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内地
  • 11. (2024八上·婺城期中) 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 . 1840年后 B . 1858年后 C . 1895年后 D . 1912年后
  • 12. (2024八上·婺城期中)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须弥座上刻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为纪念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所进行的民族抗争而雕刻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金田起义 C . 武昌起义 D . 南昌起义
  • 13. (2024八上·婺城期中) 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马关条约》
  • 14. (2024八上·婺城期中) 202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同习近平主席举行会谈时表示,不久前我亲自去友谊关种植“友谊树”,旧称镇南关,回望中国近代史,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整个中法战争战局的老将是( )
    A . 刘铭传 B . 冯子材 C . 关天培 D . 沈葆桢
  • 15. (2024八上·婺城期中) 从过去浑然一体的东西到“揖日追俄”再到“揖美追欧”,他们在一个继承一个的同时又一个否定一个,如层浪相逐,交错地出现,由此而显示出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和近代中国社会的进化。这里“揖日追俄”的表现是( )
    A . 更新器物师夷长技 B . 改良制度君主立宪 C . 扶清灭洋抵抗侵略 D . 举行起义建立政权
  • 16. (2024八上·婺城期中) 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路、开矿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1902年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5至8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 B .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C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停滞 D .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
  • 17. (2024八上·婺城期中)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视频《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变法史研究》、图片《八国联军在北京杀害义和团团民》以及地图《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 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 B . 列强对中国侵略加剧 C . 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D .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 18. (2024八上·婺城期中) “辛亥革命创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和良好契机……它并非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是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材料旨在说明辛亥革命( )
    A .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B . 依靠群众基础极其薄弱 C .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D . 促成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 19. (2024八上·婺城期中) 下面是某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

    ▲强调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共产党的组织,必须坚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以解除内外压迫;

    ▲分析了国共两党的社会地位及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A . 推动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B . 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 使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 .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20. (2024八上·婺城期中) 如图所示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

    A . 西方列强侵略日益严重 B .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C . 湘赣边秋收起义取得胜利 D . 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
  • 21. (2024八上·婺城期中) 下图为红四方面军战士杨世才长征前留给母亲的布币(有磨损)。据如图判断,该货币最有可能发行于( )

    A . 1923年 B . 1933年 C . 1943年 D . 1953年
  • 22. (2024八上·婺城期中) 读下图朝鲜半岛区域图,回答下题。

    1. (1) 甲、乙两地所在海域分别是( )
      A . 黄海大西洋 B . 渤海大西洋 C . 黄海太平洋 D . 渤海太平洋
    2. (2) 关于图中各地区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 . 韩国隔着黄海与中国相望 B . 朝鲜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之一 C . 朝鲜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雨热同期 D . 济南主要农作物水稻,喜食大米
  • 23. (2024八上·婺城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省地理环境资料图。对该省地理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北方地区

    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

    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④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4. (2024八上·婺城期中) 隆冬时节,我国各地穿衣打扮差异很大:你在东北穿着貂,我在海南露着腰,产生这种穿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距海远近不同 B . 纬度跨度广 C . 地形地势 D . 地球的公转运动
  • 25. (2024八上·婺城期中) 读我国东西向(沿36°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地形区是( )
      A . 四川盆地 B . 黄土高原 C . 云贵高原 D . 内蒙古高原
    2. (2) 对图所示内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地势西高东低 B . 众多大河东流,便利东西航运 C . 夏季风难以深入内陆 D .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 26. (2024八上·舟山期中) 万里长江, 壮丽富饶; 黄河惊涛, 滚滚东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江曲折东流, 注入渤海, 是我国第一大河

    ②黄河下游含沙量大, 水土流失严重

    ③长江、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水电站集中, 如长江三峡、龙羊峡等

    ④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 ”之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三、综合题(共5题,共52分)
  • 27. (2024八上·婺城期中) 读图回答问题。

    1. (1) 呼和浩特位于我国(写出地形区域),该区域是牧民的“天堂”。乌鲁木齐位于我国(写出省级行政区名称),位于(写出地理区域),该地人口分布特点是
    2. (2) 据图分析,从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降水具有什么特点?影响其降水特点的因素是什么?
    3. (3)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28. (2024八上·婺城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沪昆高铁纵观湖南,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湖南自古种植业发达,有着“湖广熟、天下足”的美称,其中洞庭湖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图1沪昆高铁线路图图2湖南省地形水系简图图3长沙市气温降水量图

    1. (1) 阅读图1,写出沪昆高铁途经高原....省份的简称。
    2. (2) 阅读图2图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南省地形和长沙市气候的主要特征。
    3. (3)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洞庭湖平原这个“商品粮基地”是什么耕地类型?主要种植什么粮食作物?并推断湘江的流向和南岭的走向。
  • 29. (2024八上·婺城期中) 图说历史。不同的历史地图是认识历史的重要工具。
    1. (1) 【地图中国】

      根据图1、图2的信息,分析两幅图所代表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2. (2) 【示意图中国】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趋势示意图

      从右侧示意图可见1901年掉落谷底,1921年之后社会发展趋势呈快速上升趋势,这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请作简要说明。

    3. (3) 【图片中国】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

      《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五四运动

      综合上述材料,请用简要语言概括中国近代史。

  • 30. (2024八上·婺城期中) 近代化,也被称为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材料一: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了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代表人物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1898年,就是他们的第一次政治演出。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0月10日

    材料四:《新青年》的作者们说,个人主义是他们的新道德、新思想、新信仰的核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他们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作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如何把这“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付诸实践?上述人员属于哪一社会阶级?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新式知识分子”的救国主张。他们“第一次政治演出”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的认识。
  • 31. (2024八上·婺城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传统“中心—边缘”建构下的治边模式已难以有效整合动员各类社会资源,清王朝在边疆问题上陷入治理无力与阐释焦虑的双重困境,推动边疆由模糊暧昧的天朝疆域转向清晰严肃的国家领土势在必行。1877年,____收复伊犁,挫败了英、俄利用阿古柏政权来侵占、肢解中国新疆的图谋。

    ——摘编自邓旭《中国边疆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初探》

    材料二:显然,中共一大会议在讨论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只简单说明并规定作为"共产党"应该怎么做,却没有一处具体谈到,作为中国的"共产党",在中国应该怎么做。具体到中国的国情、实际的阶级状况和中国革命的阶段性目标及其政策策略等重要决策,都只能由中共二大来解决了。

    ——摘编自杨奎松《关于早期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材料三:毛泽东说“过去我们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1) 请在材料一划线部分填空。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义?
    2. (2) 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中共二大是如何联系国情解决“中国革命的阶段性目标的”?
    3. (3) 材料二中1934年“我们遭到了很大的损失”的原因是什么?“自己想问题”开始于哪一事件?
    4. (4) 综合材料,中国共产党的探索给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