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

更新时间:2024-11-29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上·白云期中) 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纪年方式,依此计法,民国十年是(       )
    A . 1920年 B . 1921年 C . 1922年 D . 1923年
  • 2. (2024八上·白云期中) 某班设计主题为“中华大地·英才辈出”的板报,下列历史人物所在版块的标题是(     )

    A . 传播文化助交流 B . 悬壶济世医天下 C . 锐意改革促发展 D . 抗击侵略卫主权
  • 3. (2024八上·普洱期中) 马克思指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某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材料中的“某国”“更多的好处”分别是指(     )
    A . 英国   割占了中国香港岛 B . 英国 大肆劫掠圆明园 C . 俄国   强占中国北方的大片领土 D . 日本 获得兵费赔偿白银2亿两
  • 4. (2024八上·普洱期中) “1860年,大火烧透了北京的天空,中西文明相结合的象征被付之一炬,只给百年后的世界留下了断壁残垣和不绝于书的愤怒。”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 .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 B . 八国联军屠杀劫掠 C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 《北京条约》的签订
  • 5. (2024八上·泸县期中)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两次重大斗争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维新变法运动       

    ③义和团运动       

    ④辛亥革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4八上·龙湖期中) 俄国使臣伊格纳切夫向清政府提出:“将此东方(乌苏里以东)属于我国……如此中国东界,亦可平安。”此侵略要求的实现借助于(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2024八上·泸县期中) 康有为说:“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向西方学习”,这里所说的“向西方学习”指的是学习(     )
    A . 西方的科学技术 B . 西方的教育 C . 西方的经济发展方式 D . 西方的政治制度
  • 8. (2024八上·启东期中)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探索已经深入到(     )
    A . 技术层面 B . 经济领域 C . 政治层面 D . 思想领域
  • 9. (2024八上·启东期中) 下图是1900年前后民间散发的漫画《射猪斩羊图》(谐音:猪者,主也;羊者,洋也)。图中上联是“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下联是“一刀斩羊颈,问畜牲还想来么”该漫画反映了(     )

    A . 当时的中国民族矛盾尖锐 B .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C .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 . 义和团运动彻底反封建的精神
  • 10. (2024八上·英德期中) 义和团在《团匪莠言》中提出,义和团拥有法术,且师从“某地仙处…学得金丹之秘法与拳法,此金丹者服之入水不溺,入火不毁,刀枪不能伤”,这反映了(     )
    A . 义和团主张盲目排外 B . 义和团带有迷信色彩 C . 义和团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D . 义和团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
  • 11. (2024八上·英德期中) “爱国若命,弃医从政——鞠躬尽瘁,振兴中华——以俄国为师,重铸主义。”这样的奋斗人生属于(     )
    A . 康有为 B . 李鸿章 C . 孙中山 D . 陈独秀
  • 12. (2024八上·高州期中) 下图是某学生撰写的历史考察报告的一部分,其中“考察内容”一项应该填写(     )

    A . 总理衙门的设立 B . 洋务运动的开展 C . 科举制度的废除 D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 13. (2024八上·高州期中) “受洋务运动企业的影响,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企业的利润更吸引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
    A . 促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 . 对外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侵略 C . 经济上抵御了外国资本入侵 D .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4. (2024八上·景德镇期中)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这体现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原则是(     )
    A . 司法独立 B .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C . 限制皇权 D . 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 15. (2024八上·景德镇期中)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指出“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1900年,还是这些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其中“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使中国(     )
    A . 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C . 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 . 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6. (2024八上·东湖期中)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这是(     )
    A . 中国外交胜利的重大成果 B . 国际机构协调的结果 C . "门户开放”政策的效果 D . 列强之间矛盾的结果
  • 17. (2024八上·东湖期中) 义和团运动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
    A .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状态 B . 消除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 C . 体现了明显的盲目排外思想 D .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 18. (2024八上·邳州期中) 下图漫画反映的事件(     )

    A . 践行了“实业救国”政策 B . 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 改变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 传播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 19. (2024八上·邳州期中) 据下图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

    A . 鸦片战争的影响 B . 自然灾害严重 C . 阶级矛盾的激化 D . 土地兼并加剧
  • 20. (2024八上·岳阳期中) 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指斥洋务派满足于练兵、制器、开工厂、修铁路等,“变法不知本原”。据此,梁启超主张(     )
    A . 全盘否定洋务 B . 推翻封建帝制 C . 推行政治变革 D . 进行文学革命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4八上·白云期中)

    19世纪中叶,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谓田皆天主之田也。商不能自贾以纳息,谓货皆天主之货也。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大变。凡读书识字者,焉能袖手坐观,不思一为之所也。

    ——曾国藩《讨粤匪檄》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粤匪”的领袖是谁?材料一中“农不能自耕以纳赋”等内容和哪一历史文件的规定有关?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转折点是?

    材料二   况今日议和既成,中外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十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2)材料二中的“议和”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根据材料二,概括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中A处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运动倡导者的梦想”的破灭。这个条约是什么条约?中国派谁做代表签订的这个条约?

    材料四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4)从这段话看出这场运动的结果如何?请你说说中国落后的根源是什么?

  • 22. (2024八上·英德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胡绳

    材料三   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正是在对民主与科学的不懈追寻中,中国人开始寻找到走出困境的方略。

    ——《复兴之路》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现代化”运动指是什么事件?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是什么事件?使“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的原因是什么?
    4. (4) 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